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曲(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的支流)

贈曲(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的支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贈曲,屬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的一級支流。源於巴塘、白玉、理塘3縣沙魯里山交界處的麻貢嘎冰川東緣。由南向北貫穿白玉縣境內,白玉縣河坡鄉格學村匯入金沙江。全長180.8公里,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為476600千瓦,流域面積為5173.8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起曲、則曲、宋曲、圖根曲等。河源地帶多冰川、湖泊。

贈曲地處青藏高原邊緣,除上游為高原草甸為,中下游都是峽谷地形,灌溉不利,但水力資源豐富,多開發有水電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贈曲
  • 別名:真曲、昌曲
  • 所屬水系:長江上游金沙江的一級支流
  • 地理位置:川藏族交界
  • 流經地區:白玉縣
  • 發源地:白玉縣沙魯里山麻貢嘎冰川東緣
  • 主要支流:起曲、則曲、宋曲
  • 河長:180.8 km
  • 流域面積:5173.82 km
  • 河口:白玉縣河坡鄉格學村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徑流,湖泊,冰川,自然資源,流域概況,治理開發,橋樑涵洞,

幹流概況

贈曲
贈曲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贈曲,分上、中、下3段,上段稱昌曲(納塔鄉以南上游有喀曲、圖根曲等多支匯合),下段叫真曲,以中段大部分在贈科鄉境內而得名贈曲。發源於巴塘、白玉、理塘3縣交界處的麻貢嘎冰川東緣。由南向北經納塔、阿察、麻邛、遼西、贈科5鄉後轉向西流,再經熱加、河坡2鄉至格學村匯入金沙江。全長180.8公里,為白玉縣境第一長河流。
贈曲
上游納塔鄉段
贈曲
阿察鄉亞青寺段
贈曲
贈科鄉段
贈曲
熱加鄉段
贈曲
河坡鄉段
贈曲
贈曲入金沙江處

水文特徵

據《白玉縣誌》,贈曲多年平均流量為65.7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81638萬立方米。天然落差148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476600千瓦,可開發利用量為266900千瓦。

主要支流

徑流

贈曲在白玉縣境內,支流眾多,在納塔鄉有起曲、圖根曲匯入;中游遼西鄉有瓦隆(河)經瓦隆牧場、伊勒寺匯入;贈科鄉有則曲自北向南匯入;宋曲,上游稱達伊柯,自南向北,在熱加鄉匯入。
圖根曲,在新龍縣友誼鄉境,源於馬爾帕洛、西熱納一帶,流域面積428平方公里,多級支流,多年平均流量5.63立方米/秒,白玉縣境內流長36.3公里,天然落差585米,利用落差80米,理論蘊藏量16138千瓦。

湖泊

拉龍錯,在白玉縣西部,是受第四紀冰川影響而形成的冰蝕湖,面積為2339.2畝,自東北向西南,經昌根寺,在阿察鄉匯入贈曲上游。

冰川

白玉縣東部的沙魯里山地區在第四紀曾受到2至3次大冰川的作用,由此發育成大冰帽、岩盆、岩丘、羊背石等冰川地貌,其邊緣地帶擁有眾多的水磧壟和冰川槽谷。最大的麻貢嘎、喀曲山頂兩條冰川,是贈曲的源頭。覆蓋面積達24.95平方公里,儲水量達2.5億立方米,對地面徑流起了重要的調蓄作用。

自然資源

孔隆溝,屬金沙江水系的昌曲最次級支流,僅長6公里。礦體分布地段距源頭3公里,系典型的洪(沖)積細谷砂金礦床。共有儲量1568.2公斤。此礦砂金分布集中,品位極富,人平日採金可達6〜8克。尤以盛產巨型金塊而聞名全國,僅銀行收購到重量超過.500克的就有12塊之多。
東大溝,系金沙江水系的昌曲次級支流,長12公里。礦體分布在切割高階地的河谷地段,屬高階地補給的洪(沖)積細谷砂金礦床。礦體礦砂量達2150644立方米,砂金儲量4854.33公斤,自然純度86.91〜91.84%。

