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贛南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創辦於1959年。學院現有教職工67人,其中專任教師52人,教授7人,副教授21人,高級實驗師6人,博士、碩士3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名,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1名,江西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學院碩士研究生教育設光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全日制本科教育設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專科教育設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硬體與外設等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9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南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創辦時間:1959年
  • 類別:大學
  • 類型:理工
  • 所屬地區:江西省
  • 現任校長:謝應茂
學院簡介,現任領導,組織機構,本科教育,碩士培養,學科建設,導波光學,光電子學方向,科研項目,下屬機構,地圖信息,

學院簡介

學院設有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與電氣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四個教研室和物理、電工電子、電子信息等三個實驗中心,其中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為江西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室建築面積八千平方米,單價八百元以上實驗設備總值達893萬元。實驗室建設跨入省內先進行列。學校近代聲學研究所、套用物理研究所以及贛州市物理學會掛靠在學院。
學院共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7項、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課題4項、省級課題17項、教育廳科技課題9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的論文42篇。學院介質光學和光電子學方向的研究成果處於省內先進水平。
學院管理機構健全,設有黨總支、行政、黨政辦公室、團總支和六個黨支部。學院制度健全,管理科學,曾被評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師德師風先進集體、省結對幫扶工作先進集體、學校評建工作先進單位等。長期以來,學院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教學,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行學分制,採用"2.5+1.5"的人才培養模式。 經過多年的奮發努力,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被評為江西省普通高校品牌專業,《量子力學》、《模擬電路》和《光學》課程被評為江西省省級優質課程,獲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學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大學生科技物理節";每年投資數萬元,組織學生參加全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現場製作競賽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近年來,曾二次獲全省高校本科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多次獲得團體總分前四名和優秀組織獎,在剛剛結束的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江西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學院積極開展創業與就業教育,大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5%以上,先後榮獲全省普通高校"先進班集體"、"文物衛士"、省"紅旗團總支"和省"青年志願者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全院師生團結一心,精神振奮,以師院人特有的"精氣神",為實施"四大戰略"、打造"八大品牌"、完成新"三件大事"而銳意進取,勤奮工作,發奮學習,和諧創業。
全院師生團結一心,精神振奮,以師院人特有的"精氣神",為實施"四大戰略"、打造"八大品牌"、完成新"三件大事"而銳意進取,勤奮工作,發奮學習,和諧創業。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 王揚銘
黨總支副書記:潘亮
院長: 謝應茂
副院長:謝曉春
副院長:管立新

組織機構

黨政辦公室主任:
何洪濤
物理學教研室主任:
王形華
信息與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
李秋生
電子科學與電氣工程教研室主任:
曾祥華
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主任:
陳炳生
物理實驗中心副主任:
王鳳鵬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主任:
許糧
電子信息實驗中心副主任:
曾祥志

本科教育

本教學學院共有六個本科專業,分別為物理學(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學)、數字媒體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通信工程。在這六個專業中均採取“2.5+1.5”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公共基礎--學科基礎—專業分流”三個平台,設計“平台—模組”式課程結構體系。實施分段培養,即第1—5學期進行以綜合素質和學科基礎為主的培養,第6—8學期進行專業分流的培養(選擇師範與非師範平台)。實行學年制與學分制相結合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年學分制。標準修業年限為4年,彈性學制為3——6年。學生修讀完學分(170分左右)方可畢業。且符合《贛南師範學院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的有關規定,可授予相應的學士學位。凡選擇師範專業的學生必須修讀以下教育類課程(含選修課):
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相關中學實驗、微格訓練、學科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與套用、教師教育基本技能訓練、教育社會學專題、教育史專題、教育哲學專題、教育行政學專題、教育經濟學專題、教育政策法規專題、學科新課程標準解讀、學科綜合活動課程開發、學科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含說課訓練)、學科教學藝術、青少年心理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統計與測評、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中學教育科研、教育論文寫作、教育熱點問題研討。
專業介紹
1 、培養目標
物理學(師範)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系統掌握了物理學專業理論、實驗技能和教師專業技能,較好的掌握了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富有創造和開拓精神,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物理學專門人才。重點培養能在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和其它中等專業學校進行物理教學的教師、教育研究與管理人員。同時,培養的畢業生適宜繼續攻讀物理學和相關高新技術學科、交叉學科領域研究生。
2 、學位課程
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物理學科課程與教學論。
本專業修滿學分頒發畢業證書,達到有關要求可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
1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寬廣的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研究、設計、套用和開發的,具有突出的工程素養、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套用型高層次本科人才。
2 、學位課程:
C 語言程式設計、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頻電路、信號與系統、 FPGA 技術、單片機與接口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數位訊號處理、通信原理。
本專業修滿學分頒發畢業證書,達到有關要求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
1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理工結合、素質全面、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強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特別是微電子技術領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及實驗技能,獲得進行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初步訓練,可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教學、管理工作。
2 、學位課程:
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與接口技術、理論物理導論、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學、微電子器件原理、微電子工藝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納電子學概論、微電子綜合實驗。
本專業修滿學分頒發畢業證書,達到有關要求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
1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圍繞我國動畫和計算機遊戲等數字文化藝術產業對專業設計製作人才的需求,以培養學生的動畫、計算機遊戲和影視等數字文化藝術作品的設計、製作和技術創新能力為核心,具備流媒體、遊戲動畫程式等後台技術支持的能力,能在各級多媒體製作公司、電視台、遊戲製作和運營公司、電信、網路公司及相關單位從事數字媒體技術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2 、學位課程 :
C 語言程式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二維動畫高級、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及套用、計算機遊戲程式設計、 JAVA 程式設計、網路程式設計、三維動畫設計、視頻特效與非線性編輯。
本專業修滿學分頒發畢業證書,達到有關要求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1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進步,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電力系統運行、工業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套用等領域工作的“高素質、強能力、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 、學位課程 :
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機與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單片機與接口技術、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電廠變電所電氣主系統、可程式邏輯控制器、自動控制原理。
本專業修滿學分頒發畢業證書,達到有關要求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通信工程專業
1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通信工程技術領域紮實的理念基礎和實踐技能,具有紮實的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基礎,具有突出的工程素養、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業能力,學生畢業後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信息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網路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通信開發、套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等方面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2 、學位課程 :
C 語言程式設計、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單片機與接口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數位訊號處理、通信原理、數據結構、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路。
本專業修滿學分頒發畢業證書,達到有關要求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碩士培養

