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1072
|
男
| 5896
|
女
| 5176
|
家庭戶戶數
| 370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629
|
家庭戶男
| 5771
|
家庭戶女
| 4858
|
0-14歲(總)
| 2603
|
0-14歲男
| 1322
|
0-14歲女
| 1281
|
15-64歲(總)
| 7266
|
15-64歲男
| 4046
|
15-64歲女
| 3220
|
65歲及以上(總)
| 805
|
65歲及以上男
| 439
|
65歲及以上女
| 36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492
|
人口行政
截止2018年,賈豁鄉全鄉23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3706戶戶,全鄉總人口11072人,其中非農人口349人,人口密度約為122人/平方公里。
23個行政村分別是:東胡莊、上寺煙、宋家莊、張家莊、劉家溝、陳家溝、上王堡、李家莊、下王堡、韓道溝、石泉、郭村、賈豁、槐樹煙、桃峪、豐臺坪、水泉、古台、田莊、王家垴、下西莊、龍王溝、陽南頭。其中:賈豁村是賈豁鄉政府的所在地,同時也是賈豁鄉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地理狀況
地質地貌
賈豁鄉屬黃土丘陵地帶,地勢呈長條形。全鄉海拔約900米。山大、坡廣、溝深是該鄉的主要特點。賈豁鄉有河流一條名叫賈豁河,全長22公里,由於氣候變遷,該河的水量變小。在夏天干旱時期,多呈乾枯狀態。
氣候水文
賈豁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長、春季短暫、雨熱同季。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氣溫為10℃。
自然資源
賈豁鄉礦產資源貧乏,是個傳統的雜糧區,但國土面積廣闊,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全鄉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全鄉可利用面積7220公頃,其中,農耕地1587.4公頃,宜林宜牧的“四荒”面積5632.6公頃,林區面積占全鄉國土面積的30%。大部分國土面積土層厚,土質較好,水源較為充足,發展農林牧產業具有一定的優勢,是本縣糧食主產區。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穀子為主,並有豆類、薯類、油料、小雜糧等農作物。褐土是該鄉最主要的農業土壤,是全鄉的農業發展基礎條件。林業資源分布很廣,特別是退耕還林的全面開展,使該鄉的林業資源更加豐富。
環境氣候
賈豁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年降雨量550毫米,無霜期為170天左右。災害性氣候主要有乾旱、霜凍、冰雹、乾熱風、土石流等等。
交通通信
截止2018年,全鄉有縣道一條,為:連莊溝—榆社線,總里程13.23公里,路基寬8米,路面寬7.5米,路面類型為瀝青。連榆線是我縣中部通往晉中地區的一條高標準的出境公路,對全縣的農副產品及煤焦產品外銷起到積極的作用。鄉道兩條,為:賈豁—嶺上線,李家莊—西中莊線,全長共20公里,是賈豁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承擔了全鄉90%以上的運輸。通村公路17條,總里程41.093公里。農村四好路18條,2017年共投資561萬元實施農村“四好公路”3條,總里程5.454公里。2018年共實施15條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項目,總里程27.7公里。
截止2018年,賈豁鄉家家入程控電話網,一家兼入幾種通信網。家裡安裝固定電話,手機幾乎人人佩戴。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
賈豁鄉屬黃土丘陵地帶,地勢呈長條形,東西最處長27公里,南北最寬處11.5公里。全鄉可利用面積7220公頃,其中,農耕地1587.4公頃,宜林宜牧的“四荒”面積5632.6公頃。轄區內溝壑縱橫,丘陵起伏,山大坡廣,主要山脈有位於石泉村東的海神嶺,位於胡莊村南的南山,位於郭村北至西峰煙西的車風嶺,位於田莊至豐臺坪的鳳陽嶺。主要河流為賈豁河,是縱貫全鄉的一條河流。賈豁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年降雨量550毫米,無霜期為170天左右。災害性氣候主要有乾旱、霜凍、冰雹、乾熱風、土石流等等。
