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莖燈芯草

走莖燈芯草

走莖燈心草(學名:Juncus amplifolius A. Camus)多年生草本,高通常20-40厘米;根狀莖明顯橫走,外包褐色纖維狀的被覆物,具褐色稍粗的鬚根。分布於四川西北部、雲南陝西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通賞20-40(-49)厘米;根狀莖明顯橫走,外包褐色纖維狀的被覆物,具褐色稍粗的鬚根。
莖直立,圓柱形或稍扁平,直徑1-2毫米,有縱條紋。
葉基生或莖生;低出葉鞘狀或鱗片狀,微紅褐色;基生葉長可達14厘米;葉片扁平,線形,寬2-6毫米,頂端鈍尖,縱脈明顯;葉鞘邊緣稍膜質,緊密抱莖,無明顯葉耳;莖生葉1-2(稀3)枚,長5-10厘米。
花序常由2-5個頭狀花序組成頂生聚傘花序,花序梗長短不一;每個頭狀花序有3-10朵花,直徑8-15毫米;葉狀總苞片長1-6厘米;苞片數枚,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褐色;花具短梗,長約1.8毫米;花被片披針形,長約6毫米,寬約1.2毫米,具膜質邊緣,紅褐色至紫褐色,背面中間稍淡,外輪者稍短,呈龍骨狀突起,頂端漸尖;雄蕊6枚,短於花被片;花葯長圓形,長2.5-3毫米,淺黃色;花絲基部寬扁,褐色,長1.5-2毫米;雌蕊具長約2毫米的花柱;柱頭3分叉,線形,長2-4.8毫米,暗褐色。
蒴果長橢圓形,長約7毫米,伸出花被片外,頂端具喙狀短尖頭,深褐色,具3隔膜。
種子
種子卵形,紅褐色,鋸屑狀,長約0.8毫米,兩端具長1-1.5毫米的白色附屬物。
花果期
花期5-7月,果期6-8月。
走莖燈芯草
走莖燈心草線稿圖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 700-4 889米的高山濕草地、林下石縫及河邊。

分布範圍

產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主要價值

走莖燈芯草返青早,耐牧性好,是高寒沼澤草地的優良牧草。

本種提示

本種具明顯的橫走根狀莖;葉片扁平,寬2-6毫米,縱脈明顯;花被片長達6毫米,紅褐色至紫褐色;花葯長2.5-3毫米,比花絲長;花柱與柱頭均較長;蒴果深褐色,以此諸點可與其他種區別。

變種

矮莖燈心草(植物分類學報)(變種)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較矮小,莖高通常5-10(25)厘米;莖生葉0或1枚;葉狀總苞片短;花序通常由1-3個頭狀花序組成;雄蕊有時與花被片近等長。花期6-7月,果期8月。
產雲南、西藏。生於海拔3 500米的山坡濕草地。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