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崔復州序

《贈崔復州序》是唐代文學家韓愈所寫的一篇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崔復州序
  • 出處:《全唐文》
  • 作者:韓愈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序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注釋譯文,譯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有地數百里,趨走之吏,自長史、司馬已下數十人;其祿足以仁其三族及其朋友故舊;樂乎心,則一境之人喜;不樂乎心,則一境之人懼。丈夫官至刺史,亦榮矣。
雖然,幽遠之小民,其足跡未嘗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鄉里之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縣吏乎?能自辨於縣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刺史之庭乎?由是刺史有所不聞。小民有所不宣。賦有常而民產無恆,水旱癘疫之不期,民之豐約懸於州,縣令不以言,連帥不以信,民就窮而斂愈急,吾見刺史之難為也。
崔君為復,其連帥則於公。崔君之仁,足以蘇復人;於公之賢,足以庸崔君。有刺史之榮,而無其難為者,將在於此乎?愈嘗辱於公之知,而舊遊於崔君,慶復人之將蒙其休澤也,於是乎言。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寫於貞元十九年(803)。
韓愈是崔復州的朋友,在崔復州上任時,寫這篇贈序勉勵崔復州做一個廉明清正的地方官吏,防止橫徵暴斂,使復州百姓得以蘇息。
文章開頭先寫“刺史之榮”,然後重點寫“刺史之難為”:百姓遇事不能“自直”自辯”於官府,縣令對民情隱瞞不報,節度使又不信用刺史,刺史要做到廉潔清明,防止“民就窮而斂愈急”是很難的。寫“難為”的本意正是希望崔復州知難而進,在復州刺史任上有良好的政績。復州刺史“難為”之處,最主要的是管轄復州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頗是個“橫暴已甚”、“公然聚斂”的封疆大吏,所以贈序的最後一段談到“於公之賢,足以庸崔君”,讚美之言,意在諷諫,希望於顧停止橫徵暴斂。文章反映了韓愈關心民瘼,反對官吏貪暴,主張施行仁政的進步思想。全文的用意主要在於藉機向於頗諷諫,希望於頗能廉潔自守,能讓崔復州當個清正的地方官。由於是諷諫而不是諷刺,文詞委婉,因此也就磨鈍了文章的鋒芒。

注釋譯文

譯文

有轄地數百里,有供支使的官吏,從長史、司馬以下有數十人。其俸祿足以惠及父母、兄弟、妻子三族及朋友和老相識。他心裡高興,則一州之人都高興;他心裡不高興,則一州之人都懼怕。大丈夫做官做到州刺史,也算很榮耀了。
雖然如此,但是偏遠地區的小老百姓,他們的足跡都不曾到達縣城,如果有感到不便或不平之事,能夠自行申辯於鄉間小吏的就很少了,何況能自行申辯於縣吏呢?能自行申辯於縣吏者已經很少了,何況能自辯於州刺史的公堂呢?因此,民間之事,刺史也有所不知, 鄉間小民也不公開說出。租賦有固定的數額而老百姓無固定收入,(古詩百科)水旱災害和傳染病流行也難以預料,老百姓的富裕或窮困都掌握在州刺史手裡。縣令不向上反映,觀察使不相信反映的情況,老百姓已經到了困窘的境地而催逼賦稅卻愈加緊急,我看刺史也真是不太好當了。
崔君出任復州刺史,您的上司是山南東道觀察使於公。您的仁愛足以使復州的老百姓恢復活力,於公的賢達足以重用您崔君,您有刺史的榮耀而無難辦之事,大概就在您此行了吧?
我曾經承蒙於公的了解,而和您崔君又是交遊已久的朋友,我慶幸復州的老百姓將會蒙受到您的恩澤,於是說了上面這些話。

注釋

[1]贈崔復州序:本文寫於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時韓愈在京城任監察御史。崔復州,名氏無考,時出為復州(今湖北省天門縣西北)刺史,將行,韓愈撰此文送之。當時於頤節制山南東道,復州為其屬州。
[2]趨走之吏:指供刺史支使的官吏,即僚屬。趨走,奔走服役。
[3]仁:行惠施利,這裡用作動詞。三族:說法不一:一指父、子、孫三代及其兄弟;一指父族、母族及妻族;一指父母、兄弟、妻子。
[4]幽遠之小民:偏遠地區的小老百姓。
[5]自直於鄉里之吏:自行申辯於鄉間小吏。自直,自行申辯,以證明自己正直。
[6]不宣:不公開說出。
[7]賦有常:租賦有固定的數額。 民產無恆:老百姓無固定的產業(收入)。
[8]癘疫:瘟疫,指各種流行的傳染病。 不期:不定期,難以預測。
[9]豐約:富裕或窮困。 懸:懸系,取決於。
[10]連帥:諸侯之長,此指山南東道觀察使。
[11]就窮:已經到了困窘境地。 斂:聚斂,指徵收租賦。
[12]蘇復人:使復州的老百姓復活。蘇,甦醒,復活。
[13]庸:同“用”,重用。
[14]蒙其休澤:蒙受到您的恩澤。休澤,恩惠,好處。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