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乃姆

賽乃姆

賽乃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賽乃姆流傳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主要發源於從事農業生產、民族聚居、文化極為發達的南疆各綠洲。在維吾爾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形成過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間流傳的賽乃姆,表演風格多樣,質樸生動,節奏與動律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2014年11月11日,“賽乃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Ⅲ-9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賽乃姆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96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特點,舞蹈,音樂,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

歷史淵源

賽乃姆賽乃姆
《賽乃姆》具有悠久的歷史。關於《賽乃姆》,在古籍中有不少記載,清乾隆《欽定皇輿西域圖志》卷四十載:“攜諸樂器進,奏斯納滿,色勒喀斯、察、誅魯諸樂曲.以為舞節。次起舞,司舞二人,舞盤三人,皆服背褂上下身錦腰襉綢接袖衣,冠錦面布里倭緞緣邊回回帽,著青緞《賽乃姆》之一靴,系綠綢帶,于樂作後即上。可舞二人起舞,舞盤人隨舞。”文中“斯納滿”即“賽乃姆”一詞的不同音譯。清王樹《新疆禮俗志》載:“男女當筵,雜奏唱歌,女子雙雙逐隊起舞,謂之偎郎,間亦有男子偎郎者”。《賽乃姆》與維吾爾大型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樂舞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十二木卡姆的形成過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間流傳的《賽乃姆》成為每套木卡姆的第一大部分瓊乃額曼”(意為¨大曲”)中的一個段落。同時,《賽乃姆》仍以其獨立的形式在各綠洲廣泛流傳。

文化特徵

表演

表演賽乃姆時,大家同坐成圓圈,樂隊偏居一角,舞者站在中間,或一人獨舞,或二人對舞,或多人共舞,在伴奏聲中眾人拍手唱和,舞者只跳不唱。歌曲有現成的,也有舊曲填新詞即興編唱的,或描述現場情景,或表達歡樂心情。

特點

賽乃姆舞蹈特點表現在身體各部分的全面凋動、細緻運用、巧妙配合、各顯神通。尤其是頭、肩、腰和手腕的動作,微妙細膩,變化多端,出人意表,魅力無窮。頭部的動作有移頸、搖頭;肩膀動作有聳肩、擺肩、抖肩等;手腕部分有繞腕、揉腕和挑腕等;腰部則有扭腰、板腰、甩腰、側腰等;腿的動作更豐富多彩、輕巧靈活。風格多樣,表演質樸生動,節奏與動律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備受當地人民愛戴推崇。賽乃姆將許多不同民族文化與宗教影響融入其中,經過融合創新,逐步形成具有維族獨特韻味的舞蹈文化。

舞蹈

賽乃姆的舞蹈形態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如最常見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嘹埋式和撫胸式等,完全是生活動作的舞蹈化,日常行為的藝術化。賽乃姆用得最多的步伐是“三步一抬”,腳步平實,略有顫動;其他還有橫墊步、進退步和點步等。動作優美,情調曼妙,舞姿活潑,乾脆利落。

音樂

賽乃姆的舞蹈音樂是在各地民間音樂基礎上形成的歌舞音樂。大家熟悉的歌曲均為民歌,傳統老調用新詞助興。人們唱起來朗朗E口,一往情深。伴奏樂器以手鼓為主,彈撥樂器有熱瓦甫、都他爾;弦樂器有艾捷克、揚琴;吹奏樂器有嗩吶、笛子等一旋律流暢,音色明亮,歌舞的氣氛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賽乃姆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充分反映了維吾爾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地方風俗及音樂舞蹈狀況,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阿布里米提·夏哈比,男,維吾爾族,2018年5月8日,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縣申報,申報項目:賽乃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