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出生於
廣州,他為蘇州望族之後,在
獅子林(蘇州古典園林)里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
1927年,貝聿銘回到
上海就讀青年會中學,高中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
1935年,貝聿銘赴美國留學,在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院學習,兩周之後轉到麻省理工學院(MIT),轉專業改學工程。在此期間,1935年柯布西耶在MIT的演講,被貝聿銘稱為“中國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天”。
1939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
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NDRC)工作到1945年。
1944年,貝聿銘退役,進入
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45年,貝聿銘留校受聘為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6年,貝聿銘的畢業作品是設計上海的博物館。
1948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從麻省理工大學畢業並任哈佛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從波士頓劍橋小鎮(Cambridge)搬到大城市紐約。同年貝聿銘從純學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築師,任韋伯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研究部主任。
1955年,貝聿銘取得齊氏集團的協定將建築部門改組為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執業,之後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1960年,貝聿銘離開柴根道夫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
1963年,費城萊斯大學頒贈貝聿銘“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
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畫。
1979年,落成的圖書館,由於設計新穎、造型大膽、在美國建築界引起轟動,被公認是美國建築史上最佳傑作之一。同年,中國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
香山飯店。貝聿銘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辭勞苦地走訪了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尋找靈感,蒐集素材,最後採取了建築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飯店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成為具有濃郁中國風格的建築。香山飯店的規模不算大,但“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1980年,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貝聿銘翻修羅浮宮。
1990年,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退休後他在世界各地做了許多博物館設計。
(比如1997年落成的日本美秀美術館、2006年完工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在故土蘇州這片土地上設計的蘇州博物館)2008年,貝聿銘參與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
2015年,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住所內被一名家庭健康護理員襲擊,之後貝聿銘被送到醫院,在接受治療後順利出院。
2019年5月,貝聿銘被
新華社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
主要成就
設計綜述
貝聿銘的建築設計作品,善於使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其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館、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蘇州博物館新館等。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一生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能譁眾取寵,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和歷史負責。
建築作品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1997 | 法國建築學院海外院士 | 獲獎 |
1993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名譽院士 | 獲獎 |
1984 | 法蘭西藝術院外籍院士 | 獲獎 |
1979 | 羅德島設計學院校長院士 | 獲獎 |
1978 | 美國藝術文學院首位建築師背景的院長 | 獲獎 |
1975 | 美國藝術文學院終生院士 | 獲獎 |
1970 |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 獲獎 |
1951 | 惠爾賴特遊學獎學金 | 獲獎 |
1940 | 麻省理工學院阿爾法羅池獎章 | 獲獎 |
1940 | 麻省理工學院遊學獎學金 | 獲獎 |
1940 | 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師學會獎章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0 |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 | 獲獎 |
2009 | 英國RIBA皇家金質獎章 | 獲獎 |
2006 | 東方與西方獎 | 獲獎 |
2003 | 國家設計獎之終身成就獎 | 獲獎 |
2003 | 亨利·C·特納獎 | 獲獎 |
2001 | 湯瑪斯·傑佛遜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卓越成就獎章 | 獲獎 |
1999 | 文化桂冠獎 | 獲獎 |
1998 | 麥克杜威獎章 | 獲獎 |
1997 | 獨立獎 | 獲獎 |
1996 | 賈桂琳·甘乃迪·歐納西斯獎章 | 獲獎 |
1996 | 新世紀金玫瑰國際獎 | 獲獎 |
1994 | 中國建築學會傑出成就金獎 | 獲獎 |
1994 | 藝術與文學類耶路撒冷獎 | 獲獎 |
1994 | 美國紐約州政府藝術獎 | 獲獎 |
1991 | 美國柯爾貝爾基金會卓越首獎 | 獲獎 |
1990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獎 | 獲獎 |
