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玿

貝聿玿

貝聿玿,女,書畫家,別署堅白樓主、紅苹女史,齋號堅白樓、滋青閣等。1908年生於江蘇蘇州的名門望族貝家。貝氏的始祖為貝蘭堂,原籍浙江金華府蘭溪縣,明朝中葉定居蘇州,以行醫賣藥為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聿玿
  • 別名:堅白樓主、紅苹女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2010年6月
  • 堂弟:貝聿銘
人物簡介,人物紀念,書畫作品,

人物簡介

該族世代經營中藥業,至清朝乾隆年間,已成為“蘇州四富”之一。民國以降,貝氏一族最為興旺的支脈是同為第十三世孫的貝哉安和貝潤生兩支,不過,兩人都不以祖傳醫藥業成名。貝哉安及其子孫被稱為“金融世家”,而貝潤生則被稱為“顏料大王”,在民國史上都有顯赫的地位。貝哉安的三兒子貝祖詒於1946年3月1日出任國民黨政府中央銀行總裁。在一年的任期內,貝祖詒致力於外匯管理,被視為中國外匯制度的創始人。貝祖詒的兒子貝聿銘是當今中國著名的建築大師。而貝聿玿的父親貝祖善與貝祖詒是親兄弟,他早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實業學校電氣系,曾留學日本,當時被稱為“洋舉人”,歷任吉林發電廠廠長和南京發電廠廠長等職,晚年信佛。
童年時貝聿玿受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傳統禮教的薰陶。青年時代,她進入蘇州女子職業學校美術專科,學習繪畫和刺繡,當時執教該校刺繡課程的是鄒韜奮先生的夫人沈粹縝老師(近代繡聖沈壽的侄女),在校期間和沈老師同寢室居住,更在學業上得到沈老師親傳,繡藝進步甚快,畢業作品“無量壽佛”中佛面善眉慈眼、神態安詳,栩栩如生,受到眾師生稱讚。1946年,上海英文版的“大陸報”記者看到後曾專題刊登文章介紹這幅繡品,稱之為價值一萬美元的藝術珍品。可惜“文革”中蒙“四舊”之名被拿去,之後即下落不明。
貝聿玿的山水畫受國畫大師鄭午昌、吳湖帆先生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師從吳湖帆先生成為“梅景書屋”的入室弟子後,對大師的作品和中國歷代名畫如痴如醉,潛心研習臨摹,奉為畫學經典。她作畫認真,構圖起稿,筆致秀逸中和,用墨溫敦淡盪,著色明潔、典雅,一絲不苟,每件畫作幾乎都忠實、執著地追隨著大師的遺風,處處傳遞著中國畫傳統筆墨、丘壑、氣韻的特色和信息。
1934年貝聿玿與一些女性書畫創作者如何香凝、李秋君、婁詠芬等籌備了畫會與展覽,在上海成立中國女子書畫會,對宗旨、章程或社約進行了明確規定,組織嚴密,非常完備。中國女子書畫會廣招會員,且於同年六月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了第一次展覽——中國女子書畫展覽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最大的女子美術團體。
2010年6月逝世,享年102歲。

人物紀念

2014年3月21日—4月11日,“梅景緣—貝聿玿作品回顧展”在上海徐匯藝術館成功舉辦。

書畫作品

貝聿玿與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許士騏結為伉儷,併合作出版《許士騏貝聿玿畫集》,被譽為“藝林奇葩”。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繪畫展覽,並為中國美術館、江蘇美術館和安徽美術館等收藏。1980年被汪道涵市長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晚年的貝聿玿,十分珍惜國家改革開放後國泰民安的祥和局面。她的口頭禪就是人貴知足,“要助人為樂,要自得其樂,更要知足常樂,才能常樂長壽”。這或許是她活到一百多歲高齡的精神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