總體情況
學院具有 3 個專業學科的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有碩士研究生導師 13 人和外單位兼職導師 6 人,共招收碩士研究生 30 餘人。
( 1 )“光學”專業屬於全日制學術研究型,從 2007 年起開始招生;
( 2 )“物理課程教學論”專業屬於全日制學術研究型,從 2009 年起開始招生, 2012 年後合併至“學科教學(物理)”專業;
( 3 )“學科教學(物理)”專業屬於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自 2012 年起開始招生,採取寒暑假攻讀的方式進行培養。

學科建設

導波光學

導波光學是當前高科技發展的重要學科,以它為基礎的光通信技術、光信息處理和光計算技術的發展都十分迅速,對人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導波光學的研究已成為我校光學學科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我們側重於非局域介質和無序介質中的光傳輸理論、非線性導波光學和光纖通信技術研究。在該方向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它項目12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教育廳科技項目3項,其它課題3項。發表論文44篇,有13篇被SCI、EI收錄,省教育廳優秀科研成果獎1項。
在非局域介質和無序介質中的光傳輸理論方面,重點對非局域介質中的光束傳輸和無序介質雷射機理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參與過1項國家自然科學項目的研究,研究了Gauss光束在非局域介質中的傳輸特性、光子晶體中的缺陷模頻率特性和無序介質雷射的物理機制;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號為10464002:無序介質雷射機理的相關研究)和省教育廳科技項目。近年來,已在Chin. Phys. Lett.、Phys.Lett.A、物理學報、光學學報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2篇,有3篇論文被SCI收錄、2篇論文被EI收錄。該領域的研究對於未來光通信、光控制光等方面具有重要套用前景。 在非線性導波光學方面,重點對光學明孤子、光學暗孤子、光學類孤子在光纖中的傳輸特性做了系列的研究工作。根據非線性薛丁格方程的守恆量研究了光纖中微擾對光學基明孤子傳輸特性的影響,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單模光纖中孤子傳輸特性的研究》(項目號為69067001);研究了光纖中微擾對光學基黑孤子和暗孤子傳輸特性的影響,主持完成了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光學暗孤子在光纖中傳輸的微擾理論》,提出了基黑孤子的一般形式;研究了光纖中微擾對光學類明孤子傳輸特性的影響,主持完成了省自然科學基金《光學類孤子脈衝在光纖中傳輸特性的研究》,提出了類明孤子和類高斯脈衝的一般形式。近年來,已在《光學學報》、量子電子學報、雷射雜誌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2篇,有3篇論文被EI收錄,獲省教育廳優秀科研成果獎1項。正在承擔省科技廳項目1項。由於光孤子可用於實現穩定的超長距離信息傳輸,也可用於製作全光開關,因而有可能實現一種用光孤子作為信息載體的全光處理技術,該領域的研究對於促進非線性導波光學開發和套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光纖通信技術方面,重點對基於光纖光柵的編解碼器、基於HFC的OCDMA系統性能作了系列研究。已在Optics Communications、通信學報、光子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有5篇論文被SCI、EI收錄。正在承擔教育廳科技項目2項。該領域的研究對促進新型光纖器件的開發和套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方向的深入研究,為進一步開拓非局域介質和無序介質中的光傳輸理論、非線性導波光學、光纖通信技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其在未來光通信、新型光纖器件、光控制光等方面的套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套用價值。 該方向的學術梯隊年輕,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下,骨幹成員專業分布合理,知識結構互補性強,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光電子學方向