1989 | 日本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建築終身成就獎 | 獲獎 |
1983 | 普利茲克獎 | 獲獎 |
1981 | 美國紐約市藝術文化類市長榮譽獎 | 獲獎 |
1981 | 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榮譽金獎 | 獲獎 |
1981 | 法國建築學院建築學金獎 | 獲獎 |
1979 | 美國藝術文學院建築學金獎 | 獲獎 |
1979 | 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 | 獲獎 |
1978 | 埃爾希·德·沃爾夫獎 | 獲獎 |
1976 | 湯瑪斯·傑佛遜記念獎章 | 獲獎 |
1970 | 金門獎 | 獲獎 |
1969 | 美國建築師協會(AIA)的國家榮譽獎 | 獲獎 |
1963 | 美國建築師學會紐約分會榮譽獎章 | 獲獎 |
1961 | 阿諾·布魯納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20 |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 | 獲獎 |
1993 | 美國喬治·布希總統自由勳章 | 獲獎 |
1993 | 軍官勛位 | 獲獎 |
1988 | 法國密特朗總統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勛位 | 獲獎 |
1988 | 美國雷根總統國家藝術勳章 | 獲獎 |
1984 | 法國政府藝術及文學勳章司令勛位 | 獲獎 |
藝術特點
光線特點
光是建築的色彩,“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線引入死氣沉沉的博物館,讓過去的歷史曬曬今天的太陽。透過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間與牆體、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沒有了光的變幻,形態便失去了生氣,空間便顯得無力。”光是貝聿銘在開始一項建築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玻璃鋼材
由於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並且玻璃透明不至於遮擋減損原建築物的立面,不僅符合貝氏對陽光的追求,更能夠從視覺上以及空間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築群不會被削弱,並且能使設計者的建築思想得到充分表現,加上光線和人的運動,整個空間被賦予了活力。自然光線穿過透明的玻璃材料傾瀉到室內,給室內的一切帶來溫暖和靈動之感,網狀鋼材不僅起到了支撐、承載的作用。
巧用混凝
貝氏注重於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徵與視覺表現力,在建築設計中將結構與裝飾融為一體,忠實於材料的質感表現力,從而將對混凝土的套用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在作品中,時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點,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樓梯。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術館內庭的螺旋梯,我們完全可以將之視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貝還在埃佛森美術館、達拉斯市政廳建築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適於懸挑的力學性能。
幾何構造
貝聿銘在發展現代主義建築的幾何構成上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如果說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煉幾何性上作出了成績的話,那么貝聿銘則在繼承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基礎上豐富了幾何構成,從而為流於僵化的現代主義建築開拓了新的道路。貝以他豐富多彩的建築作品,向人們表明,現代主義仍是有活力的,它決不是一種機械主義,而是同樣可以呈現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
個人生活
貝聿銘於1917年4月26日誕生於
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父親
貝祖詒曾任中國銀行行長。其父親貝祖詒於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創辦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因此,貝律銘在香港度過了童年。
貝聿銘在聖保羅國小讀書,一九二七年以後,他回到上海讀中學,後來又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
一九三五年,貝聿銘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父親原來希望他留學英國學習金融,但他沒有遵從父命,而是依自己的愛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
1928年,因工作調動,貝祖貽舉家搬遷至上海。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中國銀行負責人的邀請和父親的建議下,貝聿銘決定重返故地,設計了香港國際金融大都會的摩天大樓。
貝聿銘親生母親是
莊蓮君,貝聿銘的祖父貝禮泰17歲就通過科舉殿試,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朝廷命官。
貝聿銘有三子一女,三個兒子的名字是
貝定中、
貝建中、
貝禮中,寓意是安定中國、建設中國、明禮中國。貝建中和貝禮中都是建築師。
貝聿銘妻子Ellien Loo
(常譯作陸書華、盧愛玲、盧艾琳等)是系出名門的哈佛畢業生。
Ellien Loo的舅母的父親
唐紹儀,曾任中華民國總理。Ellien Loo中學就讀美國
衛斯理學院。
1938年,兩人在火車站偶遇之後開始戀愛。貝聿銘從
賓夕法尼亞大學轉往波士頓的
麻省理工,後來Ellien Loo成為了貝聿銘終身伴侶。
人物評價
貝聿銘為豐富中國新建築發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貢獻,為北京城市建設規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工程院評)
貝聿銘和其他知名美籍華人發起成立了美國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推動華人全面參與美國社會生活,並促進中美關係發展。
(中國新聞網評)貝聿銘作為美籍華人,貝聿銘終身致力於促進中美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增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國駐美大使館評)
年逾九十的貝聿銘,證明了一個人也許可以實現年輕時的夢想,而仍保有割捨不斷的根。
(卡特·懷斯曼評)人物影響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為“
貝聿銘年”,授予他該年度的美國建築學院金質
獎章。而於此前一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已經奠定了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