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耳草

貓耳草

貓耳草別名清骨鳳、貓耳朵(《南京民間藥草》)、穿地節、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黃木香(《江蘇植藥志》)、白面風、兔子耳(《江西民間草藥》)即中藥尋骨風,有報導稱其含有馬兜鈴酸,對腎臟具有毒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貓耳草
  • 拉丁學名: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
  • 別稱:十萼茄,血見愁,扣子草,貓耳草,毛藥,山苦菜,山辣子,雙花龍葵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亞綱:菊亞綱
  • :茄目
  • :茄科
  • :茄亞族
  • :紅絲線屬
  • 分布區域:河南、江蘇、浙江、湖北、江西、陝西等地
來源,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用藥忌宜:,藥物配伍:,藥理作用:,

來源

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的根莖或全草。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短,斜升,密被氏線形棕色鱗片。葉近生;葉柄高7~15厘米,褐黑色,有光澤,被糠秕狀鱗片;1次羽狀複葉,長15~30厘米,寬3~4厘米;頂端羽片最大,兩側羽片7~14對,互生,羽片卵圓形至卵圓狀矩圓形,全緣,先端鈍,中部羽片長2~2.5厘米,寬7~12毫米;下部羽片剖、柄,上部的無柄;葉厚紙質,兩面密被細長銹毛,尤以下面為多;葉脈扇狀。

分布範圍

分布於河南、江蘇、浙江、湖北、江西、陝西等地。藥材產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歸經

苦,平。入肝經。

功效主治

治風濕關節痛,腹痛,瘧疾癰腫
1.祛風濕,通經絡: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 2.止痛:用於跌打損傷,胃痛,牙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用藥忌宜:

《飲片新參》:“陰虛內熱者忌用。”

藥物配伍:

1、配海風藤,祛風通絡,用於風寒濕痹,疼痛拘攣症。2、配秦艽,祛風除濕通絡力增,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症。
中藥化學成分:含有生物鹼、揮髮油、內酯、糖類。

藥理作用:

①對大鼠實驗性關節炎的作用綿毛馬兜鈴揮發曲及提出的總生物鹼對大鼠蛋清性關節炎有明顯的預防作用,非生物鹼部分無效,冷浸劑經乙醇沉澱1次所得的製劑對蛋清性及甲醛性關節炎均有效果,但如沉澱兩次,並經高壓滅菌者即失去作用。
②抗腫痛作用全草的粉末混於飼料中餵食小鼠,對艾氏腹水癌和腹水總細胞數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艾氏癌皮下型瘤亦有明顯效果。
煎劑內服也有效。
經初步分析,有效成分似能溶解於水和乙醇,不溶於氯仿,受熱不被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