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沈景玉

《贈沈景玉》是明代詩人德祥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沈景玉
  • 作者:德祥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僧居,綠雲,宿雨,黃鳥,世事,交情,道味,高蹤,東老,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接僧居近,林開市路通。綠雲生宿雨,黃鳥出晴風。
世事書聲外,交情道味中。高蹤沈東老,能與一樽同。

作品注釋

僧居

僧舍;佛寺。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身榮難忘借僧居,愁來猶記題詩處。”

綠雲

(1).綠色的雲彩。多形容繚繞仙人之瑞雲。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京洛篇》:“揚芬紫煙上,垂彩綠雲中。”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2).喻女子烏黑光亮的秀髮。 唐 杜牧 《阿房宮賦》:“綠雲擾擾,梳曉鬟也。” 前蜀 韋莊 《酒泉子》詞:“綠雲傾,金枕膩。” 宋 陸游 《清商怨·葭萌驛作》詞:“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
(3).借指年輕女子。《天雨花》第十五回:“可惜這樣如花女,嫁此蕭蕭白髮人。夭桃灼灼倚松柏,雪鬢蒼蒼配綠雲。”
(4).喻綠葉。 宋 張鎡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詞:“綠雲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余以竹葉裹粽饋之,附詩云:‘勸公莫負便便腹,不嚼紅霞嚼綠雲。’”

宿雨

(1).夜雨;經夜的雨水。 隋 江總 《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 明 吳本泰 《西湖竹枝詞》:“宿雨半收晴不穩,惱人最是鵓鳩啼。” 劉半農 《回聲》詩:“微風吹動了樹上的宿雨,冷冰凍的向他頭上滴著。”
(2).久雨;多日連續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我同 述農 走到江邊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輪明月東方升起,照得那浩蕩江波,猶如金蛇萬道一般。” 胡懷深 《暮春野行》詩:“宿雨昨宵霽,萬木淨如洗。”

黃鳥

(1).鳥名。有兩說。《爾雅·釋鳥》:“皇,黃鳥。” 郭璞 註:“俗呼黃離留,亦名搏黍。”黃離留,即黃鶯。 郝懿行 義疏:“按此即今之黃雀,其形如雀而黃,故名黃鳥,又名搏黍,非黃離留也。”《詩·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三國 魏 曹植 《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 趙幼文 校註:“《詩經·黃鳥篇》序:‘《黃鳥》,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懷》詩:“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賦》:“卻喜紅英猶未落,況聞黃鳥且為歡。”
(2).《詩經·秦風》篇名。《左傳·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車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針虎 為殉,皆 秦 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清 姚鼐 《詠古》:“上有《黃鳥》吟,下有寒兔顧。”
(3).《詩·小雅》篇名。《毛詩序》:“黃鳥,刺 宣王 也。” 朱熹 《詩集傳》則說是“民適異國,不得其所,故作此詩”。

世事

(1).指士農工商各自具備的技藝。《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 鄭玄 註:“世事,謂士農工商之事。” 孫詒讓 正義:“事謂道藝曲藝之等,四民皆有之。”
(2).指世代相傳的專業,如巫、醫、卜筮等。《周禮·地官·大司徒》:“十有一曰世事。” 孫詒讓 正義引 蔣載康 云:“世事,累世專業相傳,凡巫、醫、卜筮諸藝事。”
(3).時事;世上的事。《商君書·更法》:“慮世事之變,討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 帝嚳 ,下道 齊桓 ,中述 湯 武 ,以刺世事。” 宋 陸游 《書憤》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葉紫 《星》第三章一:“他們在那墳堆上抽菸,談世事,他們向著太陽捫老虱婆。”
(4).世務;塵俗之事。《文選·張衡〈歸田賦〉》:“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李善 註:“世務紛濁,以喻塵埃。”《晉書·阮籍傳》:“ 籍 本有濟世志,屬 魏 晉 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籍 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 清 劉大櫆 《樵髯傳》:“其言 武夷 九曲 ,幽絕可愛,令人遺棄世事,欲往游焉。”
(5).指社交應酬、人情世故。《宋書·庾登之傳》:“ 登之 雖不涉學,善於世事, 王弘 、 謝晦 、 江夷 之徒,皆相知友。”《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那 楊溫 道:‘復員外, 溫 在家,世事不會,只會使棒。’” 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不曉人事》:“ 李長源 雖高才,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遊多畏之。” 徐遲 《祁連山下》四:“那些國民黨分子把他請來,是別有用心的。我們的畫家再不懂世事,也立刻識破了他們的企圖。”
(6).大勢。《北齊書·王紘傳》:“官軍頻經失利,人情騷動,若復興兵極武,出頓 江 、 淮 ,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傾國而來,則世事去矣。”《醒世恆言·隋煬帝逸游召譴》:“帝知世事已去,意欲遂幸 永嘉 ,群臣皆不願從。”
(7).局面。 孫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崔骨碌 聽了,搖頭晃腦的說:‘八路軍的世事越鬧越旺,比早先我在的工夫可厲害多啦!’”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九回:“ 陝北 紅軍鬧革命,起初只有兩支破槍三顆子彈,還有一顆塌火的,如今多大世事了!”

