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徐霞客:一個人的國家地理

《走近科學》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大型科普欄目。1998年6月1日開播以來生產了大量優質的電視科技節目,在各類節目評獎中屢次獲獎,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表揚,已成為中國電視科普的一面旗幟。 《徐霞客——一個人的國家地理》是“走近科學”系列之一,由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組編寫。 《徐霞客——一個人的國家地理》內容包括千古奇書、徐家有奇人、一個人的國家地理、探尋神秘洞穴、破解地貌懸疑、調查曠世奇案、尋源盤江、涉險瘴癘之地、溯江紀元……

基本介紹

  • 書名:走近科學•徐霞客:一個人的國家地理
  • 作者: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組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頁數:116頁
  • ISBN:7543951665, 9787543951662
  • 品牌: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外文名:Approaching Science
  • 類型:娛樂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開本:16
  • 定價:2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熱點、疑點的科學解析;生活和科學方面的一些簡略科普。
“走近科學”系列叢書共八冊,分別是《花蟒歷險記》、《受傷的機器人》、《徐霞客:一個人的國家地理》、《說槍》、《時間“停止”的奧秘》、《茶園山古墓事件調查》、《沸井之謎》、《弓魚傳奇》。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給供相青少年閱讀。本書為《徐霞客——一個人的國家地理》,由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組編寫。

圖書目錄

千古奇書
徐家有奇人
一個人的國家地理
探尋神秘洞穴
破解地貌懸疑
調查曠世奇案
尋源盤江
涉險瘴癘之地
溯江紀元
附錄:《徐霞客遊記》部分內容
游雁宕山日記浙江溫州府
游雁宕山日記後
游九鯉湖日記福建興化府仙遊縣
游天台山日記浙江台州府
游天台山日記後
閩游日記前
閩游日記後
溯江紀源一作“江源考”
游太華山日記陝西西安府華陰縣
盤江考

文摘

千古奇書
自古以來,長江就自西向東奔流入海,在它的兩岸,誕生了無數讓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燦爛文明。面對滾滾東逝的長江之水,幾乎每個人都會發出“知其大,不知其遠”的感嘆,但是又有誰能夠真的去勘察它的源頭呢?400多年前,住在長江邊的一位年輕人,也發出了同樣的感嘆,然而,他竟真以一己之力,窮其一生,在崇山峻岭之中,去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名叫徐弘祖,也就是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徐霞客。
400多年後的今天,在徐霞客的家鄉——江陰市祝塘鎮——的中心國小里,許多徐霞客當年去過的地方被製成了縮微景觀,學生們可以在這裡身臨其境地體驗他曾經的經歷。
而徐霞客和他寫的《徐霞客遊記》也已被寫進了教科書中,讓許多人從小就知道了他的名字。這是中學裡一堂普通的地理課.儘管對於“地理”這一學科大家已經不再陌生,但是,大多數人都並不清楚“地理”一詞最早是從何而來,又作何解釋。而對於400多年前的徐霞客來說,地理的概念還僅限於區域和方位。
早在6000多前年,中國的先民們就已經有了地域和方位的概念.並能夠選擇合適的環境,規劃布局居住區。而“地理”一詞,則最早出現在誕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周易》一書中。
楊文衡(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最早的地理學應該說是秦漢時期的《禹貢》、《山海經》,特別是《禹貢》,它是區域地理的最早的著作.但是還不夠定型。一直到漢朝,《漢書·地理志》才把區域地理的概念規範化了。以後的各個朝代,正史裡邊都有“地理志”了。
徐霞客從小就對這些地理著作中所記載的迥異風貌有濃厚興趣,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久彌深。
然而,前人的地理著作多半只講疆域沿革、風土人情,對山川、自然風貌總是一筆帶過,這顯然無法滿足徐霞窖對奇山勝景的好奇心。在20歲那年,他毅然走出家門,開始了壯遊之旅,歷時三十餘年,足跡遠達當時被視為蠻荒地帶的西南地區,並且給後人留下了一部幾十萬字的鴻篇巨著——《徐霞客遊記》,在這本書中,徐霞客使用了完全不同於前人的方式記錄他的所見所聞。
當幾百年後的我們循著徐霞客的腳步,以遊記為導遊時,那些看似枯燥直白的文字仍然能帶給我們驚喜。在游雁宕山日記中,他是這樣描述大龍湫瀑布的:
約去靈岩十餘里。過常雲峰,則大剪刀峰介立澗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連雲峰。從此環繞回合.岩窮矣。龍湫之瀑.轟然下搗潭中,岩勢開張峭削,水無所著,騰空飄蕩,頓令心目眩怖。
徐霞客這種對路程、方位、距離、高下按順序進行記述的方式,不僅使今天的我們感到身臨其境,即使是在當時,也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推崇。
崇禎六年(1633年夏),徐霞客專程到常卅『拜訪一代文宗、東林黨領袖錢謙益。這位被文人墨客推為“山林領袖”的江南文壇盟主認為,徐霞客所作遊記,貴在據景直書,文字質樸真實,不與古人遊記爭文章之工,是真正的“游者之山水”,是世上罕見的“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看他寫的遊記,就好像跟他一起遊走在各種山川奇景之中,這種遊記,在當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在古代,許多人都是倍加推崇徐霞客的遊記,並加以傳抄。由於每個人看遊記時關注的角度不同,個人的喜好也不一樣,於是就出現了不少版本的《徐霞客遊記》。
劉瑞升,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社的記者,也是潘家園舊書市場的常客,在這裡,他發現了許多不同時期出版的《徐霞客遊記》。而且他發現,這些不同的版本,內容差別也很大,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為了能夠蒐集到更多的遊記,他經常光顧各類舊書市場,迄今已經堅持了10年之久。
劉瑞升(中國智慧財產權報通聯記者部主任):到目前為止我又買了兩個版本,力爭蒐集到100個版本。
到目前為止,劉瑞升應該算是國內擁有《徐霞客遊記》版本最多的人了,但他手裡的基本上都是民國以來出版的,如果加上民國以前存世的多種抄本和刻本,《徐霞客遊記》存世的版本之多,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哪一個版本才最忠實於徐霞客原著呢?
這裡是位於上海市瑞金二路的上海古籍出版社,頗具年代感的辦公樓顯得有些陳舊、侷促。20世紀70年代末,該出版社決定對《徐霞客遊記》進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整理出版。
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在建國以後,《徐霞客遊記》從來沒有被整理過,粉碎“四人幫”以後,上海古籍出版社就把這本書列入議題了,並把這本書交給了周寧霞同志。P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