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旗鼓

贊皇旗鼓

石家莊市贊皇縣旗鼓是一種民眾節日娛樂的廣場藝術。旗鼓,因表演隊員每人後背上插著一桿彩旗並以大鼓領奏而得名。當地最有代表性的是院頭鎮河東村的旗鼓隊。

簡介,表演形式,風格特色,

簡介

石家莊市贊皇縣旗鼓是一種民眾節日娛樂的廣場藝術。旗鼓,因表演隊員每人後背上插著一桿彩旗並以大鼓領奏而得名。當地最有代表性的是院頭鎮河東村的旗鼓隊。
贊皇旗鼓贊皇旗鼓
贊皇旗鼓一般由20多名隊員組成,表演者全部為明代武士裝束,身穿各色上衣彩褲,頭扎紅色方巾,中蹬虎頭戰靴,背系黃龍靠旗。其表演形式分為“走隊”和“跑場”兩大類, “跑場”還分為“方陣”和“圓陣”兩種表演佇列。
贊皇旗鼓表演的特點是每人手持樂器,自己伴奏自己跳,風格古樸,形式活潑,花樣繁多。其主要樂器有大鼓1台,小鼓8台,大鐃、大鈸、大鑔、小鑔各2副,鏜鑼4面。
贊皇旗鼓舞蹈的樂曲節奏分明,韻律流暢,時而分奏,時而合奏。分奏時,小鑔、鏜鑼音色清脆、優美動聽。大鼓、大鐃音色渾厚、波瀾壯闊;合奏時,各種樂器一起敲擊,交相呼應,起伏跌宕。再配上粗獷瀟灑、風趣歡快的舞蹈,給人以視覺和聽覺的高度統一。

表演形式

贊皇旗鼓一般由20多名隊員組成,表演者全部為明代武士裝束,身穿各色上衣彩褲,頭扎紅色方巾,中蹬虎頭戰靴,背系黃龍靠旗。其表演形式分為“走隊”和“跑場”兩大類,“跑場”還分為“方陣”和“圓陣”兩種表演佇列。
“走隊”時,常與其它民間花會隊伍一塊沿街表演。隊伍的序列一般是,“鐵槓”在隊前開路,旗鼓做為領隊走在最前面。旗鼓的佇列順序是:大鐃、水鑔、大鈸、小鑔、大鼓、小鼓和鏜鑼。在當地農村流傳著一段順口溜,如實道出了“走隊”花會情景:“一節子鼓,一節子槓,一節子秧歌滿街浪。”
旗鼓表演的“跑場”也叫“打場”。“跑場”還分為“方陣”和“圓陣”兩種表演佇列。“圓陣”由鈸、鑔、鑼圍成一個圓圈,隊員面向圈裡。大鼓、小鼓和大鐃在圓圈中間,隊員面向圈外,內外圈隊員相對而舞,做出各種動作,有時還互相交換位置,特別是鏜鑼手和小鑔手,每次換位都騰空跳躍,在空中擺頭搖旗,特別逗人。“方陣”表演時,由大鼓居中,兩名大鼓手為全場指揮,八面小鼓分四組,兩人一組,把住四角,大鈸、大鐃、水鑔、小鑔、鏜鑼分為四組,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大鼓周圍對舞,小鼓在四角伴奏助威。

風格特色

贊皇旗鼓表演的特點是每人手持樂器,自己伴奏自己跳,風格古樸,形式活潑,花樣繁多。其主要樂器有大鼓1台,小鼓8台,大鐃、大、大、小鑔各2副,鏜鑼4面。
在氣勢壯觀的"方陣"旗鼓表演中,演員佇列井然有序,舞蹈動作粗礦有力,鼓手舞姿古樸豪放,大鐃、大鈸上下翻飛,灑脫自如,水鑔、小鑔與鏜鑼隨著節奏多變的鼓點穿梭跳躍於大鼓和鐃鈸之間,給威武雄壯的旗鼓舞蹈平添幾分歡樂氣氛。
贊皇旗鼓舞蹈的樂曲節奏分明,韻律流暢,時而分奏,時而合奏。分奏時,小鑔、鐃鈸象潺潺小溪細流,泉水叮咚,音色清脆,優美動聽。大鼓、大鐃似大江奔騰,急浪穿雲,一泄千里,音色渾厚,波瀾壯闊。合奏時,大鼓、小鼓、大鐃、大鈸、水鑔、小鑔、鏜鑼一塊敲擊起舞,交相呼應,鼓、鐃、鈸如春雷炸響鏜鑼、小鑔似蜻蜓點水,使合奏舞樂起伏迭宕,剛柔並濟,生動感人。再配上粗礦瀟灑、風趣歡快的舞蹈,給人以視覺和聽覺的高度統一。
經過改編的旗鼓舞蹈,既保持了原舞的風格特點,又大膽吸收了民間舞蹈“拉碌碡”以及戲曲武丑動作的精華。舞蹈動作和音樂設計,分別採用了誇張、對比的手法,使旗鼓舞蹈呈現出清新豪放、鳳趣活潑、威武雄壯的特點。典型動作有:縮頸、聳肩、騎馬蹲襠跳、晃身、旗桿頭打鼓、牛虎鬥、碾轉、擎鑔吸腿跳。其基本舞步是:旗鼓的舞姿特點是:行走要晃身,相百間歇要半蹲。起跳雲手帶,落地如鷹飛。串場繞8字,縮頸對眼神。靠旗擺頭顫,鼓響舞步隨。立足牛虎鬥,擎鑔磋步追。每當旗鼓表演時,觀眾總是圍得風雨不透,提起腳跟場外看,只見彩旗不見人,彩旗隨著鼓點跳,恰似穿雲彩燕飛。場場屢演不衰,觀眾百看不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