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循環》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鼎生。
基本介紹
- 書名:超循環
- 作者:袁鼎生
- ISBN:9787030270764
- 頁數:550
- 定價:42.00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超循環:生態方法論》內容簡介:基於哲學方法,籌謀學術戰略,標劃學術人生的超循壞;根據科學方法,營運學術方略,生髮學科系統的超循環;遵循技術方法,施展學術策略,推進學術活動的超循環。三者環迴圈升,形成方法生態系統。方法生態與學術生態同一,學術生態與研究對象的生態同一,研究對象的生態與所屬生境、環境的生態同一。在這種同一中,超循環的生態方法實現了與社會之道、自然之道的結合,跟思維之道、存在之道的同構,發展為網路生態辯證法。
作者簡介
袁鼎生,1955年6月生,廣西全州縣人: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文學院教授;廣西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雲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貴州省“候鳥型”專家,貴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1994年,山東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美學方向研究生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1990年以來共獲得16項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著書10部。主編著作11部,合作著書8部;發表論文l00餘篇。生態美學方面的代表作有:《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生態藝術哲學》(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生態美的系統生成》(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
1994年,山東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美學方向研究生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1990年以來共獲得16項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著書10部。主編著作11部,合作著書8部;發表論文l00餘篇。生態美學方面的代表作有:《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生態藝術哲學》(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生態美的系統生成》(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編 學術戰略——學術人生的超循環
第一章 學術目標
第一節 學說的目標
第二節 學人的目標
第三節 學術目標的確立原則
第四節 學術目標的實現機制
第二章 學術素質
第一節 學術素質循環對生的結構
第二節 學術素質的整生規律
第三節 學術素質與生態辯證法
第三章 學術範式
第一節 學術範式的生態結構
第二節 生態範式
第三節 整生範式
第四章 學術路線
第一節 學術路線與學科構建的規律
第二節 學術發畏的辯證對生路線
第三節 學術路徑與學科超越
第二編 學術方略——學科系統的超循環
第五章 套用研究的螺旋生髮
第一節 套用研究的價值
第二節 套用研究的規則
第二節 套用研究的規程
第六章 史論生態圈
第一節 史與論對生環升
第二節 美學史螺旋演進的範例
第三節 文學史立體環生的范型
第七章 理論生態圈
第一節 抽象化與具體化耦合環進
第二節 理論網路立體旋升的機理
第三節 民族藝術生態學理論網路立體環進的模型
第八章 比較研究的生態化圈升
第一節 比較學科的生態研冤
第二節 比較學科生態研究的發展
第三節 比較學科網路研究的整生範式
第九章 元學科的引領性環進
第一節 元學科是學科學
第二節 元學科使所屬學科自覺自由發展
第三節 元生態人類學的範例
第十章 前沿學科生髮圈
第一節 學科生態的耦合旋進
第二節 前沿學科圈與生境及環境的耦合環升
第三節 前沿學科的群落態圈升
第三編 學術策略——學術活動的超循環
第十一章 研究性學習
第一節 建構性學習
第二節 預測性學習
第三節 耦合性學習
第十二章 再造性欣賞
第一節 體悟文學本體的方法
第二節 文本與讀者的對生規程
第三節 文學欣賞再造規律的推廣
第十三章 生態性批評
第一節 生態批評的本體性規範
第二節 生態批評實驗
第三節 文學生態批評規律的普適性
第十四章 系統性寫作
第一節 寫作過程
第二節 修改過程
第三節 寫作策略
探尋新範式 生髮元範疇(代後記)——袁鼎生教授訪談錄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一編 學術戰略——學術人生的超循環
第一章 學術目標
第一節 學說的目標
第二節 學人的目標
第三節 學術目標的確立原則
第四節 學術目標的實現機制
第二章 學術素質
第一節 學術素質循環對生的結構
第二節 學術素質的整生規律
第三節 學術素質與生態辯證法
第三章 學術範式
第一節 學術範式的生態結構
第二節 生態範式
第三節 整生範式
第四章 學術路線
第一節 學術路線與學科構建的規律
第二節 學術發畏的辯證對生路線
第三節 學術路徑與學科超越
第二編 學術方略——學科系統的超循環
第五章 套用研究的螺旋生髮
第一節 套用研究的價值
第二節 套用研究的規則
第二節 套用研究的規程
第六章 史論生態圈
第一節 史與論對生環升
第二節 美學史螺旋演進的範例
第三節 文學史立體環生的范型
第七章 理論生態圈
第一節 抽象化與具體化耦合環進
第二節 理論網路立體旋升的機理
第三節 民族藝術生態學理論網路立體環進的模型
第八章 比較研究的生態化圈升
第一節 比較學科的生態研冤
第二節 比較學科生態研究的發展
第三節 比較學科網路研究的整生範式
第九章 元學科的引領性環進
第一節 元學科是學科學
第二節 元學科使所屬學科自覺自由發展
第三節 元生態人類學的範例
第十章 前沿學科生髮圈
第一節 學科生態的耦合旋進
第二節 前沿學科圈與生境及環境的耦合環升
第三節 前沿學科的群落態圈升
第三編 學術策略——學術活動的超循環
第十一章 研究性學習
第一節 建構性學習
第二節 預測性學習
第三節 耦合性學習
第十二章 再造性欣賞
第一節 體悟文學本體的方法
第二節 文本與讀者的對生規程
第三節 文學欣賞再造規律的推廣
第十三章 生態性批評
第一節 生態批評的本體性規範
第二節 生態批評實驗
第三節 文學生態批評規律的普適性
第十四章 系統性寫作
第一節 寫作過程
第二節 修改過程
第三節 寫作策略
探尋新範式 生髮元範疇(代後記)——袁鼎生教授訪談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