越山寺,又名“雲居禪寺”,距今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位於浙江省諸暨市城南約二十公里處,寺廟落在半山坳里。建大殿五座,山門、睡房、食堂等附屬建築多處。四周群山環抱,重嶂疊翠,古松參天,正是古山古樹古寺宏,春日鶯啼微微風。千步登山山未盡,林中隱藏越王宮。寺左右都是青綠的山,後有翠竹的擁護,象是菩薩安詳地盤坐在太師椅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越山寺
- 建立時間:乾符元年
- 海拔:190米
- 地址:牌頭鎮越山
簡介,歷史,傳說,
簡介
越山寺,又名“雲居禪寺”,距今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位於諸暨城南約二十公里處,寺廟落在半山坳里。建大殿五座,山門、睡房、食堂等附屬建築多處。四周群山環抱,重嶂疊翠,古松參天,正是古山古樹古寺宏,春日鶯啼微微風。千步登山山未盡,林中隱藏越王宮。寺左右都是青綠的山,後有翠竹的擁護,象是菩薩安詳地盤坐在太師椅上。
歷史
該寺是為紀念勾踐、范蠡、文種而建,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寺內有據傳越國雪恥復國後范蠡辭別越王帶西施半農半商後重返故里,戰地重遊時在寺內親手挖穴取石建造的“鴟夷雙井”等實物。
該寺所在山脈越山,曾因越王勾踐在此山上屯兵養馬,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且與吳王夫差多次激戰而名揚天下。所以此山亦稱勾乘山,山上有王墳崗、刀劈石、射箭岩、南寨營盤、倒退馬蹄印等眾多遺蹟。
宋《會稽志》云:“勾乘山:舊經云:勾踐所都也。”據傳:夫椒之戰,越軍被吳軍打敗,勾踐統率殘部,且戰且退,見勾乘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偃旗息鼓,隱匿山中,自己乘馬倒退上山。翌日吳兵趕來,見馬蹄印朝山下,誤以為越軍已下山逃遁,遂另向追捕,使越軍暫有喘息之機。後來仍被吳兵圍山,斷糧半載,勾踐迫與大夫范蠡入吳為仆,大夫文種在此守國三年。勾踐歸國後封此山為勾乘山,封側山為越山。勾乘山尚存退馬坡、刀劈石和射箭岩遺址。當地盛傳勾踐及王墳崗傳說,可見勾乘山在於越時期的重要地位。 清光緒《諸暨山水志》卷五記載:“相傳越王句踐曾棲於此。今崗上有古墳遺址,俗名越王墓。”崗上墳墓,傳說是勾踐之父允常之冢。
據云居寺《越山寺放生會碑》記載:越王勾踐居此山老古寺得脫,故名越山寺,興旺時僧人達二百餘眾。然歷經千年,世事滄桑,寺廟已殘破不堪,可寺外千年古樟依舊盎然,蒼翠欲滴。寺旁桃李成片,寺後山峰虬松翠竹重重疊疊,綿綿不絕。登山遠望,崇山峻岭,彎曲流水,四周群山連綿,層巒迭嶂;山上古木森森,四時雲霧繚繞。寺內環境優雅,建築巍峨。寺旁一瀑飛流直下,勢如銀河倒傾,聲若萬馬壓境;霧嵐生輝,氣象萬千,可惜文革期間,巍峨越山寺被毀一旦。
在抗日的烽火中同文中學,在越山寺內辦學,有《同文校歌》記載:“允常舊都,南極勾無,竹簡良材舉世無。十年教訓沼強吳,薪膽超霸圖。拯民救國學愈愚,縱鼙鼓聲聲,還讀我書。越山高,孤獅陡,浦陽深,流不污。教澤高深,與之懼;1942年,日寇的鐵蹄踏入諸暨。日寇以修築浙贛鐵路牌頭水下張大橋為由,將同文校舍全部拆毀。同文國中創始人張韶九先生在抗日的烽火中,忍痛含悲把學生帶到越山寺內,在這學校圖存的危亡關頭,詞作的寓意是顯見的。一時之間,山寺中書聲琅琅,歌聲不絕。由徐病夫作詞、蔡雪亮作曲的同文中學校歌在抗日的烽火中誕生。
