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學經典》主要內容簡介:《大學》雲:“自天予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走進國學經典》借鑑佛學修身次第,先小乘《弟子規》《孝經》再大乘《大學》《中庸》)以至成就《道德經》,並遵循老子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欲上先下之道,以對譯的形式解讀《弟子規》《孝經》《大學》《中庸》《道德經》,是一本渴望以先哲聖典中的精華來滋養我們民族美德的,雅俗共讀、老少皆宜的普適性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走進國學經典
-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頁數:134頁
- 開本:16
- 定價:22.00
- 作者:楊淑芝 楊懿楠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544712, 7503544716
- 品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走進國學經典》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楊懿楠,河南省洛陽市人。河南省老子學會副會長,洛陽市老子學會會長,洛陽道教協會副會長。創辦出版《老子古今》刊物,建立老子網站。長期不懈地追求弘揚老子思想文化。
楊淑芝,遼寧省朝陽市人。洛陽師範學院教授。致力于思維科學和國學研究,提出相似語言學、相似教育理論及相似誘導教學模式,主持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棚似教育理論研究課題,主編出版相關專著七部,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獲河南省教學成聚特等獎、曾憲梓獎。
楊淑芝,遼寧省朝陽市人。洛陽師範學院教授。致力于思維科學和國學研究,提出相似語言學、相似教育理論及相似誘導教學模式,主持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棚似教育理論研究課題,主編出版相關專著七部,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獲河南省教學成聚特等獎、曾憲梓獎。
圖書目錄
《弟子規》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總敘
一 入則孝
二 出則弟
三 謹
四 信
五 泛愛眾
六 親仁
七 餘力學文
《孝經》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開宗明義
二 天子
三 諸侯
四 卿大夫
五 士
六 庶人
七 三才
八 孝治
九 聖治
十 紀孝行
十一 五刑
十二 廣要道
十三 廣至德
十四 廣揚名
十五 諫諍
十六 感應
十七 事君
十八 喪親
《大學》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大學之道
二 明明德
三 格物致知
四 修身
五 誠意
六 切磋琢磨
七 克明德
八 日日新
九 為人
十 聽訟
十一 正心
十二 齊家
十三 治國
十四 諸己諸人
十五 宜人
十六 平天下
十七 民之父母
十八 惟善以為寶
十九 君子有大道
二十 生財有大道
《中庸》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致中和
二 君子中庸
三 道之不行
四 舜其大知
五 擇庸月守
六 回之為人
七 中庸不可能也
八 子路問強
九 素隱行怪
十 君子之道費而隱
十一 道不遠人
十二 君子素位而行
十三 父母其順
十四 誠不可拚
十五 大德者必受命
十六 無憂者惟文王
十七 宗廟之禮
十八 修身、事親、知人
十九 達道、達德
二十 天下九經
二十一 凡事預則立
二十二 學問思辨行
二十三 明則誠,與天地參
二十四 至誠為能化
二十五 至誠如神
二十六 誠自成,道自道
二十七 至誠無息
二十八 極高明而道中庸
二十九 愚而好自用
三十 王天下有三重焉
三十一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三十二 聰明睿智
三十三 唯天下至誠
三十四 德鞲如毛
《道德經》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眾妙之門
二 有無相生
三 不尚賢
四 道沖
五 天地不仁
六 穀神不死
七 天長地久
八 上善若水
九 持而盈之
十 專氣致柔
十一 無之以為用
十二 為腹不為目
十三 寵辱若驚
十四 夷希微
十五 微妙玄通
十六 觀復
十七 太上
十八 大道廢
十九 絕聖棄智
二十 而貴食母
二十一 孔德之容
二十二 曲則全
二十三 希言自然
二十四 企者不立
二十五 道法自然
二十六 燕處超然
二十七 襲明
二十八 知雄守雌
二十九 聖人無為
三十 果而勿驕
三十一 恬淡為上
三十二 知止不殆
三十三 知足者富
三十四 功成不名有
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三十六 柔弱勝剛強
三十七 道常無為
三十八 上德不德
三十九 得一
四十 有生於無
四十一 善貸且成
四十二 負陰抱陽
四十三 不言之教
四十四 知足不辱
四十五 大巧若拙
四十六 知足之足
