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皇太子剃髮表》是唐代玄奘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賀皇太子剃髮表
- 作者:玄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賀皇太子剃髮表
沙門玄奘言:昨奉恩旨,令玄奘為佛光王剃髮,並敕度七人。所剃髮則王之煩惱落也。所度之僧,則王之侍衛具也。是用震動波旬之殿,踴躍淨君之懷,宏願既宣,景福彌盛。豈謂庸賤之手,得效伎於天膚?凡庶之人,蒙入道於嘉會,上下欣抃,悲喜交集。竊尋覆護之重,在褓所先;解脫之因,落飾為始。
伏惟皇帝皇后(闕一字)凝象外,福洽區中,所以光啟妙門,聿修德本。所願皇階納祐,玉扆延和,臨百億於群下,畢千萬歲。(闕)佛光高子乳哺惟宜,善神衛質,諸佛摩頂。增華睿哲之姿,允穆紹隆之寄。新度之僧,荷澤既深,亦當翹勤道業,專精戒行,允嗣僧倫,佇承取草。不勝感荷之至,謹奉表以聞。
作者簡介
玄奘(600或602~664年)唐初高僧,佛經翻譯家。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13歲出家,玄奘為其法號。苦心研習佛家經典,四處訪師求學。在遊歷及研讀各派理論過程中,他發現疑難甚多,佛經譯本缺乏,屢見舛錯,遂決心西行佛教聖地——天竺求法解惑。於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出發,過玉門關,穿越戰亂不已的邊境,經中亞,進入北印度,跋涉高山雪嶺,荒漠流沙,歷盡艱辛。貞觀十六年(642年)在曲女城(今印度卡諾吉城)舉行的佛學辯證大會上,他為論主,獲譽甚高。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歷時10餘年,行程5萬里。回國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先後主持弘福寺和大慈恩寺的譯場,並修大雁塔,以保存佛經。主持譯經75部、1335卷。授業弟子數千人,成為中國佛教法相宗的創始人。《大唐西域記》一書是他回國後,口述旅行中的豐富見聞,由弟子筆錄而成,是重要的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