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高三學習方法上》是由新浪教育頻道編輯、主持人,2006年“全國年度大學生”獲得者婁雷編著,2009年經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融合了全國百餘位高考狀元迎戰高考的複習策略,匯集了不同學科巧妙的備考方法,詳細解答了在歷年的備戰高考諮詢會上考生和家長們存在的困惑和疑問。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媒體推薦,編輯推薦,目錄,圖書摘要,
內容簡介
本書融合了全國百餘位高考狀元迎戰高考的複習策略,匯集了不同學科巧妙的備考方法,詳細解答了在歷年的備戰高考諮詢會上考生和家長們存在的困惑和疑問。
作者以教育一線工作者的切身感受,從迎戰高考的不同階段入手,不僅對狀元們獨到的學習方法進行了介紹,更從備考原則、複習技巧、答題規律、減壓方法、營養調節等多個角度進行了詳細闡釋,讓大家明確高考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將這些方法、技巧充分掌握、靈活運用,任何人都能取得高考的成功!
作者
婁雷,新浪教育頻道編輯、主持人,2006年“全國年度大學生”獲得者,曾在城市廣播電台、中國入口網站主持過多檔優秀廣播節目。自2006年加盟新浪至今,婁雷共主持嘉賓聊天和教育名家採訪數百場。他製作並推出的“百所重點高校招生辦主任系列訪談”和“新浪高考狀元堂”節目,具有極強的權威性和實用性,得到了廣大考生、家長的一致好評。2009年出版的高考實用書籍《贏在高三學習方法上》和《贏在高考志願填報上》獲得業界的高度認可。
媒體推薦
人在高三,有太多的迷茫和困惑,本書基於作者對高考成功者的大量訪談,為考生排解壓力、消除困惑,是一本實用性極高、可操作性極強的高考手冊。
2006年陝西省文科狀元孫凌
經歷高三才真正明白什麼是“痛並快樂著”。高三的學習並沒有想像中的枯燥乏味,每個學習階段都有方法和技巧可循,我們要做靈活運用學習方法的智者!
2006年海南省文科狀元 葉婧
優秀者的經驗與方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但希望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為達目標而進行的努力嘗試與探索,得其精神,學其妙方,內省自我,以期升華。
2007年山東省文科狀元 都珊珊
從經歷高考到報導高考;從自己填報志願到訪談高考狀元;角色轉換後,本書作者將用媒體人的全新視角為你撥開高考的重重迷霧。
新浪網高級編輯、高考頻道責任編輯 雷蕾
面對高考,會有壓力和無助,也會有收穫的喜悅。本書所及的高三學法輔導、備考的點滴細節、翔實的案例分析將伴您度過那段艱幸又快樂的日子。
新浪高三家長部落格圈第一任圈主 藍水怡
編輯推薦
《贏在高三學習方法上》以教育媒體人的全新視角為廣大高三考生及家長解答在備考複習和填報志願時存在的種種疑惑,書中用翔實而豐富的案例進行形象、生動地講解,避免了理論概念性知識的晦澀難懂,為考生和家長迎戰高考開闢一片新天地。
目錄
第1章 正確樹立自己的高考目標
1.1 如何確定和實現自己的高考目標
1.2 究竟什麼才是高考成功
第2章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1 制定合理的複習進度
2.2 使用好複習資料
2.3 要端正學習態度
2.4 高三備考中需重點關注的三大問題
第3章 高三備考階段各科複習方法
3.1 高三備考階段複習的兩大原則
3.2 究竟如何學好語文
3.3 究竟如何學好數學
3.4 究竟如何學好英語
3.5 究竟如何學好理科綜合
3.6 究竟如何學好文科綜合
第4章 高三備考階段的人際交往
4.1 究竟誰是最好的輔導老師
4.2 同學,究竟是戰友還是敵人
4.3 進入高三如何與家長溝通
第5章 高三最後衝刺各科複習技巧
5.1 語文衝刺複習追求高效益
5.2 數學複習張弛有度、重點突破
5.3 英語複習講究熟能生巧
5.4 理科綜合複習要點面結合
5.5 文科綜合複習此時效率最高
第6章 面對高考如何調整心態
6.1 心理狀態直接影響高考成績
6.2 備考過程中常見的兩大心理問題
第7章 最後衝刺階段如何調整狀態
7.1 健康的身體是考試的基礎
7.2 健康的飲食是考試的保障
第8章 臨考前的最後準備
8.1 臨考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8.2 考前衝刺方法及各學科考場答題技巧
8.3 高考最後倒計時
後記
圖書摘要
1.1 如何確定和實現自己的高考目標
任何一個積極備戰高考的人都渴望成功,為了成功,每個人都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每天與無數的習題為伴,每日學習到深夜……這些都是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或許正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所以每個人都太在乎最後的結果。而老師和家長更期盼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學。那究竟什麼才是理想的大學呢?
