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喀斯特洞穴放線菌多樣性及生物活性菌株篩選》是依託中山大學,由房保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喀斯特洞穴放線菌多樣性及生物活性菌株篩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房保柱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喀斯特洞穴為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有機質和能量交換緩慢,形成貧瘠的極端環境,是新微生物資源探索的絕佳生境。目前,喀斯特洞穴環境微生物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關注於其參與地球化學過程的生物作用,但對其中放線菌資源多樣性及生物功能研究相對較少。本項目主要圍繞貴州地區喀斯特洞穴放線菌多樣性的相關科學問題進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參考樣點理化參數,通過純培養手段最佳化各種影響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喀斯特洞穴放線菌的分離方法,積累放線菌分布規律及菌種資源;其次,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喀斯特洞穴放線菌群落結構和生物功能進行分析,比較不同地區喀斯特洞穴放線菌群落結構和生態功能的異同,對喀斯特洞穴放線菌的分布及生態功能更進一步了解;最後,通過體外活性試驗與生物酶活性試驗,篩選獲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喀斯特洞穴放線菌資源,為活性天然產物研究提供寶貴菌種材料。本項目旨在進一步了解喀斯特洞穴中放線菌資源的多樣性和生物功能。
結題摘要
喀斯特洞穴為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有機質和能量交換緩慢,形成貧瘠的極端環境,是新微生物資源探索的絕佳生境。目前,喀斯特洞穴環境微生物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關注於其參與地球化學過程的生物作用,但對其中放線菌資源多樣性及生物功能研究相對較少。本項目主要圍繞貴州地區喀斯特洞穴放線菌多樣性的相關科學問題進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參考不同樣點理化特性,建立並最佳化獲得一套行之有效的喀斯特洞穴放線菌資源的分離方法,獲得積累不同地域的放線菌資源及其分布規律,發現並發表一些列放線菌新分類單元;其次,利用擴增子和宏基因組測序對喀斯特洞穴放線菌群落結構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地域喀斯特洞穴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存在差異,不同類型樣品的微生物結構存在聚類關係,對微生物參與的元素循環有了初步掌握,此外,通過宏基因組了解喀斯特洞穴微生物群落結構複雜,並存在大量“生命暗物質”;最後,選取大量放線菌資源進行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篩選,獲得大量具有產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喀斯特洞穴放線菌資源,並在其中發現具有產生抗癌活性化合物trichostatin A和未知結構活性化合物的放線菌Streptomyces sp. SYSU K10111,為活性天然產物研究提供寶貴菌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