當年還留著諸暨牌頭水霞張張洲先生的題跡“嵊山不墨千秋畫,浣江無弦萬古琴”。
一九九一年始,越山寺開始重建。經十餘年時間的努力,現已建大殿五座,山門、睡房、食堂等附屬建築多處。已基本接近當年的規模。
宋《會稽志》云:“勾乘山:舊經云:勾踐所都也。”據傳:夫椒之戰,越軍被吳軍打敗,勾踐統率殘部,且戰且退,見勾乘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偃旗息鼓,隱匿山中,自己乘馬倒退上山。翌日吳兵趕來,見馬蹄印朝山下,誤以為越軍已下山逃遁,遂另向追捕,使越軍暫有喘息之機。後來仍被吳兵圍山,斷糧半載,勾踐迫與大夫范蠡入吳為仆,大夫文種在此守國三年。勾踐歸國後封此山為勾乘山,封側山為越山。勾乘山尚存退馬坡、刀劈石和射箭岩遺址。當地盛傳勾踐及王墳崗傳說,可見勾乘山在於越時期的重要地位。 清光緒《諸暨山水志》卷五記載:“相傳越王句踐曾棲於此。今崗上有古墳遺址,俗名越王墓。”崗上墳墓,傳說是勾踐之父允常之冢。
據云居寺《越山寺放生會碑》記載:越王勾踐居此山老古寺得脫,故名越山寺,興旺時僧人達二百餘眾。然歷經千年,世事滄桑,寺廟已殘破不堪,可寺外千年古樟依舊盎然,蒼翠欲滴。寺旁桃李成片,寺後山峰虬松翠竹重重疊疊,綿綿不絕。登山遠望,崇山峻岭,彎曲流水,四周群山連綿,層巒迭嶂;山上古木森森,四時雲霧繚繞。寺內環境優雅,建築巍峨。寺旁一瀑飛流直下,勢如銀河倒傾,聲若萬馬壓境;霧嵐生輝,氣象萬千,可惜文革期間,巍峨越山寺被毀一旦。
在抗日的烽火中同文中學,在越山寺內辦學,有《同文校歌》記載:“允常舊都,南極勾無,竹簡良材舉世無。十年教訓沼強吳,薪膽超霸圖。拯民救國學愈愚,縱鼙鼓聲聲,還讀我書。越山高,孤獅陡,浦陽深,流不污。教澤高深,與之懼;1942年,日寇的鐵蹄踏入諸暨。日寇以修築浙贛鐵路牌頭水下張大橋為由,將同文校舍全部拆毀。同文國中創始人張韶九先生在抗日的烽火中,忍痛含悲把學生帶到越山寺內,在這學校圖存的危亡關頭,詞作的寓意是顯見的。一時之間,山寺中書聲琅琅,歌聲不絕。由徐病夫作詞、蔡雪亮作曲的同文中學校歌在抗日的烽火中誕生。
當年還留著諸暨牌頭水霞張張洲先生的題跡“嵊山不墨千秋畫,浣江無弦萬古琴”。
一九九一年始,越山寺開始重建。經十餘年時間的努力,現已建大殿五座,山門、睡房、食堂等附屬建築多處。已基本接近當年的規模。
傳說
暮色四合,越山便沉寂在倦鳥的歸巢聲中。站在郊外,望著這凝重的大山,卻讓我想到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這是一個名叫蘭舫(音)的出家人,當地人慣叫他“蘭舫和尚”。這重嶂疊翠的勾嵊山,有一座名叫雲居禪寺的寺廟,當地人慣叫作越山寺。而蘭舫和尚就是該寺抗戰期間至文革時期的主持。
初次聽聞蘭舫和尚卻是偶然的。曾參與牌頭鎮“古鎮文化”的座談會,一位德高望重的村民繪聲繪色地談及了他。後,又在文聯風清揚贈送的一本周偉潮散文《暮春花事》中,讀到了《蘭舫和尚》。這便算作是機(佛)緣吧!然問及長在越山寺下的同事,他只說聞知過蘭舫和尚卻未親見,只知曉他後任的兩位住持。其中,一位住持會一口“豬叫”的口技,同事小時曾央求他表演,他也不推辭,學得惟妙惟肖。看來,蘭舫和尚只是口口相傳的。
“蘭舫”可否為其出家之前的名字,已無從考證。蘭舫何人氏?因何出家?何時入住越山寺?都已成了未知的謎。若是諸暨籍人氏,當人地必能說出個“所以然”。據此推斷,蘭舫應是某月日雲遊至此。至於他的身世,或許曾說與他人,然知曉之人卻也作古。“蘭舫”二字究竟應作何字,也似為“懸案”一樁。喜歡周偉潮筆下的“蘭舫”二字,蘭舫者,易有“蘭舟”之聯想,似可與其傳說的“德馨”相宜。
