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德斯坦曲線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斯坦(Martin Stuart Feldstein,1939- )提出“費爾德斯坦曲線”(Feldstein curve),認為:在通貨膨脹率不變的條件下,財政赤字的增加會引起資本形成率下降,即財政赤字資本形成存在替換關係;在保證資本形成率不變的前提下,財政赤字的增加將導致通貨膨脹財政赤字通貨膨脹率呈正相關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爾德斯坦曲線
  • 外文名:Feldstein curve
  • 提出人費爾德斯坦
  • 類型:理論
理論簡介,原因,

理論簡介

溫和的供給學派的代表人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斯坦(Martin Stuart Feldstein,1939- )提出“費爾德斯坦曲線”(Feldstein curve),認為:在通貨膨脹率不變的條件下,財政赤字的增加會引起資本形成率下降,即財政赤字資本形成存在替換關係;在保證資本形成率不變的前提下,財政赤字的增加將導致通貨膨脹財政赤字通貨膨脹率呈正相關關係(資料來源:曾艷玲主編《英漢西方經濟學詞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費爾德斯坦據此強調要靠資本積累和市場刺激而不是利用政府干預來減輕社會弊病,其代表作是《美國稅收刺激、國民儲蓄與資本積累》。

原因

關於費爾德斯坦曲線形成的原因,資料不詳。山西農業大學張建華先生分析認為:
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的提高是由於貨幣供給量增加直接導致的,要保證通貨膨脹率不變,就必須保持貨幣供給量穩定不變。在此前提下,政府財政赤字只能通過發行公債的方式來彌補,財政赤字的增加,必然要求公債發行量增加。而公債發行量增加,必然或者導致個人儲蓄減少,使銀行可貸資金減少,從而導致私人廠商投資減少;或者,直接面向廠商發行公債,直接導致廠商持有資金減少,導致私人廠商減少。即在通貨膨脹率不變的條件下,財政赤字與資本形成存在替換關係。
如果要保證資本形成率不變,則必須保證私人廠商可用於投資的資金不減少,這樣政府財政赤字就不能通過發行公債來彌補,而只能通過向中央銀行透支的辦法,也就是增加貨幣發行量的辦法來彌補,而貨幣發行量的增加,則必然通貨膨脹率上升。即在保證資本形成紡不變的前提下,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率呈正相關關係。
另外:曾艷玲主編《英漢西方經濟學詞典》原文:“在保證資本形成率不變的前提下,財政赤字的增加將導致通貨膨脹,資本形成率與通貨膨脹率呈正相關關係”,疑誤,從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