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
四十八 取天下常以無事
四十九 聖人皆孩之
五十 出生人死
五十一 玄德
五十二 習常
五十三 盜夸
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五十五 含德之厚
五十六 玄同
五十七 以正治國
五十八 禍兮福倚
五十九 長生眾視
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
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
六十三 輕諾必寡信
六十四 慎終如始
六十五 善為道者
六十六 江海為百穀王
六十七 我有三寶
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六十九 用兵有言
七十 被褐懷玉
七十一 知不知上
七十二 民不畏威
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
七十四 民不畏死
七十五 民之飢
七十六 柔弱處上
七十七 余以奉天下
七十八 正言若反
七十九 報怨以德
八十 小國寡民
八十一 為而不爭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總敘
一 入則孝
二 出則弟
三 謹
四 信
五 泛愛眾
六 親仁
七 餘力學文
《孝經》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開宗明義
二 天子
三 諸侯
四 卿大夫
五 士
六 庶人
七 三才
八 孝治
九 聖治
十 紀孝行
十一 五刑
十二 廣要道
十三 廣至德
十四 廣揚名
十五 諫諍
十六 感應
十七 事君
十八 喪親
《大學》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大學之道
二 明明德
三 格物致知
四 修身
五 誠意
六 切磋琢磨
七 克明德
八 日日新
九 為人
十 聽訟
十一 正心
十二 齊家
十三 治國
十四 諸己諸人
十五 宜人
十六 平天下
十七 民之父母
十八 惟善以為寶
十九 君子有大道
二十 生財有大道
《中庸》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致中和
二 君子中庸
三 道之不行
四 舜其大知
五 擇庸月守
六 回之為人
七 中庸不可能也
八 子路問強
九 素隱行怪
十 君子之道費而隱
十一 道不遠人
十二 君子素位而行
十三 父母其順
十四 誠不可拚
十五 大德者必受命
十六 無憂者惟文王
十七 宗廟之禮
十八 修身、事親、知人
十九 達道、達德
二十 天下九經
二十一 凡事預則立
二十二 學問思辨行
二十三 明則誠,與天地參
二十四 至誠為能化
二十五 至誠如神
二十六 誠自成,道自道
二十七 至誠無息
二十八 極高明而道中庸
二十九 愚而好自用
三十 王天下有三重焉
三十一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三十二 聰明睿智
三十三 唯天下至誠
三十四 德鞲如毛
《道德經》要義
開篇絮語
正文解讀
一 眾妙之門
二 有無相生
三 不尚賢
四 道沖
五 天地不仁
六 穀神不死
七 天長地久
八 上善若水
九 持而盈之
十 專氣致柔
十一 無之以為用
十二 為腹不為目
十三 寵辱若驚
十四 夷希微
十五 微妙玄通
十六 觀復
十七 太上
十八 大道廢
十九 絕聖棄智
二十 而貴食母
二十一 孔德之容
二十二 曲則全
二十三 希言自然
二十四 企者不立
二十五 道法自然
二十六 燕處超然
二十七 襲明
二十八 知雄守雌
二十九 聖人無為
三十 果而勿驕
三十一 恬淡為上
三十二 知止不殆
三十三 知足者富
三十四 功成不名有
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三十六 柔弱勝剛強
三十七 道常無為
三十八 上德不德
三十九 得一
四十 有生於無
四十一 善貸且成
四十二 負陰抱陽
四十三 不言之教
四十四 知足不辱
四十五 大巧若拙
四十六 知足之足
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
四十八 取天下常以無事
四十九 聖人皆孩之
五十 出生人死
五十一 玄德
五十二 習常
五十三 盜夸
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五十五 含德之厚
五十六 玄同
五十七 以正治國
五十八 禍兮福倚
五十九 長生眾視
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
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
六十三 輕諾必寡信
六十四 慎終如始
六十五 善為道者
六十六 江海為百穀王
六十七 我有三寶
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六十九 用兵有言
七十 被褐懷玉
七十一 知不知上
七十二 民不畏威
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
七十四 民不畏死
七十五 民之飢
七十六 柔弱處上
七十七 余以奉天下
七十八 正言若反
七十九 報怨以德
八十 小國寡民
八十一 為而不爭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