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時璋星

2003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國家天文台的申報,正式批准將該台於1996年10月10日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第36015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時璋星
  • 外文名:Bei Shizhang star
  • 分類:行星
  • 發現者:中國國家天文台
  • 發現時間:1996年10月10日
  • 命名時間:2003年
鑽石博士,簡介,

鑽石博士

1928年3月1日,25歲的貝時璋就獲得了德國圖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78年,75歲的貝時璋在獲得博士學位50周年後,以卓越成就被圖賓根大學授予金博士學位,10年後的1988年,母校又一次授予他博士學位,2003年在貝時璋先生百歲壽辰慶祝大會上,德國大使館代表圖賓根大學第四次授予貝時璋自然科學鑽石博士學位。貝時璋是唯一獲得圖賓根大學如此殊榮者,圖賓根大學也以有貝時璋這樣的校友而倍感榮幸。鑒於貝時璋在科學研究上的突出成就,2003年,在貝老百歲壽辰慶祝大會上,正式批准將該台於1996年10月10日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36015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
貝時璋星貝時璋星

簡介

貝時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浙江省寧波鎮海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是我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創建者和名譽所長。德國土濱根大學先後4次授予他博士學位,中國國家天文台將36015號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離世
2009年10月29日上午9點30分,貝時璋,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生物學家和教育家、我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最年長的院士,我國大陸唯一健在的1948年第一批“中央研究院院士”,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107歲。
2009年10月10日,貝老剛剛度過了自己106歲生日。國務院有關領導專門委託工作人員向貝時璋先生送來了君子蘭、壽桃和生日蛋糕,祝願貝先生生日快樂,健康長壽,並表示有機會一定親自登門看望。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還看望了貝老,並祝他生日快樂。
10月28日上午,貝時璋先生還召集了6位研究人員,一起討論如何在已有的創新課題基礎上繼續努力工作,熱情地鼓勵大家要以為國爭光為己任。王谷岩是六人之一,他回憶說,2009年諾貝爾獎公布後,老人的心情就一直很不平靜,他對我國科學創新問題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之中。“貝老想起北京大學教授林克椿1981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做訪問學者時,發現了螺旋狀脂質體,1982年《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這一成果。貝老覺得這個方向值得努力下去,特別邀請林教授過來,鼓勵大家更進一步做下去。”王谷岩說,那天貝老精神很好,也很激動,和大家聊了有一個來小時,告訴大家“我們要為國家爭氣!”
“我們要為國家爭氣!”這就是貝老留給中國科技界最後的遺言。“爸爸走得很安詳,是在睡夢中離開我們的。”貝濂說,“他睡得很安詳,和平時睡覺的姿勢一樣,被子也蓋得好好的,沒有因為不舒服掀被子。早上8點多的時候,兩個弟弟過去看他的時候,還睡得很好。”貝德是貝老的小兒子,他的頭髮也幾乎全白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的眼圈紅了,聲音哽咽,幾度難以說話:“今天早上過去看的時候還好好的,誰知9點多再過去看的時候就沒了。”
中國生物物理學的拓荒者
生物物理學是20世紀中期以後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早在20世紀40年代,貝時璋就洞察到物理學和生物學相互滲透的大趨勢,深信生物學必將從描述性科學向定量性科學轉變。到了上世紀50年代,他匠心獨運地組織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數學家合作,把物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概念運用到生物科學研究中去。於是,生物物理學便在中國應運而生了。1958年,由貝時璋負責在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基礎上改建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這標誌著生物物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正式確立。貝時璋不僅創建了生物物理研究所,而且創建了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系,為中國生物物理學的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