十多年前,曾到訪過聲名遠播的越山寺。山寺處在清冷的山坳間,周圍古木森森。百無聊賴間,穿行在這低矮的禪院走廊,偶爾會遇著閒逸的灰衣僧人。在這青山秀水間修行,於我一個俗世之人看來亦是不錯的去處。然未曾料到,這清靜的山寺曾出過一位上得口碑的僧人。而今想來卻也是個小小遺憾,倘若上些心,或可尋覓得這位高人的蹤跡。
蘭舫和尚的盛名,在古鎮牌頭方圓數十里皆知。流傳較廣的傳奇故事之一,是有關他的慈悲心腸,救下一頭刀口下年豬的事。據傳,有一年山腳下的一戶人家在殺年豬時,殺了第一頭豬,正七手八腳忙於煺毛時,另一頭豬竟乘眾人不備之機,銜起放在地上的殺豬刀奪路而逃。眾人見狀,便奮起追趕。或許此豬命不該絕,恰遇下山辦事的蘭舫和尚,他見此情形,頓生慈悲之心,便施以“援手”,不惜重金買下了這頭刀俎下的年豬。隨後,此豬被飼養在越山寺旁,長得膘滿肉肥,直至“陽壽”終而正寢於後山。
蘭舫和尚其聲名之大,並非由於山寺主持的身份,倒是由於他高超的醫術與高尚的德行。據周偉潮在《蘭舫和尚》一文說,他如金伯的大兒子當年割豬草時,眼睛不慎為鵝葉勾刺所傷,刺入眼中寸許。儘管鵝葉勾有倒刺,但蘭舫和尚憑著高超的醫術,硬是取出勾子保住了眼睛。又說他的三奶奶曾患爛腳病,“左腳爛得露出直筒骨”,並引發全身感染,“左手拇指食指各爛掉了一節”,在醫治無望之際,求治於蘭舫和尚,居然妙手回春,得以治癒。
蘭舫和尚非但醫術精湛,而且以樂善好施,在醫治這些手腳糜爛的病人時,從不滿口要價索取費用。然積德行善的蘭舫和尚,卻罹難於“文革”期間。據說,為抵製造反派的毀寺行動,蘭舫和尚不顧八十多歲的高齡,以年邁體弱之軀挺身護寺。造反派並未停止瘋狂的毀寺行動,反而辱罵揪打住持。或出於憤恚和抗議,蘭舫和尚竟飲恨服毒自盡於寺後山。
或許是出於同情,或許是報恩於蘭舫和尚,有人用了上好的柏樹作棺槨偷偷將他的遺體下葬。可不久,訊息靈通的造反派知情後,找到了他的下葬地,便破了他的棺,把上好的柏樹棺材板拆作田坎間的鋪路木橋,並拋屍於荒野。據說,棺材內並無他物,僅是得到了“靈芝”一株。所謂“靈芝”,或是韓少功筆下的萵瑋吧?而“萵瑋”亦需是得道高僧所該有的吧。大約是廣積善緣,又有人第二次偷偷將蘭舫和尚秘密下埋。
然於蘭舫和尚,民間亦有諸多傳說。有人說,他是生性風流的一個花和尚,長期與一鄉野女子廝混,似乎六根未淨。又有人說,蘭舫曾私藏一支手槍(其來歷不得而知,大約用以防身吧),閒時拿來把玩摩娑;據說在廂房的裡間臥室內,他在牆壁間掏了一個不易發覺的深洞,專門用以存放他的愛物。況越山寺深處山野,難以為常人所覺察,然終至於為“嗅覺靈敏”的人所獲知,便成了“文革”時授人以柄、被人揭發的確鑿罪證之一。玩槍、玩女人、會醫術,蘭舫和尚似為“痞式”人物。然人云亦云,未免添油加醋,有時為“訛”未必可信,反而增些傳奇的色彩。
尚有一事,值得一提。抗日期間,離越山寺不遠的同文國中(牌頭中學前身),其校舍為日寇所毀。校長張韻九克服重重艱難,帶領師生將學校搬遷至越山寺。而時任越山寺的主持恰為蘭舫和尚,便欣然將廂房“騰出”,收留了同文師生。不管其人如何,蘭舫僧人此舉堪稱“菩薩心腸”(或為“俠義心腸”吧!)。我想,這並不為過!
和尚者,僧之俗語。有蘭舫之雅名,有慈悲之仁心,更願呼之為僧。而今,這高僧安靜地躺在了這異鄉,歸寂於眼際的深山!(《浣紗》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