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晚年談話錄(1981—2000)

費孝通晚年談話錄(1981—2000)

《費孝通晚年談話錄(1981—2000)》是2019年5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費孝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孝通晚年談話錄(1981—2000)
  • 作者:費孝通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9年5月
  • 頁數:790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80641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稿談話者為費孝通(1910—2005),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書、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
  書稿記錄、整理者張冠生,為費孝通先生晚年的文字助手,在費身邊工作數十年之久,跟隨晚年的費孝通做全國性的考察、調查,有時幾乎天天隨侍左右,幫助晚年的費孝通整理了大量的文字資料。
  全書稿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時間段為1993—2000年,為張冠生跟隨費孝通時,親筆記下了費老當時的一言一行;第二部分的時間段為1981—1999年,為費老生前陸續交張保存的一些談話錄資料,不是張在現場記錄整理出來的文字,但亦為費的“晚年談話”,具有史料價值。
  晚年的費孝通在經歷了人生大劫後,得以功成名就,迎來了他生命中的又一個黃金時代。他政治上居高位,學術上亦樹起不可撼動的地位。對於一位耄耋老人來說,擁有這樣的身份與地位,完全可以頤養天年,盡享富貴榮華。可事實並非如此,“書童”張冠生用他那支忠實的筆呈現了這位奔走於百姓之中、憂國憂民的老年“苦行憎”形象。
  全書真實地記錄了費於近二十年時間內,不知疲倦地奔走於大江南北、老少邊窮之地,他的足跡遍布除西藏與台灣外的全國各地。可這一切不是流於表面的官員視察,而是真真切切的調查,並希翼從中找問題、想辦法,為老百姓找出路。費的思想總是超前的,當年的調研中,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如西部大開發、經濟特區的建設,有的數十年後,終被採納或被政府進行實施;還有,費還自創了很多形象的經濟發展的概念詞,如“三來一補”“串糖葫蘆”“兩田分離”等,這些足可說明費是中國社會演進的“推手”。
  張冠生在費去世後,花了多年精力,將費留存於他的談話資料和自己當年隨其左右時的記錄細細整理出來,雖然每日所記事無巨細,看似瑣碎,可靜心讀來,常有震撼之感。如費在批評弟子一事,依現在來看,弟子只不過去雲南遊玩幾日而已,不至於要在眾人面前怒斥他;可細讀書中多處談話記錄,常見費在嗟嘆沒有培養出一個能傳衣缽的弟子,因此焦慮不已,並常為此自責自己能力不夠,可見他是對學術傳承的擔憂,是對一代學子不能安心於做學問的痛心。還有,書中多處記錄了費老常常自嘆學問淺薄,不及前人。這實在令人震撼!世人看費基本都是仰止,可書中費真誠的自省之語,。不能不令人敬佩。
  之前市場曾出有《歌德談話錄》《胡適之晚年談話錄》《余英時訪談錄》等大家談話著作,都已成為經典,相信《費孝通晚年談話錄》不遜於前述著作。

圖書目錄

代序 文化要靠傳的 費孝通 1
1993 年 1
/這兩年主要跑中部地區。
/“富而後教”的問題,屬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和心理秩序問題。
/怎么做人是個大問題。小孩子們在這方面受的教育不夠。
/好好把國內市場發展起來,一旦國際上有動盪,我們就有比較大的迴旋
餘地,就有比較強的應變能力。
/東部地區向中西部擴散,是中部地區發展加工業的機會。
/教育改革的問題恐怕要提出來了。我們不能不問了。
/孔子還得出來。要講基本道德。發展經濟,還是要講文化。
/看看教育現在是什麼樣子?再這樣下去不行了,就要吃大虧了。
/像我這樣,八十多歲了,整年在全國各地跑,累得要命。有時也想,這
是乾什麼呀?在家裡邊,讀讀書,寫寫字,養養老,不是挺好的嗎?
/現在全國的經濟發展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地區的發展不平衡。
/地區間的協調發展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之一。
/葉落歸根,是中國人的特點。現在的外資,大部分都是僑資。
/編織副業分散在千家萬戶,我稱它是“沒有圍牆的工廠”。農民增加了
收入,也充分利用了農村的剩餘勞動力。
/藉助協作區促進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跨省的協調會把被行政區劃分開的
經濟聯繫接通,是個新事物。
/黃河北邊有箇中原經濟協作區,黃河南邊有淮海經濟協作區。兩個區連
片發展,中部經濟走廊就起來了。
/全球性的經濟系統已經出來了,全球性的倫理體系還沒有出來。人與
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怎么相處還是個問題。
/從中國歷史看,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熱烈地討論人與
人怎么相處才好。討論很熱鬧,到了百家爭鳴的程度。
/中國人要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秩序發表看法。
/我可以從我的優勢講這個問題,從人類學裡邊打出去。
/學術研究就是要結合實際,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問題。不然它有什麼
用?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要形成風氣才行。形成風氣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要有幾十年的穩定和發
展。讓有志於研究這個問題的人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他才有心情去研究。
/搞調查,最好能在一個地方住的時間長一點。每天就在農民的生活里,
聽的看的,都是真情況。那才是調查嘛。
/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是綜合的。講經濟的時候,把文化講進去,這就高了。
1994 年 39
/我們國家人口數量的峰值大概會到十五億人。這十五億人怎么個擺法?我
正在想。
/關於鄉鎮企業、小城鎮的討論,也有很大的爭論。我差一點就又快打成
右派了。
/中國農村的工業化,誰也想不到能這么快就起來。全世界沒有人能預料
到,中國也沒有人能預料到。
/中國農民把中國改造成了今天的樣子,變得人家不敢小看我們了。
/鄉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帶出來許多問題,比如城市化問題,城鄉一
體化問題。問題是現實中出來的,老辦法肯定不行的。
/發展鄉鎮企業,首先要講市場。我們不是為了好看,是為了給農民添
實惠。
/中部地區是我國的傳統農業地區,在農業和工業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空
間,就是家庭副業。
/眼睛盯住兩頭,一頭是特產,一頭是市場。把兩頭連起來,讓農民增加
收入,不難做到。
/有的地方搞麥子和棗子的間種,就這么簡單一個路子,一下子增加了幾
億呀!農民增加收入了。
/首都不能再發展工業了。現在有的不屬於首都應該有的功能,也需要
逐步疏散出去。
/重訪溫州,我們要出一篇大文章!
/老百姓增加了收入,就有了辦事情的力量。溫州現在好多事情都是老百
姓集資乾成的。機場、公路、學校,都修起來了。現在又修鐵路。
/溫州是個改革試驗地。不是國家劃出一塊地方,專門投入政策,搞試
驗,而是農民自發地搞起來,在不花國家錢的情況下走出一條路子。
/還是要堅持“離土不離鄉”,使中國廣大農民有較大迴旋餘地,進退有
路,而不至於遇到國際經濟困難時無路可走,揭竿而起。
1995年 63
1996年 131
............
附錄(1981-1999) 613
後記 張冠生 771
鳴謝 774
跋 與中國最大多數的人相聯繫 王韌 77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