流域概況

贈曲流域幾乎全部在白玉縣北、東部,白玉縣,地處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東南,沙魯里山北段,金沙江上游東岸。。東鄰新龍縣,南倚巴塘、理塘兩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的貢覺、江達兩縣相望,北接甘孜、德格兩縣。隸屬甘孜藏族自治州,系藏族聚居縣。
贈曲流域面積為5173.82平方公里,占全縣幅員面積的49.7%。流域內有耕地35026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4.1%;有草場4367557畝,占全縣草場面積的47.2%;有林地672435畝,占全縣森林面積的39.2%。
贈曲的西南緣屬橫斷山脈北段,海拔在2640〜5725米之間,河流切割深度大,相對高差懸殊,為高山峽谷區。此區以山地為主,山頂岩體在強烈的融凍作用下解體成岩石碎塊,形成廣闊而壯觀的石海和流石灘地形。
白玉森林保持原始狀態完整,為珍稀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屬國家一類保白玉縣誌護的有11種,更是青藏高原特有種白唇鹿的集中分布區,種群數量大,全縣在3000頭以上;屬國家二類保護的有44種。
白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東漢系白狼國夷地。隋為附國所屬婢藥部落,曾慕義內附。唐隸吐蕃。宋屬嶺國。元初歸附中央王朝,置“亦思馬兒甘萬戶府”於沙馬,設“奔不兒亦思剛百姓”於河坡。明代在昌台設招討司,屬朵甘衛行都指揮使司,崇禎十二年(1639)後漸為德格土司所轄。清末改土歸流,於宣統元年(1909)置麻隴設治局,宣統二年(1910)改置白玉州。民國2年(1913)改稱白玉縣,隸屬川邊特別行政區。民國7年(1918)被藏軍占領後劃屬西藏,歷時14年。民國21年(1932)歸屬西康。1955年10月併入四川省。

治理開發

熱加鄉水電站。由楊永芝設計施工。1978年縣裡投資7萬元,本鄉組織勞力承修,當年竣工。裝機容量28千瓦,供鄉級機關及拉吉村村民照明用電。
藏東村電站。由楊仁學設計施工。1979年縣裡投資5萬元,熱加鄉組織藏東村勞力承修,當年竣工。裝機容量28千瓦,供村民照明用電。1983年已報廢。
河坡水電站。1978年縣裡撥款5萬元修建,當年竣工。裝機容量10千瓦,供區級機關照明用電。1983年已報廢。
協學水電站。由楊仁學、扎西多加設計施工。1984年縣裡投資20萬元,區、鄉組織勞力承修,當年竣工。裝機容量100千瓦,供河坡區、鄉各機關及附近10個村照明用電。
則達水電站。由沈允文、扎西多加設計施工。1981年縣裡投資5萬元,贈科鄉組織則達村勞力承修,當年竣工。裝機容量14千瓦,供村民照明用電。1988年已停機。
贈科水電站。由扎西鄧朱設計施工。1989年縣裡投資30萬元,贈科鄉自籌資金17萬元並組織勞力承修,次年竣工。裝機容量55+75/2千瓦,供鄉機關及7個村照明用電。

橋樑涵洞

昌台大橋,位於昌台區阿察鄉境內的昌曲河上,緊臨區、鄉駐地,系甘(孜)白(玉)公路上的一座關鍵性大橋。國家投資93萬元,於1973年11月由承建單位甘孜州公路工程支隊破土動工,到1975年10月竣工通車。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單孔,淨跨度為50米,矢跨比1/8,橋寬6.5+0.5X2米,荷載汽—15(噸),掛車—80(噸),橋面距常年水位8米,系永久性橋樑。
格學大撟,位於河坡鄉格學村境內,距贈曲與金沙江交匯處約700米的贈曲下遊河面上,是白玉縣城通往河坡及鄰縣德格公路上的一座永久性石拱大橋。投資35萬元,於1979年8月由縣工交局動工修建,到1982年7月1日竣工通車。為等截面懸鏈線無絞拱石拱橋,兩孔·一墩兩台。橋台、拱圈及上部結構均為粗料石砌築。淨跨度為46米,橋寬6.5+2.5X2米.荷載汽—15(噸),掛車—30(噸),橋面距常年水位11.5米。
吊撟,於1960年在河坡丁都橋始建第一座鋼絲吊橋。到1990年,全縣計有吊橋8座,其中以河坡鋼絲吊橋承受載重量最大,可通過大小汽車。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