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鏟狀器,舊石器時代,出土于吉林省周家油坊遺址。該件象牙鏟狀器為國內外罕見的標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牙鏟狀器
- 所屬年代:舊石器時代
象牙鏟狀器,舊石器時代,出土于吉林省周家油坊遺址。該件象牙鏟狀器為國內外罕見的標本。
象牙鏟狀器,舊石器時代,出土于吉林省周家油坊遺址。該件象牙鏟狀器為國內外罕見的標本。鏟狀器原料為猛獁象門齒的釉質層殘片。器形為扁長形,長7.7厘米。在鏟狀器背面右側有一個打片的疤痕,並形成銳刃。...
現代月牙鏟是一件現代文物。長192 cm,寬30 cm。鏟桿的前端是一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既可當挑擔工具,也可作兵器,還可搭帳篷、防野獸,是集刀、棍、槍等元素為一體的特殊兵器。基本信息 年代:現代 尺寸...
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見長,發揮了象牙細膩的質感,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製作工序 象牙雕刻分為幾個步驟:第一步是設計並鑿出基本造型,要求把整體形態、神態都塑造好。雖然作品製作得還不夠細緻,但它生動與否已初見端倪,所以這一步是較為重要的一步,是成品好壞的基礎;第二步是鏟,主要是為了提高產品...
清象牙雕松梅圖筆筒是清早期的一種筆筒。筆筒截取一段象牙隨形雕成,外壁雕作古乾虬枝狀,其上密布癭節疤痕。口沿及底沿雕出數枝松枝,松針茂密,如笠如輪,生意盎然。又從口沿處向器身斜伸出一枝梅花,怒放於枝頭,饒有韻味。松乾沉鬱,梅枝矯健,動靜相生。筆筒構圖只截取局部而能生動自然。又採用深刻和減...
筆筒構圖只截取局部而能生動自然。又採用深刻和減地浮雕法表現樹癭、枝杈。對梅花的處理上主要是通過鏟出花瓣的傾斜度以突出花蕊,顯示出立體效果,頗具匠心。 筆筒無底,紅木底座為後配。【名稱】明象牙雕松梅圖筆筒 【文物原屬】清宮舊藏 【簡介】通高:15.1cm,口徑:12.4cm,足徑:13.5cm。筆筒截取一段...
象牙鏟器 骨尖狀器 骨矛頭鋌 石核 盤狀石核 菱形刮削器 石片 圖版六 石斧 石斧 石鏟 石網墜 碗 雙耳陶杯 圖版七 吉林省榆樹縣大坡鄉後崗村老河深古墓群發掘現場 圖版八 鼎 火種罐 雙耳罐 雙耳罐 陶罐 長身罐 圖版九 白瓷碗 黃白瓷碗 雙耳短頸瓷罐 自瓷碟 雙系瓷罐 瓮 圖版十 彩繪人物罐 風...
跋山遺址位於魯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縣河奎村,文化遺物出自古沂河階地中下部,目前發掘面積225平方米,出土、採集文化遺物4萬餘件。其中,下文化層集中出土8具古菱齒象下頜及部分骨牙角製品,其中1件象牙質鏟形器型體碩大、人工打制痕跡明顯,為國內首次發現。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 東花丘遺址是平潭殼丘頭遺址群...
西漢黑漆朱繪六博具,放置在邊長45厘米、通高17厘米、蓋高4.5厘米的漆盒內,包括1件方形髹(xiū)黑漆木博局,帶有用象牙條嵌出方框和曲道;12根象牙箸狀長籌碼,30根象牙箸狀短籌碼,12枚象牙大棋子,18枚小棋子,1件小木鏟,1個象牙削刀和1件環首角質刻刀;此外,還有一件發現於博具盒之外的骰子,系...
牙雕是指在象牙上進行的一系列的雕刻,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象牙雕刻藝術品,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精美的雕刻藝術,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一。牙雕製作為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四個主要地區。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
古越族和漢族早期的關係主要在貿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換北方的絲帛和手工產品。春秋末期的吳越時代。據史書所載,吳國於紀元前12世紀的商朝末年由泰伯立國,但在其後數百年間,史書並無吳國活動的紀錄。直到紀元前6世紀後。吳國才有確切年代可尋。到了紀元前514至496年吳王...
多種原料、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景泰藍俗稱“景泰藍結合產品”,是以景泰藍為主體,結合其他諸如玉雕、花絲鑲嵌、象牙、雕漆、紅木雕刻,以及內畫工藝等多種原材料和工藝技術加工製成的工藝美術品。十、金屬胎平面掐絲琺瑯畫 傳統的景泰藍工藝大多用於三維工藝造型,如器皿類的瓶、罐,陳設類的塔、鶴、馬等。後來藝術家 ...
2.草原猛獁象牙 3.馬圈溝遺址出土的草原 猛獁象骨骼 4.草原猛獁象足跡 5.刮削器 6.石錘 7.東谷坨遺址出土的石製品 8.岑家灣遺址石製品復原拼合 舊石器時代中期 9.侯家窯一許家窯遺址出土的 人頭骨化石 10.野馬牙齒 11.野馬肢骨 12.刮削器 13.尖狀器 14.雕刻器 15.石球 16.板井子遺址...