光電子學是研究光與固體中的電子相互作用以及光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科學,是光學與電子學相交叉的學科。我們側重於光電子器件和光電子信息處理等研究領域。在該方向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其它項目10項。正在主持省教育廳科技項目4項,其它課題4項。發表論文42篇,有15篇被SCI、EI、ISTP收錄,廳級科技進步獎1項。
在光電子器件方面,重點對光源器件和聲光器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在脈衝可調諧雷射器研究中,作為骨幹成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1項。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法布里-珀羅半導體雷射器的寬頻波長連續可調超短脈衝的特性研究及套用”(批准號:60767002),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在J.Opt.SocAm.B、Applied Optics、光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8篇,有10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在鹵化亞汞類優質聲光介質材料構成的聲光器件的設計及特性研究中,完成了省教育廳科技基金資助的“鹵化亞汞聲光器件換能器的設計及頻率特性”項目。正在承擔省科技廳科研項目和教育廳科技項目2項。已在《壓電與聲光》、《聲學技術》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有2篇論文被EI收錄。
在光電子信息處理方面,重點開展了用全息干涉技術對岩土工程試樣檢測方面研究,其中“用雷射全息干涉計量術研究岩石複合裂紋尖端塑性區分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批准號:50164004),“用雷射全息技術研究岩體變形破壞規律”獲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已完成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廳科技項目2項。已在《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雷射雜誌》、“第二屆岩石力學與岩石工程新進展”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4篇。這個方向的研究可為岩土工程質量分析提供無損的、高精度的檢測手段,具有明顯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有3篇論文被EI、ISTP收錄。
該方向的深入研究,為進一步開拓光源器件、聲光器件和全息技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其在新型光電子器件、光電子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套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套用價值。

科研項目

序號
成果名稱
項目完成人(*)
獲獎情況,組織鑑定單位、時間、水平評價
1
超聲空化效應及套用研究
贛南師範學院
江西省吉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
2
光學類孤子脈衝在光纖中傳輸特性的研究(0212005B)
謝應茂(1)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03結題
3
基於MPEG4多用途遠程智慧型多媒體監控系統
楊漢祥(1)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2003年結題;江西省高等學校2002-2004年度科技成果三等獎(2006)
4
超聲空化在喇曼散射光譜中的套用研究
尹 真(1)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課題2004年結題
5
鹵化亞汞聲光器件換能器的設計及頻率特性
謝本亮(1)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課題2003年結題
6
光學類孤子通信系統性能分析
謝本亮(1)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課題2006年結題

下屬機構

電工電子實驗示範中心
該實驗室成立於1997年10月,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贛南師範專科學校數理科電工實驗室,2006年,列為江西省高校第二批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心實行由校物資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和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兩級管理體制。
中心現有實驗總面積2100平方米。實驗設備配套齊全,現有單價800元以上儀器設備807台(件),設備總價值近243萬元,另有日元貸款項目已招標設備80萬元。擁有模電實驗箱、數電實驗箱、電子EDA實驗開發系統、SOPC實驗箱、無線電綜合測試儀等大中型現代教學實驗設備,“十一五”期間將繼續投入100萬元更新擴充實驗設備。
中心下設電工技術、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頻電路、電子測量技術、信號與系統、感測技術、單片機、EDA,DSP、虛擬儀器技術、電子設計與創新等實驗室。主要承擔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教育技術專業基礎實驗,以及本科生實習實踐和部分畢業論文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承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套用化學、科學教育、教育技術學等專業中電工電子類基礎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中心現開設的主要實驗課程有電工學、電路分析、電路原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頻電路、電子測量技術、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感測技術、單片機技術、電子電路EDA 、DSP實驗、虛擬儀器技術實驗和電子設計與創新實驗等課程。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56項/學年,開放課題16項/學年,電子設計大賽項目40項/年,承擔本科生實驗教學任務86000實驗人時數/學年,並且逐年遞增。
中心擁有一支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具有創新精神的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和實驗室技術人員16人,其中實驗教師13人、實驗技術人員3人,具有博士1人、碩士學位教師10人,高級職稱人員占60%。

地圖信息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贛南師範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