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丘里·波羅

赫丘里·波羅(Hercule Poirot),也譯作赫丘勒·白羅,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兩大名探之一,他出現於30多本書中,與簡·馬普爾(Jane Marple)小姐並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丘里·波羅
  • 外文名:Hercule Poirot
  • 別名:赫丘勒·白羅
  • 國籍:比利時
  • 職業:退休警官
目錄,生平,主要作品,配角,書,銀幕舞台,

目錄

1 、波羅的生平
2 、波羅出現的主要作品
3 、波羅的配角
4 、大偵探波羅的書
5、 銀幕和舞台上的波羅

生平

波羅是比利時退休警官,然而常常被誤認作法國人。他在一戰期間搬到英國居住,開始了他的第二職業——私人偵探。作品中(他的名片上)他的住在倫敦桑德赫斯特廣場的懷海芬大廈56B,選擇這裡的原因,波羅稱是因為建物格局方正,比例對稱。身高五尺四英寸──大約1米60左右。特徵為蛋型頭顱、綠色眼珠、被保養完好且引以為傲的八字鬍、講究的衣著、閃亮的漆皮鞋等,是個有極度潔癖的小個子老頭。做有時行為做作滑稽,要求條理、整潔,曾嘆過“為什麼雞蛋不是方形的?”。他相當驕傲於自己在追查犯罪上的成就,卻又喜歡自稱謙虛。在追查犯人的方式上,反對仔細地親身至現場蒐證,諸如尋找指紋、頭髮、菸灰等等。認為這等蒐證應當由專業的警察官方來做,沒必要親自出馬。書中數次出現波羅戲稱警察為警犬的句子。波羅更偏好坐在椅子中,聽取報告,按他的話說是“動動灰色腦細胞”,分析罪犯的心理來發現證據,可謂一種安樂椅神探。這種斷案方式招致過他的好友同時也是他的助手亞瑟·黑斯廷用“足不出戶是否可以破案”來與他打賭。其辦案方式講究探求人的心理狀態,什麼樣的人會做出怎樣的案子,不會做出怎樣的案子等等。常於聊天似的審問中掘取看似無關的重點,也經常偷聽來觀察人物的心理。

主要作品

波羅的故事貫穿了他在英國的整個生活,從1920年的第一本書《斯泰爾斯莊園奇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出場,當時他是以一位比利時難民住在斯泰爾斯莊園,到最後的《幕》(又譯《謝幕》)(Curtain),波羅又去斯泰爾斯莊園,於最後一案去世,當時的紐約時報以頭版登出他的訃聞。一個小說人物得到如此殊榮,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也在英國以外的地方破案,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34年)。
1926年,因為《羅傑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中的出色表現,赫丘里·波羅開始名聲大振,這部書也成為偵探小說的名篇。除此之外,以波羅為角色的大量小說在1932年到1942年出現,比較著名的有《東方快車謀殺案》、《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1935年)、《牌中牌》 (Cards on the Table,1936年)和《尼羅河慘案》(Death on the Nile,1937年)。1942年,在小說《啤酒館謀殺案》(或稱《五隻小豬》,Five Little Pigs/aka Murder in Retrospect)中,波羅通過他的分析偵破了一起16年前的謀殺。這些作品都成為阿加莎·克莉斯蒂推理小說中的名篇。