期望太高,拖垮自己抱憾終身
山東有一位考生學習成績在班裡屬中等水平,倘若在高考衝刺時多加努力,考一個普通本科應該不成問題。但他總認為自己是在重點高中,就應該考上一所重點大學。於是每天加班加點複習,常常努力拚搏到天亮。結果,日復一日的疲勞戰術不僅沒有把成績提高,反而使成績越來越差。距離高考還有3個月的時候,他終於因為體力嚴重透支而不得不放棄當年的考試。
上面的事例可能有點特殊,畢竟每年只有極少數的考生因為某些原因退出考試。可我們也應該對其發生的根本原因進行認真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遺憾的事情發生?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因為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所以導致過度疲勞。健康的身體是考試的基礎,倘若身體狀況不佳,要想取得好成績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考生在高考前一定要算清楚一筆賬,千萬不能做傻事讓自己遺憾終身。
……
高三制勝的一字秘訣
決勝高考並非難事。以我們的實力,經過高三的磨練,一定能在高考中厚積薄發,一擊制勝。這是我們每個人首要必備的信念。
其實高三很簡單,一個“痴”字就能概括其全部品質。我們痴狂地學,痴心地想,痴迷地做。這個“痴”字源於信仰與責任,並勾勒出高三的總基調——單純與痴狂。
我們要痴狂地學。
在這裡“痴”是捨身忘己的心神投入,雷打不動,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謙遜,從不自滿,無論自己取得多大的進步,都不能以高手自居。事實上,任何一個高手都會將自己看得很低,他不會輕視基礎,更不會藐視他們,不會在道路上另闢蹊徑。在現在正在進行的一輪複習中,有人會覺得老師的進度過慢或只是過於簡單,拋開大部隊鑽研難題與超綱知識。這其實是一種眼高手低的做法。我們每個人都不敢指望僅從幾十套高考題中完成夯實基礎、查漏補缺的工作。所以有這類似想法的人,不妨回歸大部隊,降低眼光,痴痴地學習一下基礎知識。讓無懈可擊的基礎成為你向上進發的基石,戰無不勝的保障,而不是拖後腿的短板。
“痴狂”中的“狂”所代表的是學習中的一種瘋狂與銳氣,這也是我們超出一般學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所謂瘋狂,就是不拘於外物。我不介意在大街上大聲朗讀英語時人們詫異的目光,也不介意邊走邊看書時背後“偽勤奮”的評論。“瘋狂”打破常人心中的羈絆,將向學的力量最大化,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不被外物氣勢壓倒的銳氣。難題嚇不退,心中有種出生牛犢不怕虎的與困難鬥爭到底的決心。這些都讓我們走得比常人更遠。
我們痴狂地學,也要痴心地想,直白一點就是一種近乎狂妄的自信。限制我們進步的,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就是自己內心設定的障礙。我們總會認為一些目標異想天開,於是望而卻步。比如用高三一年的時間橫掃四六級單詞,將新概念4倍的滾瓜爛熟,狂刷三千篇閱讀,是否聽起來有些不切實際,我在做。再比如每天一套數學理綜,外加一篇作文,是否感覺難以完成,有人在做。不去超越自己的正常預期,就意識不到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事情的極致在哪裡。我們很需要一點《花開不敗》中職燁的異想天開,我們中也缺少當年錢鐘書“橫掃清華圖書館”的豪情壯志。沒有一個人有權說你的夢想不切實際,除了你自己。正如那塊有夢想的石頭,將你與夢想隔開的不是距離,而是內心的恐懼與退卻。所以,我們每個人的高考目標都應該是720或730,因為我們找不到一個足夠強大的理由、也找不到一個無法逾越的困難使我們無法到達這一目標。與痴心做伴,與夢想相約,豈不是一種浪漫?
