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漢江

走讀漢江

《走讀漢江》是王若冰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首發於《中國作家·紀實版》2019年第1期。

《走讀漢江》以古老的漢江為寫作對象,對漢江流域的自然生態、山川變遷、人文歷史、民風民俗進行了考察。在《走讀漢江》中,王若冰以富於激情和智慧的言說方式,實現了描寫與敘事過程中的文景交融、情韻互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走讀漢江
  • 作者:王若冰
  • 文學體裁:長篇紀實文學
  • 字數:317千字(2022年版)
  • 首發時間:2019年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走讀漢江》分“星漢之間”“萬類生物”“若有人兮”“爭戰與融合”“濤聲依舊”5章,並附有王若冰文化考察時所記《考察日記》。《走讀漢江》從自然生態、歷史人文、地質地理等方面,呈現了古老的漢江流域跨越數億年的自然地理演變過程及自湖北鄖西人到現當代穿越數百萬年的歷史人文演變發展進程,再現了“中華多民族形成的金腰帶”——漢江流域對中華多元文化及南北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星漢之間
第二章 萬類生物
第三章 若有人兮
第四章 爭戰與融合
第五章 濤聲依舊
兩源同流
在峽谷中奔跑
山高水長
雲夢大澤
江上平原
百流歸一
清潔的江水
江流武漢
稻米的異香
北方的橘園
茶韻
採桑子
恐龍出沒
漁歌唱晚
土酒與瀘州老窖、茅台
朱䴉和野人
又見女媧山
牛郎織女
尋找鄖縣人
龍崗寺:石頭揭示的秘密
與江水同行
漢家宮闕
君子如玉
搬不動的鄉愁
氐與羌
巴與蜀
蠻子國
披荊斬棘
朝秦暮楚
綠林
中華詩祖
忠與孝
茶馬古道
山林里的歌者
尋找端公
鬼谷子的智慧
縴夫的背影
【附錄一】考察日記
【附錄二】朋友微信選
後記

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在《走讀漢江》中,王若冰以富於激情和智慧的言說方式,實現了描寫與敘事過程中的文景交融、情韻互現。這些漢江之景是作者一路行走看過、體驗過的;這些走讀之文,是文史與地理知識的綜合印證。《走讀漢江》在講述漢江及漢中盆地、江漢平原在遙遠的地質年代地質變遷時候,不是正襟危坐、板著臉講學問,而是遵循了山水文章情韻互現的正道,以抒情與描寫、考據和探究互相融通的述說方式,讓枯燥的科學與地質地理知識融匯在娓娓自在的述說中。《走讀漢江》在呈現漢江滄桑身世的過程中,還從多角度、多視野為讀者呈現出漢江千迴百轉、生機勃勃的情感與精神氣象。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走讀漢江》入選首屆“大巴山文藝推優工程”優秀文藝作品、2022年9月文藝聯合書單。

出版信息

《走讀漢江》首發於《中國作家·紀實版》2019年第1期,單行本由太白文藝出版社於2022年6月出版。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走讀漢江》
2022年6月
太白文藝出版社
978-7-5513-1818-1

作者簡介

王若冰,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街子鄉人。1984年畢業於天水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作家、詩人、秦嶺文化學者,天水日報社原副總編、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員、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終南文化書院文化顧問、陝西省旅遊文化顧問。主要作品有:詩集《巨大的冬天》《我的隔壁是靈魂》,大秦嶺系列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尋》《渭河傳》《走讀漢江》《仰望太白山》《尋找大秦帝國》,散文隨筆集《走筆山河》《山河回望——王若冰說大秦嶺》,紀錄片《大秦嶺》《李子洲》《無定河》(均為撰稿),並擔任12集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總撰稿,6集紀錄片《西北望崆峒》、8集紀錄片《黃土大塬》文學顧問。詩歌、散文、紀錄片先後獲甘肅省第三、四屆優秀文學作品獎,甘肅省政府第七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第六屆中國“報人散文獎”,第八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等。2004年完成對東西綿延1600公里的秦嶺山脈的文化考察,2011年完成對渭河流域的文化考察,2014年完成對漢江流域的文化考察,2020年完成對包括西傾山在內的廣義上的大秦嶺邊際線考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