配角

與波羅相伴的許多角色經常出現在有關他的作品中。波羅的好友亞瑟·海斯汀上校,他們在波羅來到英國後不久便相識。他們的關係幾乎相當於福爾摩斯與華生,黑斯汀上校是波羅一生的助手,但是他的頭腦顯然與波羅差距很大。波羅與蘇格蘭場探長賈普有著很好的私人關係,波羅在比利時工作時他們相識,當時兩人同在布魯塞爾調查亞伯克蘭畢偽造案。
其它的配角還有偵探小說家奧利弗太太(Ariadne Oliver),這位小說家的角色帶有阿加莎自諷的幽默,她對破案的熱情從不減退,但她的推理總讓其他人——包括波羅——頭疼。波羅還有一個秘書來門(Lemon)小姐,她像其他秘書一樣兢兢業業,管理者波羅的事務,有時也為破案做些調查工作。
與其他虛構的大牌偵探類似,波羅也沒有結婚。他一生的致愛,薇拉·羅薩考夫女伯爵(Countess Vera Rossakoff),在三個短篇《雙重線索》(The Double Clue)、《惡犬克爾柏洛斯》(The Capture of Cerberus)和《四大魔頭》(The Big Four)中出現過。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1920年)
高爾夫球場的疑雲/第三把匕首 Murder on the Links (1923年)
首相綁架案 Poirot Investigates (1924年)
羅傑疑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26年)
四大魔頭 The Big Four (1927年)
藍色特快上的秘密 The Mystery of the Blue Train (1928年)
懸崖山莊奇案/海濱古宅疑雲/古屋疑雲 Peril at End House (1932年)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Lord Edgware Dies (1933年)
十三人的晚宴 Thirteen at Dinner (1933年)
東方快車謀殺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34年)
三幕悲劇 Three Act Tragedy (1935年)
雲中疑案 Death in the Clouds (1935年)
A.B.C.謀殺案 The A.B.C. Murders (1936年)
牌中牌 Cards on the Table (1936年)
美索不達米亞謀殺案/古墓謎案 Murder in Mesopotamia (1936年)
尼羅河慘案 Death on the Nile (1937年)
啞證人 Dumb Witness (1937年)
幽巷謀殺案 Murder in the Mews (1937年)
死亡約會 Appointment with Death (1938年)
波洛聖誕探案記/滴血的鑽石 Hercule Poirot's Christmas (1939年)
一、二,縫好鞋扣/牙醫之死 One, Two, Buckle My Shoe (1940年)
H莊園的謀殺案/H莊園的一次午餐 Sad Cypress (1940年)
陽光下的罪惡 Evil Under the Sun (1941年)
五隻小豬/啤酒館謀殺案 Five Little Pigs (1942年)
空幻之屋 The Hollow (1946年)
赫拉克里士的功績/大偵探十二奇案 The Labours of Hercules (1947年)
順水推舟 Taken at the Flood/There Is a Tide (1948年)
莊園迷案/鏡子魔術/麥金堤太太之死 Mrs McGinty's Dead (1952年)
葬禮變奏曲/葬禮之後 After the Funeral/Funerals are Fatal (1953年)
國際宿舍謀殺案 Hickory Dickory Dock (1955年)
弄假成真/古宅迷蹤 Dead Man's Folly (1956年)
校園疑雲/鴿群里的貓 Cat Among the Pigeons (1959年)
怪鐘疑案/鐘 The Clocks (1963年)
第三個單身女郎/公寓女郎 Third Girl (1966年)
萬聖節前夜的謀殺案/萬聖節派對 Halloween Party (1969年)
懸崖迷案/舊罪的陰影 Elephants Can Remember (1972年)
白羅的初期探案 Poirot's Early Cases (1974年)
幕 Curtain(寫於1940年,於1975年出版)

銀幕舞台

銀幕和舞台上的波羅,有好幾位演員扮演過波羅。首先是1931年是由Austin Trevor扮演,之後著名的扮演者有電影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艾伯特·菲尼(Albert Finney)和系列電視劇《大偵探波羅》中的大衛·蘇特(David Suchet),皮特·烏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湯尼·蘭朵(Tony Randall)、伊恩·霍姆(Ian Holm)和阿爾弗雷德·莫利納(Alfred Molina)也都扮演過這個角色。大偵探波羅的故事在2004年被NHK製作成一部39集的卡通片《大偵探波羅和馬普爾小姐》,動畫基於克里斯蒂的原著對故事情節進行了改編,加入了馬普爾小姐的侄女來穿針引線,使二者破案的故事交替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