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脫貧攻堅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貴州脫貧攻堅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貴州脫貧攻堅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是一本2022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建新 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脫貧攻堅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 作者:樊建新、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1日
  • 頁數:23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541192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20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貴州省院省合作項目“貴州脫貧攻堅的制度優勢、理論創新和實踐經驗研究”的最終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脫貧攻堅戰略,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到2020年11月底,貴州省順利實現了全面脫貧的戰略目標。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貴州各級黨委和政府因地制宜,大膽開拓創新,充分利用省內外各方面的資源,並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社會各階層的活力和動力,形成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走出一條脫貧攻堅與體制機制改革相互促進、扶貧開發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發展新路。本書項目組通過多次赴貴州省調研,與貴州省相關部門領導及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進行座談交流,並深入企業、社區、鄉村和農戶進行深度調研訪談,獲得了豐富的一手資料,力圖對貴州省脫貧攻堅行動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為大家展示貴州脫貧攻堅的新成果、新思路和新做法。

作者簡介

樊建新,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黨建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12月-2011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2011年8月-2019年4月)、中共甘肅省酒泉市委副書記(2018年3月-2019年3月,掛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2019年4月-2020年10月)。從事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以及思想理論領域熱點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數百篇,在《求是》《人民日報》《經濟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高校理論戰線》《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紅旗文稿》《文藝理論批評》《人民論壇》《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發表文章數十篇,獨著《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研究》(2016),合著《蘇聯演變進程中的意識形態研究》(2004)、《泉州踐行“晉江經驗”的新發展新啟示》(2018),主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年鑑》(2012卷-2020卷),主編《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2001)、《深化認識勞動價值論過程中的一些問題》(2002)、《勞動?價值?分配》(2003)等著作。

