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江鎮

貢江鎮

貢江鎮位於江西省贛州於都縣,是于都縣城所在地,貢江鎮是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于都縣城所在地,是于都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總面積154.65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14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80875人,全鎮設黨總支5個,黨支部62個,黨員2333名,其中農村黨支部37個,農村黨員946名。

貢江鎮區位優勢明顯,是贛、閩、粵三省交通樞紐,323國道、319、贛龍鐵路、瑞贛高速公路、貢江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具有豐富歷史底蘊的紅色文化,至今保存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渡、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大批革命舊址群,並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

該鎮教學質量、升學率在全縣名列前茅;該鎮大力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村村通電話,農村電話突破3600戶;農村基層文化頗具特色,全鎮28個村建起村級文化室、圖書館,培育文化專業戶650多戶,電影專業放映隊2支,培育形成蘆山村客家嗩吶專業村。

該鎮物產豐富,名、優、特產品具有廣闊市場,主要有于都縣港嘉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港嘉興餅乾,生產品種近100個,年生產量達2400多噸;全鎮奶牛飼養150頭,年產鮮奶347.5噸;花卉種植面積150畝,品種68個;種植藥材145畝,產量達2.9萬斤;臍橙種植面積1363畝,蠶桑種植面積300畝,飼養蠶750張;蠍子養殖面積1萬平方米,飼養量10萬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貢江鎮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江西省于都縣
  • 下轄地區:紅旗、向陽、紅衛等25個村
  • 政府駐地:貢江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區碼:342300
  • 地理位置:於都中部
  • 面積:154.65平方公里
  • 人口:180875人
  • 方言客家語-於桂片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火車站:於都火車站
  • 車牌代碼:贛B
下轄村,旅遊資源,貢江新區,長征體驗區,貢江南區,貢江新城,經濟建設,文化事業,貢江碑,

下轄村

轄紅旗、向陽、紅衛、東方紅、解放、長龍、古田、於中、興都、貢江、城東、城西、城北、龍門、思源等15個居委會,長征、紅旗、蔬菜場、倉前、長嶺、黃金、紅峰、上窯、里泗、金橋、窯塘、東溪、古田、永紅、白口、蘆山、水南、新地、河田、楂林、農業、羅坪、密坑、上歐、逕坑、漁民等26個村委會。

旅遊資源

該鎮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這裡有南宋的城牆,清代始建的雙橋,羅田岩摩崖石刻等,該鎮又是紅色革命根據地文物瑰寶,有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渡口遺址,何屋毛澤東故居,贛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同時該鎮風景秀麗,境內旅遊景點眾多,有聞名瑕邇的羅田岩森林公園、寬石寨、天河山水樂園。
長征第一渡口長征第一渡口

貢江新區

在於都縣推進行新型城外化建設的“先行先試的踐行區”的貢江新區由長征出發地體驗區文教體育綜合貢江新城三大板塊組成,與貢江北岸老城區相呼應,構建成“一江兩岸”的城市新格局。在新區的建設中,于都縣委縣政府提出“教育優先”,貢江新區文教體育綜合區路網初具規模,渡江大橋已竣工通車,於都中學南校區已正式開學。

長征體驗區

長征出發地體驗區位於貢江新區的東部區域,東至白口村,南至323國道改線,西接於河路,北臨貢江,面積約4.5平方公里。該區與長征第一渡碑園隔江相望,規劃以建設長徵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為目標,建設成為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紅色魅力旅遊、長徵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國長徵文化影視基地和集體驗性、參與性於一體的紅色旅遊聖地。
於都長征廣場於都長征廣場

貢江南區

位於貢江新區中部區域,面積約2.2平方公里。規劃主要功能布局為文教體育、休閒旅遊、商務辦公、商業居住等。主要由於都中學南校區、體育中心、“四館一中心”、楓葉花園酒店、濱江公園、渡江大橋等15個重點項目組成。

貢江新城

“一江兩岸”城市核心景觀貢江新城位於貢江新區西部區域,東至屏山大道,南靠323國道改線,西接工業園經四路,北臨貢江,面積約4.5平方公里。由行政服務中心、總部經濟區、生態居住、民生工程四個板塊組成。將該區域打造成“行政、商務、居住、休閒的核心區”,在於都縣城向南拓展中扮演核心角色,成為塑造“一江兩岸”城市核心景觀的重點。項目主要安排有行政服務中心、三級綜合醫院、中等職業學校、福利院、企業總部大樓、標準化市場、生態居住、旅遊休閒等。

