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光明》是2000年黃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明金。
基本介紹
- 作者:張明金
- ISBN:9787801521651
- 頁數:748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黃河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02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走向光明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高樹勛首舉義旗
抗戰勝利之日,蔣介石電令高樹勛部原地待命,不準移地受
降。對此,高樹勛怒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高樹勛率部“借道”北上,通過“共軍”的地盤 派出使者潛赴
太行,與劉伯承、鄧小平密商停火協定
劉鄧大軍集結邯鄲古城,布下口袋陣 在激戰的前夜,劉伯承
勸告高樹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面對即將舉行的起義,高樹勛卻又兒女情長。李達化裝成“國
軍”中校夜赴馬頭鎮,送交劉、鄧首長親筆信,當面釋疑解難
高樹勛在內戰前線首舉義旗。毛澤東電譽“凡屬血氣之倫,莫
不同聲擁護”,號召開展“高樹勛運動”,使迷惘中的國民黨官兵看
到通往光明的道路
第二章“持槍舞者”的最後詠嘆
善於投機鑽營的郝鵬舉自詡是“持槍舞者”,在“玩槍”這齣戲
中,戲台子越搭越大,卻從沒有看走眼,邁錯步
抗戰勝利了,慣於看風使舵的郝鵬舉,在決定自己命運的三岔
路口又開始舉棋不定 經過一番猶豫,他還是把自己的棋子放在
蔣介石的棋盤上
魯南地區戰雲密布,一場大戰箭在弦上。受盡屈辱的郝鵬舉
本想密謀反蔣,卻被蔣介石推到了內戰的前線
郝鵬舉走投無路,開始聽從陳毅的規勸:效仿高樹勛將軍,走
光榮起義的道路
郝鵬舉率部起義,卻擁兵自重,抗拒改造和整編,繼續玩弄兩
面派的手法,賊喊捉賊,製造新的“兵變”
郝鵬舉暗藏殺機,卻表現出一副“真誠革命”的樣子。企圖借
慶祝起義一周年,導演他的“鴻門宴”
郝鵬舉回心向惡,又添血債。11天后再次被俘,從此跳完了
他“持槍舞者”的最後舞步
第三章“揭和平之義旗”
第184師跨海遠渡,從“南國”來到“北國”,成了“道釘”被分散
釘在鞍(山)海(城)的鐵路線上
鞍山之戰,第551團被殲。使遠道而來的“滇軍”看清:頑抗者
只有死路一條;投誠者才有光明大道
潘朔端不想“失去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決心走高樹勛的道路
棄守海城軍事要地,率部脫離內戰前線
面對黑土地上的第一支起義武裝,朱德總司令馳電賀勉潘朔
端:揭和平之義旗,張滇軍之榮譽,全國人心,無不為之振奮
第四章“王家善,善哉”
上校副師長指揮少將師長,王家善為此大受刺激。兩個“學
生”的談話使王家善聽出了一點“共黨”的意思,但他還不想在這條
路上走得太遠
一個“被俘者”重回舊部,利用“雙重”身份,建立地下黨組織
打入“北辰同學會”,又同王家善之間開闢一條新的“情感熱線”
王家善以加強對遼河東西交通要道防守為名,請命擴充實力
如願以償。但是卻在嫡系的歧視中受盡了窩囊氣
王家善在同嫡系進行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中贏棋一著。為了
在共產黨的面前留條後路,卻不惜違抗“軍令’,私下放跑“策反者’
高文浩四進營口,利用親情疏通起義渠道。王家善在以“祝
壽”為名的宴會上,終於決定“另找門路,換換防地”
遼南軍區司令員吳瑞林親臨敵營,兩次與王家善談判,達成具
體的起義協定。起義行動的口令是勝利――成功
王家善成功地導演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鴻門宴”,起義勝利
成功。在民眾的歡迎大會上,“王家善,善哉”這五個大字成為他終
生不敢忘懷的心之呼喚
第五章 榴花原是血染紅
黃樵松不想帶部下去太原送死,但軍命難違。小戰幾仗後,面
對閻錫山的討好吹捧卻喟然長嘆:就憑我這一燈油,還能熬幾天呢
面對“好兄弟”的無恥出賣,黃樵松泣血感嘆:紅似血,不是血;
忠奸不易識,是非難辨別
太原城勝利解放之日,戴炳南被捉拿歸案。徐向前發出布告:
殺戴祭黃以慰英靈,伸人民之公憤
第六章 泉城不再“搖擺”
吳化文在夾縫中苟且偷安,左右搖擺是他手中的一張“王牌”。
在內戰再次爆發之際,中共不計前嫌,利用矛盾積極爭取
解放大軍攻城之日,一生搖擺的吳化文仍舉棋不定。面對戰
士在流血,宋時輪吼道:“先打他個烏龜不眨眼!”
