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葉(赤小豆葉)

赤小豆葉(赤小豆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赤小豆葉,中藥名。為豆科一年生半攀援或直立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葉。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具有固腎縮尿,明目,止渴之功效。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赤小豆葉
  • 別名:赤小豆藿《別錄》
  • 外文名稱:leaf of Rice Bean
  • 藥品類型:中藥
  • 功效:固腎縮尿,明目
  • 拼音:chi xiao dou ye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中藥藥性,藥方選錄,

形態特徵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可達1.8m,密被倒毛。三出複葉;葉柄長8-16cm;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長6-10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紙質;小葉具柄,脈3出。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約5mm,具毛;萼短鐘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有角狀突起;雄蕊10,二體,花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顆,暗紫色,長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花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莖上有白色長硬毛。三出複葉;托葉披針形,被白色長柔毛,小托葉線形;葉柄長達20cm,被疏長毛;頂生小葉卵形,例生小葉斜方狀卵形,長5-10cm,寬3.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微3裂,兩面被疏長毛;小葉柄很短;基出脈3條。花2-6朵,著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部,黃色;小苞片線形,較萼長;萼鐘狀,5齒裂,萼齒三角形;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常稍歪斜,頂端凹,翼瓣寬於龍骨瓣,具短爪及耳,龍骨瓣上端彎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狀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與1二體;於房線形,花柱彎曲,近先端有毛。莢果圓柱形稍扁,成熟時種子間縊縮,含種子6-10粒。種子橢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暗紅色,種臍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赤小豆產于吉林、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江西、廣東、雲南等地。赤豆產于吉林、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赤小豆藿《別錄》,小豆藿《千金要方》,小豆葉《食醫心鏡》。
藥用部位植物的葉。
功效分類收澀藥;生津藥。
附註植物描述,詳見詞條:赤小豆赤豆
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葉。
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中藥藥性

性味
味甘、酸、澀;性平。
歸經
肝;腎;胃經
功效主治
固腎縮尿;明目;止渴。主治小便頻數;肝熱目糊;心煩口渴。
各家論述
1.《別錄》:“止小便數,去煩熱。”
2.《日華子》:“明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100g;或搗汁。

藥方選錄

①治小便數:小豆葉一斤。於豉汁中煮,調和作羹食之,煮粥亦佳。(《食醫心鏡》)
②治渴,小便利,復非淋:小豆藿一把,搗取汁,頓服三升。(《千金要方》)
藥材來源
來源考證
出自《名醫別錄》。
原植物-赤豆(圖2)原植物-赤豆(圖2)
藥材基原
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