我由衷地佩服《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的作者林麗淵,佩服她那份歇斯底里。當我們為一件事情走火入魔,痴迷其中時,世界會變小,而心卻會增大。二百天后,當我們達到痴迷狀態時,將會更深刻地體味這份痴中的甘願與充實。我們不相信神話,但相信奇蹟,不相信天才,只相信痴才。走腳下的路,在高三且做一個心思單純卻不單薄所謂“痴人”,十年後回首會發現,這份“痴”才是高三最閃亮的顏色。
其實高三很簡單,一個“痴”字就能概括其全部品質。我們痴狂地學,痴心地想,痴迷地做。這個“痴”字源於信仰與責任,並勾勒出高三的總基調——單純與痴狂。
我們要痴狂地學。
在這裡“痴”是捨身忘己的心神投入,雷打不動,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謙遜,從不自滿,無論自己取得多大的進步,都不能以高手自居。事實上,任何一個高手都會將自己看得很低,他不會輕視基礎,更不會藐視他們,不會在道路上另闢蹊徑。在現在正在進行的一輪複習中,有人會覺得老師的進度過慢或只是過於簡單,拋開大部隊鑽研難題與超綱知識。這其實是一種眼高手低的做法。我們每個人都不敢指望僅從幾十套高考題中完成夯實基礎、查漏補缺的工作。所以有這類似想法的人,不妨回歸大部隊,降低眼光,痴痴地學習一下基礎知識。讓無懈可擊的基礎成為你向上進發的基石,戰無不勝的保障,而不是拖後腿的短板。
“痴狂”中的“狂”所代表的是學習中的一種瘋狂與銳氣,這也是我們超出一般學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所謂瘋狂,就是不拘於外物。我不介意在大街上大聲朗讀英語時人們詫異的目光,也不介意邊走邊看書時背後“偽勤奮”的評論。“瘋狂”打破常人心中的羈絆,將向學的力量最大化,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不被外物氣勢壓倒的銳氣。難題嚇不退,心中有種出生牛犢不怕虎的與困難鬥爭到底的決心。這些都讓我們走得比常人更遠。
我們痴狂地學,也要痴心地想,直白一點就是一種近乎狂妄的自信。限制我們進步的,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就是自己內心設定的障礙。我們總會認為一些目標異想天開,於是望而卻步。比如用高三一年的時間橫掃四六級單詞,將新概念4倍的滾瓜爛熟,狂刷三千篇閱讀,是否聽起來有些不切實際,我在做。再比如每天一套數學理綜,外加一篇作文,是否感覺難以完成,有人在做。不去超越自己的正常預期,就意識不到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事情的極致在哪裡。我們很需要一點《花開不敗》中職燁的異想天開,我們中也缺少當年錢鐘書“橫掃清華圖書館”的豪情壯志。沒有一個人有權說你的夢想不切實際,除了你自己。正如那塊有夢想的石頭,將你與夢想隔開的不是距離,而是內心的恐懼與退卻。所以,我們每個人的高考目標都應該是720或730,因為我們找不到一個足夠強大的理由、也找不到一個無法逾越的困難使我們無法到達這一目標。與痴心做伴,與夢想相約,豈不是一種浪漫?
我由衷地佩服《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的作者林麗淵,佩服她那份歇斯底里。當我們為一件事情走火入魔,痴迷其中時,世界會變小,而心卻會增大。二百天后,當我們達到痴迷狀態時,將會更深刻地體味這份痴中的甘願與充實。我們不相信神話,但相信奇蹟,不相信天才,只相信痴才。走腳下的路,在高三且做一個心思單純卻不單薄所謂“痴人”,十年後回首會發現,這份“痴”才是高三最閃亮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