一生搖擺的吳化文不再搖擺了,在關鍵時刻終於舉起義旗。
被俘後的王耀武卻氣惱地說:你起義時和我說一聲,我也起義不更
好嗎?
第七章 走出“死亡之城”
第60軍被推上了內戰的第一線。面對分散駐防,屢遭打擊的
部下,軍長曾澤生卻成了一個只能圍著黃泥盆烤火取暖的“光桿司
令”
中共中央派出一批精兵強將“回娘家”,朱德戲稱自己也是半
個雲南人,親筆致信滇系將領加入策反工作
解放大軍兵臨城下,將軍事打擊、政治攻勢、經濟封鎖結合起
來,對長春實行久困長圍。曾澤生坐困孤城,陷入絕境
曾澤生在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鬥中,分清善惡,看到光明,先
後召開7次秘密會議,終於策划起義成功
曾澤生派出“使者”求和,決心舉起“反蔣起義”的旗幟,率部走
出“死亡之城”,迎接新生
第八章 大東北,硝煙盡掃
遼瀋戰役勝利在即,孤城瀋陽陷入重圍,策動國民黨守軍起
義,解放瀋陽已是水到渠成之勢
總司令衛立煌倉皇出逃,瀋陽城群龍無首。面對逼宮起義的
部下,新任司令周福成頹然自語:“反正我至死不投降……”
許賡楊為防不測,清除“靠不住的人”。在其防區讓開一廂,北
路進攻開始毫無阻擋地向瀋陽市中心突進
趙國屏率第53軍殘留官兵投誠,周福成最終還是放棄了“死
也不投降”的誓言,隨殘部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神通廣大的地下黨控制了兩個“總隊”,使警衛瀋陽城的“御林
軍”成為解放瀋陽城的“內應”
瀋陽城敗兵如潮,殘留官兵自動放下武器,紛紛走向起義投誠
的道路,“奉天”城宣告解放
第九章 大戰之際槍無聲
在淮海大地上空戰雲密布的關鍵時刻,周恩來電示華東局,決
定啟用潛伏敵營二十年的內線,策應淮海戰役
何基灃將計就計,以靜制動。在決定何去何從的會議上,有人
高聲喊出:出路只有一條――“講和”
張克俠被困徐州,與馮治安鬥智鬥勇,巧妙周施,衝出牢籠,率
部在百裏運河防線舉起義旗
第十章 塹斷淮海無歸路
廖運周潛伏敵營二十二年,想早日回到革命隊伍中來。鄧小
平指示:你們是一枚極其重要的棋子,要在最有利的時機,發揮最
大的作用
在淮海戰役的最關鍵時刻,黃維破釜沉舟,準備突圍。廖運周
將計就計,自報奮勇,爭當開路先鋒,率部“突圍”
黃維拿出“藏之久矣”的白蘭地為廖運周突圍送行。在黎明之
際,廖卻率部“突圍”來到解放區
第十一章 北平,打開和平之門
傅作義致電毛澤東,譏笑“共軍”不是“國軍”的對手,最終自己
卻成為“共軍”的“籠中之鳥”
傅作義面對共產黨人的策反顧慮重重。當他得知自己的女兒
也是共產黨人時,不再觀望動搖,表示“和談”問題可以考慮
毛澤東從“西線開刀”的戰略恰中要害,解放軍從西線兵臨城
下。傅作義向身邊的親信提出:北平“和平”了,你們跟不跟我?
