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侗戲是一種深受侗族人民喜愛的少數民族戲劇形式。它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亦受到了漢族地方劇種的影響。對其作用較大的劇種有貴州的花燈戲、湖南的陽戲和花鼓戲、廣西的桂戲和彩調。藝術交流較為密切的是桂劇和彩調。吸收過這些劇種的一些表演程式,借鑑過它們的唱腔曲調,演出漢族古裝戲,在化妝和服飾方面也參照漢族地方戲曲的傳統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侗戲
- 性質:少數民族戲劇形式
- 影響劇種:貴州的花燈戲、湖南的陽戲等
- 最早出現:清嘉慶、道光年間
- 音樂基礎:侗族大歌、琵琶歌
- 表演特點:樸實無華
侗戲歷史,藝術特色,表演風格,侗戲劇目,侗戲現狀,
侗戲歷史
在清嘉慶、道光年間,貴州黎平貫洞的著名歌師吳文彩,便是以侗族大歌、琵琶歌為基礎,吸收當地的漢族地方戲曲的程式和表現手法,最先組成侗戲班,編排劇目,穿著侗族服裝用侗話演唱。這便是侗戲的開始。光緒元年(1875)侗戲從貴州黎平縣水口區傳入廣西三江縣高岩村後,流傳更加廣泛。1952年,三江縣在林溪區集會,各鄉劇團都來會上演出。陽爛鄉侗族桂劇藝人楊正明、楊校生看了侗戲,感到十分親切和新鮮,回來後便組織一班人,把連環畫《楊娃》改編成侗戲在本地上演,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
1954年,陽爛鄉劃歸湖南省通道縣,侗戲便在通道縣流傳開來,並逐漸形成了湖南的侗戲。因為侗戲是用侗話演唱,所以深受侗族人民的喜愛,因而也發展很快。1952至1954年,僅兩年多的時間裡,全縣便有90餘個村寨組織了業餘侗戲班子。
藝術特色
侗戲音樂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敘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礎上,吸收漢族戲曲劇種音樂逐漸發展而成的。根據唱腔的結構和形式,可分為“戲腔”、“歌腔”兩大類。戲腔,以平調為主,包括其變化而成的各種腔調,還包括引進侗戲中的漢族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歌腔則是由侗族民歌演變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豐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戲的唱腔音樂之中。在實際運用中,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也有將“戲腔”、“歌腔”綜合運用的。
侗戲的戲腔和歌腔都是用大嗓演唱,詞句的長短,侗語的音韻變化,影響著腔句長短和旋律的變化。侗戲的唱腔,多用侗語演唱,有的地方也用地方方言——漢語演唱。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弦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弦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台和人物的上、下場。
侗戲的表演具有樸實無華的特點。其表演技藝,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從勞動和生活中提煉出來表演程式;三是通過戲曲地方大戲劇種的演技演變過來的程式。
侗戲的角色行當有生、旦之分,但沒有固定的明確的行當名稱,只有丑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比較誇張。侗戲傳入湖南的初期,鄉村不準女孩上台演戲,所以有一段時間侗戲沒有女演員。後來編演現代戲,隨著劇情的需要,逐步加入了女演員。
表演風格
從表演風格來看,侗戲的表演比較樸實。基本的舞台調度便是兩人對唱時,每唱完最後一句,在音樂過門中走橫“8”字交換位置,然後再接唱下一句,如此反覆至一段唱詞結束。這時候如果場上有兩個以上的演員,便分組走橫“8”字。侗戲的表演在身段、台步、手式等方面均不與其它劇種相同,具有濃厚的侗族特點。侗戲的服飾、道具,都是本民族的日常用具,有的只是在日常用品的基礎上加以美化而成。
侗戲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語,戲師們採取生活中的有韻的語言進行加工提高,使舞台語言藝術化並與唱詞的格律協調。因此侗戲中的道白與眾不同,一般都帶點韻。
侗戲劇目
侗戲流傳的劇目較多,來源也比較廣。侗族廣為流傳的琵琶歌、民間故事和漢族故事,都是改編侗戲的素材。漢族戲曲劇目,也經常被改編和移植成侗戲。根據侗族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劇目有:《珠朗娘美》、《劉美》、《金俊與娘瑞》等;根據漢族故事改編的劇目有:《陳世美》、《梁祝姻緣》等;歷史故事劇有:《吳勉王》、《李萬當》等;移植漢族戲曲的劇目有;《生死牌》、《十五貫》、《白毛女》等;創作的現代劇目有:《團圓》、《二十天》、《一個南瓜》、《楊娃》、《好外孫》等。這些劇目故事情節與其它劇種的劇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結構與格式卻按侗戲的特點編寫。侗戲劇本詞句生動,韻律嚴格,講究尾韻、腰韻、連環韻,一齣戲,也就是一首敘事長詩。與其它劇種比較,侗戲在這方面別具一格。
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著鮮明的特點。侗戲一般分場不分幕,劇中時空轉換頻繁,都依靠演員上下場來體現,場次分得細,一齣戲通常有幾十場。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如《珠朗娘美》、《劉美》等。在改編漢族故事的時候,劇名也做這樣的處理。如漢族戲曲《二度梅》,侗戲便改成《陳杏元》,《白兔記》則叫《劉志遠》。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為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為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侗戲現狀
侗戲儘管發展緩慢,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鮮明,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在侗族地區,多數村寨都有民眾自己組織的業餘侗戲班。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現代傳媒的發展,侗戲不再在民眾的娛樂生活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侗族沒有文字,過去戲師們全憑記憶把整出甚至數出戲記於腦中,再傳授給演員;還有的則利用漢字記音,借用漢文字把傳統的侗戲記錄下來。這種方式的脆弱性影響到侗戲的順利傳承,有必要設法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