交情

人們在相互交往中建立起來的感情。《史記·汲鄭列傳》:“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唐 皎然 《春夜與諸同宴呈陸郎中》詩:“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金 元好問 《寄答劉生》詩:“省郎共結交情厚,野老還欣禮數寬。” 魯迅 《〈偽自由書〉前記》:“我之所以投稿,一是為了朋友的交情,一則給寂寞者以吶喊,也還是由於自己的老脾氣。”

道味

(1).佛道教義之真意。《世說新語·方正》“昔嘗與 元 明 二帝、 王 庾 二公周旋”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 晉 元 明 二帝,游心玄虛,托情道味。” 唐 崔融 《報李少府書》:“夕飽儒珍,朝充道味。” 宋 周邦彥 《汴都賦》:“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聖澤,而意猶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窮日月之盈昃,尋天潢之流派。”
(2).超凡出世的情志。 唐 李乂 《送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詩:“ 漢 珠留道味, 江 璧返真源。” 元 楊載 《題廣寒龍先生詩卷》詩之三:“古來聞有列仙儒,棲宿岩巒道味腴。”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故世味不澹者,道味不濃;熟處不生者,生處不熟。”
(3).指文章的內容與文辭的色彩。 南朝 梁 劉協 《文心雕龍·附會》:“贊曰:篇統間關,情數稠疊。原始要終,疏條布葉,道味相附,懸緒自接。”

高蹤

(1).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的事跡。《漢書·揚雄傳上》:“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 晉 陸雲 《盛德頌》:“紹 軒轅 之睿哲,越 三代 之高蹤。”
(2).高尚的行跡。《文選·傅鹹〈贈何劭王濟〉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張銑 註:“豈不慕高軌,但蹤跡邈遠難可追攀也。” 唐 包佶 《雙山過信公所居》詩:“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明 李東陽 《徐州洪蘇墨亭》詩:“由來一代不幾見,沉我異世懷高蹤。”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便做道伴、孤燈,偕隻影,閉長門,挨永夜,也甘受淒其。況有這明師足倚,高蹤可追,少不得蓮台獅象,共坐同騎。”
(3).指高的造詣。《宋書·謝靈運傳論》:“若夫 平子 艷發,文以情變,絕唱高蹤,久無嗣響。”
(4).指隱退。《漢書·蓋寬饒傳》:“君不惟 蘧氏 之高蹤,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險,竊為君痛之。” 顏師古 註:“ 蘧伯玉 ,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唐 盧照鄰 《初夏日幽莊》詩:“聞有高縱客,耿介坐幽莊。”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賢之禮數,在先朝為九老人授道之師承,繼 巢 由 之高蹤,辭 夔 龍 之盛舉。”

東老

指 宋 沉思 。 思 隱於 浙江省 東林山 ,自號“東老”。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四:“ 熙寧 中,有道人過 沉東老 飲酒,用石榴皮寫絕句於壁,自稱 回山人 ……賦云:‘西鄰已富憂不足, 東老 雖貧樂有餘。白酒釀來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七年, 坡 過 晉陵 ,見 東老 之子,能道其事。時 東老 已歿三年矣。 坡 為和其詩。” 坡 , 蘇軾 。按, 蘇軾 和詩題云:“ 東老 , 沉 氏之老自謂也, 湖 人因以名之。”

作者簡介

德祥,元明間僧。浙江錢塘人,字麟洲,號止庵。工書能詩。洪武初住持徑山寺。書宗晉人,擅名一時。詩刻苦,高逼郊、島,有詩曰《桐嶼集》。洪武初,住持徑山,臨終倚座曰:「一隊緌糟漢,我爭如爾何!」談笑而逝。姚少師《祥老草書歌》云:「祥師只今為巨擘,上與閒素爭蠙巑岏。錢塘山水甲天下,秀氣毓子為楩楠。十年不出筆成冢,中山老兔愁難安。晴軒小試烏玉玦,雙龍隨手掀波瀾。昨將一紙遠寄我,天孫機錦千花攢。願師勿置鐵門限,從它須索來千官。搢紳相與嘆莫及,便欲奪去加巾冠。厥聲已播不知息,箱篋盛貯光爛爛。」其為一時推重如此。吳之鯨《武林梵剎志》云:「祥公與夢觀仁公同參,相與肆力於詩。仁公以南粵進翡翠,作詩寓諷云:『見說炎洲進翠衣,網羅一日遍東西。羽毛亦足為身累,那得秋林靜處飛。』太祖怒曰:『汝謂我法網密,不欲仕我耶?』止庵亦以《西園詩》忤上,幾不免。」《西園詩》今載集中,不知所謂忤上者何語,野史流傳,不足信也。祥公有題倪雲林、周履道書畫云:「東海東吳兩故人,別來二十四番春。」又有《為王駙馬賦清真軒》詩,則知公生元季,至永樂中尚在也。有《和御製賜赤腳僧》詩。又《句容道中》詩云「十年三度上京華」,則洪武中應召浮屠也。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時為僧,入元屬念舊國,有《風雨》、《望月》諸詩。」汝成志稱詳博,其疏謬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