傅作義收到蔣介石的親筆信,處在極度苦悶矛盾之中;毛澤東
提出北平和談的六點意見,敦促傅再派代表出城談判
傅作義在猶豫觀望中,丟掉了“固若金湯”的天津,卻加速了北
平的和平解放 毛澤東電告傅作義:下決心履行協定,我們決不會
虧待你
北平,打開和平之門。各民主黨派聯名電賀:古都兵不血刃而
告光復,武力彪炳,空前未有
傅作義發表和平通電推動全國和平進程。毛澤東讚譽:北平
問題的和平解決,貴將軍與有勞績
第十二章 無恥的出賣
蔣介石點名陳儀人主浙江,想為自己隔江而治保住一塊地盤。
陳儀卻將計就計,把自己的“生意”做大,準備為以後的起義建立一
塊基地
善良的“恩師”決不相信會被至愛的“弟子”出賣,這是陳儀人
生最後的一幕悲劇。一個真誠的共產黨人在苦諫之後,向“老朋
友”做最後的訣別
陳儀身陷囹圄,至死不屈。湯恩伯在“法庭”上,面對恩師,臉
如灰土不敢指證。走上刑場的花甲老人頻頻高呼:“人死,精神不
死!”
第十三章 告別“總統府”
王晏清在多事之秋,接到蔣介石的電召,由北平到南京受領
“御林軍教頭”要職。而此時他心中想到的卻是如何離蔣而去
“正是春雷動地時,城頭已聞戰馬嘶。”王晏清平時最為欣賞的
這兩句古詩,成為起義行動的暗號。但由於言行不慎,泄露天機
忽遭囚禁
衛戍副總司令的意外“救駕”,使王晏清虎口脫險。帶著這個
不解之“謎”,王晏清當機立斷,連夜率部北渡長江,終見光明
第十四章“太子軍”出走
蔣介石隱而未退,溪口小鎮取代了南京。預乾總隊作為他的
“太子軍”也從南京調到嘉興,屏護在他的左右
蔣介石接到軍統特務的密報,懷疑有加,對賈亦斌召而不見
卻用一紙調令解除了賈的職務
賈亦斌率“太子軍”起義,以“行軍演習”為名離“家”出走,率部
奔向解放區,給蔣氏父子當頭一棒
第十五章 走出“天塹”
要塞司令戴戎光無法想像到,自己視為“心腹”的一班人馬,竟
是中共地下黨的核心組織成員
面對江陰要塞的天塹雄關,湯恩伯知道“共軍”也在打這裡的
主意。他在反覆視察後對戴戎光又面授機宜:“小心‘紅帽子”的破
壞……”
解放大軍橫渡長江之夜,江陰要塞起義一舉成功。粟裕站在
黃山炮台,面對起義的官兵揮手致意:你們從此也走出“天塹”,回
到人民懷抱
第十六章 大同,走向“大同”
解放軍長圍久困,大同守軍陷入絕境,面臨一守、二逃、三投降
這三條道路的選擇,猶豫不定,惶惶不可終日
“解放者”人城耐心做爭取工作,困守大同的人開始同床異夢。
孟祥祉宣稱“誓與大同共存亡”已是孤掌難鳴
大同守軍請求和平改編,卻又玩弄花樣,企圖頑抗。解放軍執
行寬大政策,四次勸降,大同終於走向“大同”
第十七章 新鄉的新生
國民黨第40軍被切斷逃路,困守新鄉孤城,在四面楚歌之中
軍長李振清以治傷為名臨陣遠逃
在積極策反,多層次分化瓦解中,曾是軍統的“女特工”徐緒景
出手不凡,規勸第40軍首任軍長龐炳勛的“公子”、少時同窗龐慶
振率團先起義
大軍壓境卻“圍而不打”,為避免流血,“共軍表弟”深入虎穴對
“國軍表兄”進行規勸,迫使新鄉守軍接受改編
第十八章 金口化金戈
解放軍兵分三路,開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壯舉。張軫面對
連戰皆輸,急劇變化的中原戰局,開始考慮如何改弦,另找出路
在亂事之秋,張軫不想玩“空手道”,極力擴充實力:“進”可做
起義的資本;“退”可做向蔣介石討價的“本錢”