明牙雕人物圖筆筒是明代的筆筒。描述 高:12.4cm,口最大徑:7.5cm,底最大徑:8.2cm。象牙包漿紅潤,外壁雕刻人物故事,線條流暢,情景生動,為明晚期象牙雕刻的典型風格筆筒橢圓體,口略小,底稍大,保有象牙原形。口邊較厚,底邊較薄,另配牙底。器表色澤較深,似經染色,象牙紋理卻更為彰顯,成為裝飾...
器形種類以刮削器為主,其次是錘,尖狀器不典型,鑿形器和斧形器似是磨製石器的毛坯。木器 木器數量不少,器形有耜、筒、鏟、絞紗棍、錘、夯具、拖舟等,部分木器難以定名,功能不清楚。骨器、角器 骨、角器主要有骨鏃、骨鑿、骨錐、骨針,骨哨發現很少,骨耜僅3件。象牙製品僅見2件,一為鳥形圓雕匕...
馬橋文化有一個奇特的返祖現象:即在其他地區良渚文化晚期出現的許多耗工費時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帶細刻圖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馬橋古文化遺址中均未發現,遺存只是些粗陋的陶器雜件。同時,作為馬橋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結構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為簡單。這種現象,考古界認為除社會發展因素外,很大程度...
,從民間到學院,又從學院回到民間,再度隨父研習傳統造型藝術之真諦,曾從事象牙雕刻13年之久,他對人像素描、速寫、書法、篆刻、雕塑、都有廣泛的潛獵,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歷盡藝術磨礪,王篤芳非常注重個人修養,1987年他辭去技術副廠長職,回家躲進小樓致力於黃楊木雕的創作和研究,1991年獨資創辦“王家黃楊木雕...
晚始新世出現的始祖象Moeritherium一般被認為是長鼻目的祖先,身體笨拙,大小像豬,趾端有扁平的蹄。既沒有長鼻子,也沒有長長的象牙,只是上唇稍大些,上下頜的第2對門齒也稍大些。始祖象化石發現於非洲。但截至2012年,很多古生物學家認為在非洲發現的另一類古象才是象的真正祖先。鏟齒象類 鏟齒象Platybelodon...
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日用工藝,即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如一些染織工藝、陶瓷工藝、家具工藝等;二、陳設工藝,即專供欣賞的陳設品,如此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裝飾繪畫等。中國工藝美術的製作比較早,如新石器時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紋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寫實的造型和圖案化的手法即表現出很強的實用性...
而有的墓卻十分寬大,如大汶口10號墓,有結構複雜的葬具,死者佩戴精緻的玉石飾物,隨葬玉鏟、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陶器,還有獸骨、豬頭和可能是“鱷皮鼓”殘留下來成堆的鱷魚鱗板。龍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距今約四千多年前。以1928年最初發現於山東章丘縣龍山鎮而得名。典型龍山文化(又名山東龍山文化)...
勾狀象牙基本被用作武器,可能也適用搜尋雪層下的牧草。1806年,在西伯利亞發現第一具猛獁象屍體。在西伯利亞東北部近海的弗蘭格爾島,有地球最後的猛獁象,絕跡於3700年前。進化 已知最早的猛獁是上新世時的非洲猛獁,生活在非洲的熱帶地區,進入更新世,猛獁離開非洲向亞歐大陸和北美洲挺進,已知最早在亞歐出現的猛獁...
鳴鏑,又名響箭、嚆矢,是飛行時會發出聲音的一種箭矢。這種箭矢在漢代即已出現,箭主體為鐵制,用獸骨、象牙等裝飾,也有部分類型使用水牛角作為發聲部位。箭鏃多為小棗形,古時主要被遊牧少數民族使用,後來被稱為響箭,至清代仍在使用,多用於教學練習等方面。《漢書音義》:“鏑,箭也,如今鳴箭也。”《史記》...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傳統酒具中最為珍貴的一種,犀角杯曾在歷史上風光無限。犀角杯材料珍貴,雕刻精美,被譽為古玩雜件中的佳器,是歷代帝王將相、富商巨賈、文人騷客用來炫耀財富的一種奢侈品。材質 犀角即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貴的牙角料之一。犀角比象牙更為稀有,在古代它與夜光璧、明月珠...
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不同質料的隨葬品1928件,有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體現殷墟文化發展水平的是青銅器和玉器。青銅器共468件,以禮器和武器為主,禮器類別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對或成組,婦好銘文的鴞尊、盉、小方鼎各一對...
而有的墓卻十分寬大,如大汶口10號墓,有結構複雜的葬具,死者佩戴精緻的玉石飾物,隨葬玉鏟、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陶器,還有獸骨、豬頭和可能是“鱷皮鼓”殘留下來成堆的鱷魚鱗板。龍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距今約四千多年前。以1928年最初發現於山東章丘縣龍山鎮而得名。典型龍山文化(又名山東龍山文化)...
1974年,來雁北考古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賈蘭坡教授等,由在藥材收購站看到一塊象牙化石,追蹤調查發現。1976~1977年發掘,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埋藏在離地表3米左右的黃綠色粘土層中,有25種動物化石和上萬件種類豐富的石器。人類化石有一塊頭蓋骨厚達1厘米多,牙齒粗大,冠面溝紋和“北京人”相似...
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主要有婦好組的圓鼎、大型甗、簋、帶蓋方罍、帶蓋扁圓壺、瓿、圈足觥、爵、觚、斗、長方扁足鼎、偶方彝、方斝、三聯甗、鴞尊、大型鉞等;司母辛組的大方鼎、四足觥等。部分禮器和兩件大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