圖書目錄

前 言 1
第一章 貴州脫貧攻堅成功實踐的理論指引 3
一、 打贏全面脫貧攻堅戰的理論指引 5
( 一) 黨的領導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證 5
( 二) 把脫貧攻堅任務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位置 10
( 三)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脫貧攻堅的前提和基礎 13
( 四) 始終堅持精準扶貧、共同參與的科學方法 16
( 五) 嚴格考核評估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 19
二、 對貴州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 21
三、 理論指引下的貴州脫貧攻堅成功實踐 25
( 一) 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25
( 二) 扶貧力求精準 27
( 三) 落實“四個切實”,推動易地搬遷扶貧 28
( 四) 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31
( 五) 大扶貧格局強化攻堅合力32
( 六) 把扶貧和扶智結合起來, 加強貧困地區人才培養 33
第二章 黨建引領為貴州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35
一、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37
二、 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 夯實脫貧攻堅根基 39
三、 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助推脫貧攻堅 40
( 一) 教育扶貧方面 41
( 二) 生態扶貧方面 41
( 三) 產業扶貧方面 42
( 四) 醫療扶貧方面 42
( 五) 培訓扶貧方面 42
( 六) 基礎設施扶貧方面 43
四、 改進脫貧工作方法, 加強黨員幹部脫貧績效考核檢查 43
五、 在發揮黨員模範作用上精準發力 45
第三章 實施大扶貧戰略, 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49
一、 立足省情, 頂層設計 51
( 一) 創造性地提出大扶貧戰略 51
( 二) 用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52
二、 強化領導, 狠抓落實 56
( 一) 領導主抓, 盡銳出戰 56
( 二) 精心部署, 紮實推進 61
三、 多方使力, 多措並舉 69
( 一) 社會扶貧的貴州實踐 70
( 二) 教育扶貧的貴州經驗 76
( 三) 醫療健康扶貧的貴州特色 81
四、 科技助力, 精準扶貧 83
( 一) 建設精準扶貧資料庫, 實現扶貧領域數據資源共享 84
( 二) 利用各種數據平台助力農村脫貧攻堅 84
( 三) 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 助推農村產業革命 86
( 四) 利用大數據高效推進民生扶貧 88
五、 精準脫貧, 鞏固成果 89
( 一) 健全退出機制, 確保合理退出 89
( 二) 鞏固脫貧成果, 創新防貧機制 89
第四章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激發脫貧新動力 93
一、 “ 三變” 改革激活農村經濟, 拓寬脫貧渠道 95
( 一) “ 三變” 改革盤活了農村資源 95
( 二) “ 三變” 改革催生出多種扶貧模式 99
二、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助力減貧脫貧的塘約模式 102
( 一) 塘約模式是農村整體脫貧致富的成功實踐 103
( 二) 塘約經驗對我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105
三、 農村產業革命為農戶脫貧和鄉村振興奠定經濟基礎 108
( 一) 全方位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培育自我發展內生動力109
( 二) 農村產業革命的成功案例——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蜂糖李產業 111
第五章 突出易地搬遷工作重點, 推進整村脫貧 117
一、 頂層設計, 圍繞脫貧抓搬遷 119
( 一) 創新 “ 五個三” 工作體系 120
( 二) 形成 “ 六個堅持” 易地搬遷模式 121
二、 遵循規律, 突出整體扶貧方向 122
( 一) 集中搬遷, 力求去掉“窮根”122
( 二) 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 扶貧資源集中使用 124
( 三) 著眼搬遷長期效應, 阻斷代際貧困 125
三、 先行先試, 發揮政府主導功能 126
( 一) 起步最早, 試點先行, 逐步推開 126
( 二) 率先出台政策, 注重各類政策銜接 126
( 三) 嚴格制定易地搬遷補助標準和住房建設標準127
( 四) 科學編制規劃, 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兜底保障 128
( 五) 構建 “五個體系”, 促進搬遷農戶融入城鎮 129
( 六) 建立健全貧困退出機制, 規範貧困人口退出標準和程式 130
四、 立足土地公有屬性, 發揮集體經濟龍頭作用 131
( 一) 以土地規劃帶動移民安置, 發揮土地集體所有制優勢131
( 二) 以集體土地為基礎, 理順搬遷過程中利益關係 132
( 三) 盤活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 帶動貧困戶脫貧 133
五、 堅持效率標準, 推動科學選址和集中安置 134
( 一) 注重統一推進, 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 135
( 二) 面向貧困群體實際需求, 以自願為原則 136
( 三) 強調整體協同, 實施同步規劃 137
( 四) 精準選擇安置點, 規範安置區布局 137
( 五) 推進資本置換, 依託小城鎮集中安置 138
六、 分層分類規劃, 創新搬遷農戶安置就業形式 138
( 一) 做好精準扶貧識別工作, 為移民安置就業奠定基礎 139
( 二) 發揮國有 ( 集體) 農場作用, 促進貧困戶就業 140
( 三) 依託企業, 帶動貧困戶就業 141
( 四) 依託中心村和產業園就業 141
第六章 發揮各類資源優勢, 形成脫貧合力143
一、 立足生態紅利, 推進生態扶貧脫貧 145
( 一) 生態移民和生態開發並重, 促進生態扶貧 145
( 二) 發展林下經濟, 促進生態就業 148
( 三) 開展生態補償, 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149
( 四) 依託生態資源, 開展旅遊脫貧 151
二、 發揮自然資源優勢, 推進特色產業脫貧 153
( 一) 重視自身造血功能, 發展現代農業生產體系153
( 二) 培育壯大特色產品, 推進特色產業扶貧155
( 三) 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 立足資源稟賦扶貧158
( 四) 根據地區特點發展主導產業, 帶動貧困戶脫貧 160
三、 借力扶貧和開發資金, 強化扶貧和脫貧投入 162
( 一) 用好用活財政資金, 強化脫貧投入保障 162
( 二) 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 打造對口扶貧脫貧新模式 165
( 三) 創新資金籌集方式, 加強扶貧資金統一管理 168
四、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帶動貧困戶與大市場對接 170
( 一) 堅持交通建設先行, 暢通物流信息流體系 170
( 二) 完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加強住房保障和飲水安全 172
五、 扶貧扶智和扶志相結合, 推進黨建扶貧和教育扶貧 174
( 一) 多管齊下助 “ 立志” , 發揮黨建扶貧引領作用 175
( 二) 提升就業技能帶動脫貧, 加強文化扶貧178
( 三) 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 大力推動教育扶貧181
第七章世界減貧史上的 “ 貴州印記” 及其歷史貢獻 185
一、 發揮政治經濟文化優勢組合效應的脫貧攻堅模式 188
( 一) 貴州脫貧攻堅模式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優勢的統一 188
( 二) 貴州脫貧攻堅模式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優勢的結合 189
( 三) 貴州脫貧攻堅模式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優勢的貫通 192
二、 內嵌於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脫貧攻堅目標化管理 193
( 一) “ 突出重點, 統攬全局” 的脫貧攻堅模式 193
( 二) “ 整體籌措, 漸進調整” 的目標化管理方式 195
三、 遵循產業發展內在規律的脫貧路徑 197
( 一) 以穩農興農為本帶動脫貧 198
( 二) 以脫貧為中心積極推動農業變革 199
( 三) 推動脫貧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 199
四、 依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脫貧攻堅方略 200
( 一) 加大扶貧脫貧的要素供給, 推動脫貧攻堅 201
( 二) 理順利益關係, 發揮各類經濟主體扶貧作用203
( 三) 加大涉貧投入, 強化貧困人口脫貧保障203
五、 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脫貧政策和管理機制 204
( 一) 堅持 “ 輸血扶貧” 與 “ 造血扶貧” 相結合 205
( 二) 穩定貧困戶扶持機制和政策體系 207
( 三) 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同步, 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 208
( 四) 強化兜底制度, 促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 208
六、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之貴州經驗 209
( 一) 加強預警監測, 鞏固脫貧和防止返貧210
( 二) 加強基層黨建, 在鄉村治理上做到有機銜接211
( 三) 完善產業體系, 在發展連續性上做到有機銜接 212
( 四) 突出文化引領, 在鄉村文明上做到有機銜接213
( 五) 強化人才支撐, 在智力支持上做到有機銜接214
( 六) 堅持綠色發展, 在生態宜居上做到有機銜接214
後 記 2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