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劇二八板
- 京劇流派:結合了豫東調、豫西調
- 名 家:豫劇名旦六大家之一的馬金鳳
- 代表作:《穆桂英掛帥》、《楊八姐遊春》
簡介,形式種類,
簡介
二八板在豫劇唱腔的四大主要板式中,是程式變化最豐富,表現力很強的一個板式。有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連板、快二八板、緊二八板、緊打慢唱……等。近五十年來,豫東、豫西調兩大聲腔體系已全面合流,同段演唱、融為一體。它們雖能自成體系獨立結構段唱,更多的則是綜合在一起交織結構唱段;在早期傳統程式中,是固定在由兩個八板(八小節)組成一個樂段,循環反覆使用,故而稱它為二八板。這種呆板的程式,由於它本身的不斷豐富發展,這種格律和結構早已被突破。
二八板的豫東流派,一般都是中速或中快速,傳統中的豫東慢二八用得少。而豫西流派不僅有中速,還有很慢的的豫西二八板,傳統中常稱它為慢二八板。二八板與慢二八板只是速度的差別,但它們的板腔結構程式則基本相通。
二八板在劇中的唱腔中占有很大成份,劇中主角的主要唱段則以二八板最多,用來展示人物、抒發情感。老藝人常說:沒二八不成戲。可見二八板的重要性。
二八板類的唱詞與句法結構,它的正格都是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所組成。曲調一般是由普通常見的中速一板一眼(2/4拍節)組成。它的旋律與落音的變化如同慢板一樣,上句可以多變,而下句則相對比較穩定。
第一節:二八板的基本段式結構 一、單板式的唱段結構 『二八板』的唱段通常由若干個二八板的段式結構連線組成。開唱時由起腔過門兒引入,段式之間以音樂過門兒勾掛銜接,結束時要有送板過門兒表示唱段結束。 不同的流派,只是在唱腔、韻律上有稍有區別,但在基本段式結構上,還是遵循了一定的程式。 二、基本段式結構特徵 二八板的基本段式結構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節奏歸律; ①『二八板』為一板一眼,2/4節拍形式。挎板領奏時,“板”每小節擊兩次,“鍵”打音符,或輔助板指揮,梆子在每小節的強音位上擊一次。 ② 二八板的基本段式,上句句型為兩腔式(第一腔較為穩定,第二腔變化較多,而且是句尾的自由伸展變化),但不絕對,也有例外。下句句型為一腔式,但也有做變化的形式,較典型的就是被稱作“加帽”形式的“單頭韻”或“雙頭韻”。比如:下句“伍雲召我上了馬鞍橋。”這是最基本的一句腔形式。採用“加帽”的唱法就變了,如“伍呀伍雲召(單頭韻),伍雲召我上了馬鞍橋”,很明顯,是將第一詞組“伍雲召”重複了一遍,從而使下句一腔式變為兩腔式結構。 再如“雙頭韻”:下句“伍呀伍雲召(單頭),我伍呀我上了(又一單頭),伍雲召我上了馬鞍橋。兩次單頭韻的連續出現,即成了“雙頭韻”,這樣一來,使下句腔有原來的一腔式結構變成了三腔式結構。 這說明,下句一腔式結構是二八板的典型特徵,但由於演奏員的隨意性,腔型也就會有多種變化。 ③ 由於地域唱調和演員演唱習慣不同,樂句的起收常有多種變化,但基本句式均為:上句眼起板落,下句板起板落。 2. 旋律特徵; ① 由於流派不同,唱調亦不同。豫東二八板聲腔多為“bB”調。豫西二八板聲腔則多用“bE”調。 ② 在旋律發展上,二八板的聲腔多用樂段重複或變化重複的手法,即通常說的變奏手法,它是以唱腔樂段為單位的變奏。 3. 唱詞破字; 二八板的唱詞多用七字句或十字句。所有的句子都成雙地組成上、下句的對仗格局。現代戲多打破了這種格局。 4. 樂段的句豆--終止式; 『二八板』基本段式中,旋律進行的句豆關係,一般情況下,上、下句都停落在調式主音上,這是板腔體音樂的一種特殊現象。 豫東『二八板』的上句常結束在“5”“6”“7”“2(高)”等音上。豫西『二八板』的上句,常結速在“1”“5”音上。上句,即是我們通常說的上韻。 二八板的下句,即下韻,一般都落在調式主音“5”上。這是該板式的基本原則。但藝人們在實踐中卻有許多生動的創造。有某些情況是下句落在“3”音上,有時還會在“6”“#4”和其它音位上。 三、二八板的起唱 『二八板』的起腔唱法,大致有以下幾類情況; 1. 保持基本段式上句兩腔式結構,或在些基礎上作小的調整,作為起腔使用。 2.“三起腔”的形式。三起腔也叫三搭腔,這是在基本段式結構上,由一句唱詞,經過攤破變化,發展為一個完整的樂段。 比如:《南陽關》一折: 上句:(a)“又聽得韓伯父(上韻:過門+擊樂兩鑼)” (b)“韓伯父(短過門)” 下句:只把話來表(下韻:過門+擊樂),” (c)“又聽得韓伯父,只把話來表,伍雲召在城樓我淚珠嚎啕”。 (a)為一起;(b)為二起;(c)為三起。 這是“三起腔”的基本形式。在其它流派的『二八板』中,“三起腔”還有著許多的變化形式,但大都遵循在這個基本起腔方式之列。只不過,在前兩個上韻唱腔上作了變化,加了許多花腔而已。或在第三起的部分,進行了伸展變化 。 3. 叫板起腔。“叫板起腔”稱作“叫板”,即通過口語化的叫板形式,由擊樂或弦樂過門兒引入二八板唱腔。 四、二八板的送板 戲曲的聲腔結構,不僅注重起腔,還要有一個好的結束。同起腔一樣,二八板的送板也是豐富多樣。
形式種類
常見的二八送板形式有如下幾種:
1. 保持基本段式下句一腔式結構的規範,或在些基礎上做小的調整以作收腔使用。
2. 改下句結構一腔式為兩腔式。
3. 以花腔的唱法送板。 五、二八板的過門兒音樂 “過門兒”一詞是術語。即唱腔中的音樂間奏或引奏。每種板式,都有其相對應的過門弦樂。板式不同,其過門則不同,然無論什麼板式,其過門形式也無非是以下幾種:
1、起板過門兒:每種正格板式都有屬於自己的起板大過門,也就是“前奏”,它在整段唱腔的開始前。也有稱之為“起腔過門兒”或“大過門兒”。
2、銜接過門兒:包括腔節之間,樂句之間,用以勾掛連線的各種模擬性和填充性的過門音樂。它比較靈活,常隨著聲腔的變化而變化。
3、壓板過門兒:唱腔進行中需要作表演動作,如思考、行路、上馬、開門等等,或者加入較長的對白時,這就需要把唱腔暫時壓住,把過門延長,留給演員以表演或念白的空間,這時演奏的過門就叫“壓板過門”。
4、托腔過門兒:托腔的意思是襯托唱腔。戲曲中某段唱腔完以後,樂隊需要把演員的唱腔重複一遍,以加深觀眾的印象,這時用的過門就叫“托腔”(托腔過門)。
5、送板過門兒:每段唱腔結束處所用,一般都不長。大多落腔過門兒是重複唱腔最後一句的旋律。
以上這幾種形式的起板過門兒,在『二八板』的運用是較為普遍的。根據劇情,合理運用過門音樂,也是音樂伴奏的關鍵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