人口
全鄉1949年有2238戶,8579人;1958年有2203戶,8654人;1960年有2294戶8596人;1970年有2774戶,10069人;1980年有2943戶,10789人;1990年有2927戶,11727人;2018年有3706戶,11072人,其中男性5896人。自然增長率為3%。
交通
截止2018年,全鄉有縣道一條,為:連莊溝—榆社線,總里程13.23公里,路基寬8米,路面寬7.5米,路面類型為瀝青。連榆線是我縣中部通往晉中地區的一條高標準的出境公路,對全縣的農副產品及煤焦產品外銷起到積極的作用。鄉道兩條,為:賈豁—嶺上線,李家莊—西中莊線,全長共20公里,是賈豁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承擔了全鄉90%以上的運輸。通村公路17條,總里程41.093公里。農村四好路18條,2017年共投資561萬元實施農村“四好公路”3條,總里程5.454公里。2018年共實施15條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項目,總里程27.7公里。
經濟建設
賈豁鄉土地肥沃,自然植被完好,發展農林牧產業的條件優勢,是本縣糧食主產區。近年來,賈豁鄉的養殖業發展迅猛。截止2018年底,全鄉有規模養殖企業7個,其中現代化肉雞養殖企業2個,年出欄肉雞60萬隻,產值1800餘萬元;散養雞20000隻;山羊14000隻,規模企業2個;牛1000頭,養牛大戶2個;豬2000頭,規模企業4個。
經濟林形勢喜人,全鄉梅杏種植面積8000餘畝,其中掛果2500餘畝;核桃經濟林11000餘畝,掛果4000畝。
現代農業初具規模,賈豁村嘉德利農業有限公司現代化育苗基地,可為全鄉及周邊縣區提供優質蔬菜苗;下王堡村日光溫室大棚15座;田莊春秋簡易棚12座,旱地西紅柿已成為當地特色品牌。
近年來,賈豁鄉黨委政府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市委“兩個目標”要求,全面落實縣委“11355”戰略,以“脫貧攻堅”為統領,以生態建設為導向,以特色農業為抓手,以鄉村旅遊為支點,以民生改善為宗旨,大力實施“ 1551 ”工程,確立了“建設現代休閒農業和發展特色鄉村旅遊”發展戰略,以“修路、治水、造林”三大戰役為抓手,著力打造“梅杏之鄉、生態賈豁”。
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辦學條件大為改善。全鄉有中學學區一所,在校生450餘人;現有國小2所,在校生為87個,在校教師為53人,教育教學成績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衛生醫療:
醫療衛生事業條件得到很大改變,有衛生院一座,衛生設施、醫療設備和住院床位得到極大改善。賈豁村有合作醫療門診兩個,全鄉23個行政村設立了村級衛生所,全鄉初級衛生保健達到國家標準,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文化體育:
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工程,農村文化得到空前有所發展。新建兩層鄉級文化站一座,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購買了文化體育器材及文化圖書。全鄉23個行政村都建設有村級文化圖書室,實現文化書屋全覆蓋。23個行政村都建設了文化體育廣場,安裝了籃球架及健身器材。
文物古蹟:
革命遺址:八路軍129師師部宋家莊舊址;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部宋家莊舊址;平漢縱隊第三團鳳台坪舊址;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鳳台坪舊址;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鳳台坪舊址;決死第三縱隊七團賈豁舊址。復原了鄧小平、劉伯承、陳賡等革命家在抗戰時期的住宅,建設了弘揚革命文化的大型廣場,陳列了《陳賡日記》及部隊打給百姓的糧食借據等一大批革命文物融入全縣紅色旅遊大格局之中,提升賈豁的對外名氣。
歷史遺蹟:天文學古觀象台遺址;石泉村海神廟遺蹟;石泉村石勒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