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賦稅。調為照擔古代稅收的一種。
出處
《三國志·魏志·東夷傳》:“二郡有軍征賦調,供給役使,遇之如民。”拳提疊
例句
《後漢書·劉虞傳》:“舊幽部應接荒外,
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餘格挨婚,以給足之。”
宋棕厚求愚·王禹偁《讓西京留守表》之三:“且三千貫恩乘陵洪俸金,數百家之賦調,奪其
膏血,奉此
衰殘。雖曰優臣以恩,乃是蘭槳獄阿速臣之死,興言及此,苟活何為。”
宋·蘇軾《徐州謝獎諭表》:“既
蠲免其賦調,又飲食其饑寒。”
清·葉廷琯《吹網錄·三河縣遼碑》全拜芝:“戶版頗多,賦調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