經濟建設

貢江鎮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擺在農業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緊緊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發揮區域優勢,通過抓試點、抓典型、抓規範、抓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該鎮已登記註冊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占合作經濟組織的60%,3個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眾誠果業專業合作社、新超生豬專業合作社、東溪蔬菜專業合作社列入了縣級示範性合作經濟組織培植對象,其中新超生豬專業合作社還列入省“雙十、雙百、雙千”工程。
加強幫扶指導,規範內部運作。按照又好又快的發展思路,狠抓合作社運行管理質量,確保組建一個,成功一個,壯大一個,堅決不搞拉郎配。建立健全“1+1+1”幫扶指導體系,即每個合作社有一個分管領導、一個鎮技術員、一個村幹部長期定點。幫扶鎮依據縣有關檔案制定了專業合作社“六個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有規範實用的組織規章、有緊密的合作關係、有較強的服務功能、有信息服務站)標準,幫扶指導領導幹部,對照標準綱舉目章,幫助合作社完善組織機構、章程制度、利益連線機制以及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了使得幫扶指導取得實效,制定出台了幫扶跟蹤問效制度,幫扶效果要進行年終考評,考評結果與獎金、福利、年度考核“三掛勾”。
創建和諧平安社會創建和諧平安社會
落實扶持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該鎮拿出6萬元資金建立合作社發展基金,用於支持合作社開展信息、培訓、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行銷和技術推廣等服務和獎勵示範性合作社。鎮根據縣制定扶持專業合作社的政策進行任務分解到土管、規劃、扶貧、農業、農機、果業、林業、水利、科技、交通等站室所,負責宣傳相關的優惠政策宣傳指導,主動靠前,積極服務於本鎮區域內的專業合作社, 辦理有關業務和協調對應上級部門的關係。

文化事業

強化宣傳培訓,營造發展氛圍。該鎮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宣傳發動作為先導性、長期性工作,並且始終貫穿於整個工作過程,利用鎮有線電視、標語、牆報、宣傳單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發展合作社的意義作用、外地合作社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和中央、省、市有關扶持合作社的政策。共發放宣傳單、宣傳資料5320餘份、有線電視播放時間累計30個小時、懸掛大幅標語7幅、張貼標語176條、黑板報12期,達到進村、進組、進家,切實提高了農民民眾的合作意識,營造了全社會關心合作社發展的良好氛圍。結合農民知識化工程,積極開展培訓,簡化申報程式,在鎮、村、組、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專項培訓,重點培訓了村組幹部、流通大戶、種養大戶和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有關法律、政策、有關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真正達到提高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本領、提高合作社發展指導水平的目的。累積培訓了5000人次。
于都縣革命烈士紀念館于都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貢江碑

位於德惠市朝陽鄉米家坨子村東0.5公里的河岸上。東臨松花江支流巴彥河。這一帶淀多水穩,盛產魚蝦,舊稱鰉魚圈。據史料記載,從清朝順治年問開始,這裡每年都要向皇室貢獻鰉魚。尤以康熙、乾隆和道光年問最甚,以後遂成定例。為此,刻立“貢江碑”,將捕魚納貢有關事宜記錄其上。《打牲烏拉地方鄉土志》錄有該碑全文。l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該碑遭到破壞,碑首、碑座、碑身分離。磚砌拱形碑罩也被拆毀。l982年9月,長春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將此碑修復並立於原處。貢江碑,漢白玉質。通高3.10米,碑首高0.90米,寬O.76米,厚0.22米,碑陽與碑陰雕刻二龍戲珠圖案,龍珠下面陰刻楷書。碑陽為“銘刻萬代”,碑陰為“鐵案千秋”。碑身高1.72米,寬O.73米,厚0.20米。在碑陽和碑陰上半部雕刻變形捲雲紋飾,下半部雕刻浪花紋飾。碑陽、睥陰刻楷書碑文71 9字,漢字字型端莊,其巾137字已模糊不清;碑陰右方陰刻漢字楷書4行,大部分字跡已脫落。碑陰左方有由左向右豎寫的7行滿文,首行21字,二行28字,三行26字,四行27字,五行29字,六行27字,七行27字,字跡均模糊不能辨認。碑座高O.48米,寬0.94米,厚0.55米,正面雕刻牡丹花紋,背面雕刻整齊的小捲雲連續圖案。該碑刻勒時間當在光緒十三年(1 887)之岳。
貢江鎮地圖貢江鎮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