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貴州毛柃
- 拉丁學名:Eurya kweichowensis Hu et L. K. Li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芸香目
- 科:茶科
- 屬:柃屬
- 種:貴州毛柃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6米;嫩枝圓柱形,密被黃褐色披散柔毛,小枝灰褐色或紅褐色,幾無毛或無毛;頂芽卵狀披針形,密被黃褐色柔毛。葉革質或堅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通常中部以上較寬,長6.5-9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至尾狀漸尖,尾長1-1.5厘米,基部闊楔形或鈍形,邊緣除基部外,密生細鋸齒,齒尖有黑色小尖頭,乾後上面綠色或黃綠色,無毛,下面淡黃綠色,疏被貼伏短柔毛,中脈上毛更密,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0-13對,在離葉緣處弧曲而連結,初時兩面均稍明顯,老後常不明顯,但不凹下,網脈兩面均不明;葉柄長2-3毫米,被短柔毛。花1-3朵腋生,花梗長2-3毫米,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雄花:小苞片2,萼片狀,但較小,卵圓形;萼片5,膜質,近圓形或闊卵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圓,並有黑色小尖頭,外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狀長圓形,長3.5-4毫米,基部稍連合;雄蕊15-18枚,花葯具4-6分格,退化子房被柔毛。雌花的萼片、花瓣與雄花同,但較小;子房卵形,3室,被柔毛,花柱長3.5-4.5毫米,頂端3裂。果實卵狀橢圓形,長約5毫米,直徑約4毫米,疏被柔毛;種子每室10-13個,褐色,有光澤,並具細密網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4-7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600-1 800米山地林中陰濕地或山谷溪岸岩石邊。模式標本采自貴州江口。
分布範圍
產於湖北西南部(來鳳)、廣西北部和西北部(凌雲、隆林、環江、天峨、大苗山、大明山)、四川南部(南川、金佛山、酉陽、筠連、合江、屏山、雷波、重慶)、貴州(赤水、江口、桐梓、梵淨山、清鎮、都勻、貞豐、望謨、松桃、施秉、石阡、印江)以及雲南東北、東南及中部(綏江、廣南、景東、彝良、鹽津)等地。
本種提示
本種和二列葉柃E. distichophylla Hemsl.很近似,但後者葉紙質、萼片卵形,革質,乾後褐色,密被柔毛等易於區別。在葉形上,本種和崗柃 E. groffii Merr.很相似,但後者的子房無毛,花葯不具分格等均易與本種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