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跡:與記憶有關

豹跡:與記憶有關

《豹跡:與記憶有關》是巫鴻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6月。

在該書中,作者追憶了與自己相關的藝術、書籍和人的故事,涉及對東西方藝術作品的分析,個人閱讀的經驗,以及與師長、友人之間往來的點點滴滴。作者超越了一般回憶錄式的寫作,而憑藉經驗重構與想像達到了一種“記憶寫作”的範式。文章呈現給讀者的既不是往昔本身,也不是小說式的全然虛構,而是一種更為自由和開放的關於記憶的敘述。此中更有融合了歷史研究與觀念探究的思考,貫通了學術與寫作,具有較高的思想和文學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豹跡:與記憶有關
  • 作者:巫鴻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2年6月
  • 字數:181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豹跡:與記憶有關》是巫鴻先生對76載個人歷史的追憶。他突破一般回憶錄式的寫作,呈現給讀者的既不是真實的往昔本身,也不是小說式的全然虛構,而是一種創造性的經驗重構與想像,一種更為自由和開放的“記憶寫作”。他以幻想的手法呈現絕處逢生後,遇見克孜爾石窟壁畫飛天像的悸動和夢魘;又以冷靜克制的筆調,從北朝蟬冠菩薩像被盜與尋回的前前後後中,臧否個人、國寶、文物、傳統文化之間錯綜複雜又虔誠寧靜的連結。他書寫青少年時對古城北京的生活記憶,也袒露對書的偷窺,以及與保姆或私密、或讓人沮喪、難堪的個人故事。湛藍天空下,在青中帶紫的密西根湖畔,他再會動盪年代後重獲學習時光的自己,感悟師友、忘年交們對學術超越政治、人格信守獨立的追求。當下的經驗衝撞往昔的記憶,“在那一刻,我們感到自己都是瘋人院的倖存者,但許多人沒有我們這樣的好運氣。”

作品目錄

自序 影子與記憶
藝術
豹跡
外一篇:木心在哈佛
蟬冠菩薩
基督的血和瑪利亞的淚
生活
發現北京:場地的記憶
書的記憶與記憶中的讀書
密西根湖邊的弗里德里希
普林斯頓樹林
李媽
忘年交(丁聲樹、朱丹、俞偉超、費慰梅)
懷念楊新:漫長友情中的三個時段
張光直師,哈佛與我
木心的記憶

作品鑑賞

《豹跡:與記憶有關》不是完整的線性的回憶錄,而是一些回憶文章的結集,側重於早年生活和求學經歷。這部集子寫得、編得都鬆散,不是規整的學術論集,它呈現的是一個人、一位有成就的學者的歲月留痕,寫人,敘事,論學,訴情。
巫鴻的早期回憶有兩篇文章描述了李媽。李媽是他小時候的保姆,一個樸實的勞動婦女。每個保姆大約都有著複雜的市井圈子,知道哪兒的東西便宜好吃,知道有趣的風俗和古怪的故事,而小孩兒總是害怕又喜歡跟著保姆。巫鴻的散文有著《城南舊事》的韻味。後來,他在九十年代回到北京的經歷,讓讀者想起《再會,老北京:一座轉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城市的記憶消散在廢墟與重建的過程里,卻保留在人們的心裡。
巫鴻1980至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後留美任教。文藝家木心、恩師張光直、摯友楊新、忘年交丁聲樹俞偉超費慰梅,巫鴻寫下與他們有關的記憶,書寫共同的學術追求和人格信仰。他揭示木心的“隱身”美學,木心長期過著隱士般的生活,《豹跡:與記憶有關》的序言與結尾都圍繞著木心的記憶,這表現了巫鴻對木心的致敬。他暢談張光直學術方法的影響,張先生是巫鴻在哈佛時的主要導師,巫鴻認為自己從張先生那裡學到的東西比學科的認同更為深刻,牽涉到何為文學、何為學者等根本問題。巫鴻還講述了與友人交往樁樁件件細微而又讓他銘記在心的小事。
往事匯成回憶,雖然記憶未必牢靠,而回憶總是藏在心底。記憶塑造了個人的、國家的歷史。巫鴻的工作會遇到一些重大事件。中國文物有許多流落國外,國寶蟬冠菩薩的搶救過程,讓讀者看到了文物保護的艱難。文物珍貴,因為它們沉澱著大歷史、大文化的記憶,必須為搶救這份記憶而努力。
書名《豹跡》,取自同名文章,放在文集首篇。巫鴻講述早年遇見克孜爾石窟壁畫飛天像的悸動心境。似真亦幻,浮想聯翩,這種文學隨筆式寫作表明了巫鴻“與記憶有關”的思考,並以此與木心的回憶錄區別開來,巫鴻不打算像木心那樣超越個人的存在,他承認記憶的可流動性並且接納更為自由和開放的記憶寫作。“以現下的我召喚過去的我,在複述之中提煉出敘事、形象、線條和色彩。”這是巫鴻寫作該書的宗旨。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7月20日,《豹跡:與記憶有關》入選2022年6月新浪好書推薦。
2023年11月5日,《豹跡:與記憶有關》入圍2023花地文學榜年度文學評論榜單。

作品評價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閎:巫鴻先生的《豹跡》是一部個人記憶的散文集。作者以凝練流暢的筆觸勾畫生命中逝去的影子,通過對藝術、書籍與故人追憶與想像,勾勒出記憶中的形象、線條與色彩,在時間的緻密叢林裡,時時浮現出經驗隱豹的生命蹤跡。該書貫通了學術與文學寫作,既是一位學者的學術思考,又是一位知識分子的生命見證。它以一種自由而開放的書寫方式,重構了過去的經驗,也激發對未來的想像,為“記憶寫作”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範式。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豹跡:與記憶有關》
2022年6月
上海三聯書店
978-7-5426-7708-2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美國文理學院院士。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傑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並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2022年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藝術寫作傑出終身成就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