張軫對大勢已去的蔣家王朝徹底失去信心,對起義“投共”又
心存疑慮。在去意彷徨之際,想在第三條道路上試試
張軫巧施“敗走計”,率部撤至武昌等待起義良機。他告知部
下:“我決不會學楚霸王,扔下你們投江而死的
白崇禧拿出“誘殺令”,欲擒故縱。張軫計高一籌,將計就計
機智脫險,趕回金口舉起義旗
第十九章“歧路原應早回頭”
張權周旋敵營18年,在抗戰勝利之時,要求加人中共組織。
周恩來轉告:你不入黨所起的作用會更大
張權策劃上海起義的大計實施在即,卻被一個見利忘義的無
恥之徒出賣。蔣氏父字恐怕“西安事變”重演,倉皇逃離大上海
在大上海解放的前夜,張權高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壯烈牲犧,實踐了他曾“求之而不可得”的“正氣”精神
第二十章 大上海,不再言戰
蔣介石提出“保衛大上海”;湯恩伯夸上海是“鋼鐵陣地”;劉昌
義卻“人在曹營心在漢”,開始考慮“相機起義,迎接解放”
湯恩伯在解放軍的凌厲攻勢下倉惶出逃。劉昌義臨危受命
掩護總撤退,卻為他策動起義創造了契機
中共中央為了保全大上海免遭戰火的破壞,激烈殘酷的攻堅
作戰竟“不準開炮”。解放軍的鮮血染紅了蘇州河畔
面對戰士在流血,陳毅憤怒指出:大上海不應該再是流血之
地。劉昌義遵從陳毅的規勸,決定“順乎民心,及時反正,做個明白
人”
第二十一章 來自“大本營”的槍聲
一個與中共失去聯繫的少將高參,開始尋找機會回“老家”。
在國民黨的大後方,串連愛國將領醞釀聯合起義行動
薛岳察覺部下起義動向,欲“調虎離山”,電令保全第13團換
防。團長曾天節順勢用兵,以調防為名集結部隊率先起義
一個精心策劃的起義,在國民黨的大後方悄悄地進行。伴著
人民解放軍逼近的腳步,粵東和平解放
第二十二章 塞外雁歸來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毛澤東又提出“綏遠方式”,為更好地解決
綏遠問題指明了方向。使困守綏遠的董其武看到光明和希望
“和平使者”血灑邊塞。毛澤東指出:事情是有曲折的。綏遠
解放,用綏遠方式不變
傅作義受毛澤東委託,親自赴綏促成起義,“禮送”軍令部長出
境,徹底粉碎蔣介石破壞綏遠和平起義的陰謀
董其武正式宣告綏遠和平解放;傅作義欣慰:塞外烽煙已淨
在虎堂壩下,郭汝瑰率起義官兵莊嚴地舉行誓師大會
第三十章“天府”在易幟(二)
“綏署副主任”、“兵團副司令”為爭取帶兵權,不再賦閒無事
在中共地下黨員的陪同下,積極要求回部任職
解放軍兵臨城下,董宗珩建議“走和平起義”道路,楊森怒斥
“晚節不保!”自己卻連夜包乘飛機逃往台灣
兵團司令官孫元良帶著姘頭在戰火紛飛中“設宴”討好部下
卻無人“賞臉”光顧,氣得吼道:這不成了反叛了嗎
孫元良在困獸猶鬥中成了孤家寡人,只好腳踏車夜遁,倉皇出
逃。董宗珩起義心切,借用電台發出起義通電
第三十一章 雪域高原彩雲歸
中共中央爭取和平解放西藏極盡斡旋之力。格達活佛為祖國
統一大業傳經說法,慘遭殺害
解放軍發起昌都戰役,大軍所到之處如行雲過水,勢不可擋。
德格・格桑旺堆排除重重阻撓,在寧靜城決定起義
阿沛力主和平解放西藏,率先掛出和平的哈達,促使噶廈政府
順應形勢,歸順政府。“金珠瑪米”和平進入雪域高原
附錄:國民黨陸軍起義,投誠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