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

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單分子負鏈RNA病毒目,呈線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
  • 外文名:Cote d’Ivoire ebolavirus
  • 分類:單分子負鏈RNA病毒目
  • 特徵:呈線狀
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分類類型,分類,伊波拉病毒的發現,伊波拉病毒特徵,伊波拉出血熱的臨床症狀,伊波拉出血熱的傳播途徑與預防,伊波拉病毒疫苗,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與鳥類的前世今生,伊波拉病毒—大猩猩滅絕之禍,

中文名稱

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

英文名稱

Cote d’Ivoire ebolavirus

分類類型

分類

單分子負鏈RNA病毒目>絲狀病毒科 >伊波拉病毒屬 >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的發現

伊波拉病毒 Zaire Ebola virus 令世界談之色變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源於非洲的薩伊,其名稱就是根據薩伊境內的一條小河而命名。1976年首次暴發就多走了270人的生命,不過當時無人知曉是何種病毒。此後,這種神秘的病毒先後出現在加彭、蘇丹、象牙海岸甚至英國。第二次大暴發是在1995年,共有245人死於非命。在發現伊波拉病毒的20多年時間裡,全世界證實死於這種病毒的人超過10000人。由於這種病毒多發生在非洲偏遠地區,所以實際的死亡人數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伊波拉病毒特徵

伊波拉病毒粒子外觀呈線狀,直徑為80nm,長度為970nm,屬絲狀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較長的奇形怪狀的病毒粒子相關結構可呈分枝狀或盤繞狀,長達10um。來自薩伊、象牙海岸和蘇丹的伊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學特性不同。第4個伊波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靈長目動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也有文獻報導,極少數人感染染此病毒株,但臨床上無症狀。伊波拉病毒對熱有中等抵抗力,對紫外線和γ射線敏感,對多種化學試劑(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酯、過氧乙酸、次氯酸鈉、福馬林等)敏感。靈長類動物對伊波拉病毒普遍易感。

伊波拉出血熱的臨床症狀

伊波拉出血熱(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BO)是一種由伊波拉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病死率很高,最高接近90%,臨床上以發熱及出血為特徵。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最嚴重表現是病毒性出血熱。病毒感染者經過短則數天,長約3周的潛伏期後突然發病,開始時表現為流感樣症狀,發熱(體溫很快升到38~39℃)、寒戰、倦怠和肌肉酸痛等。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各個器官進而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傷,主要包括胃腸功能紊亂、呼吸系統損傷和脈管系統損傷。接著出現厭食、嘔吐、反覆腹痛及腹瀉、胸痛、呼吸短促、咳嗽和水腫。重症可出現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昏迷、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症狀。
出血表現為皮膚淤斑、黏膜出血、靜脈穿刺出血無法控制和內臟出血流出等。起病的第5天前後可見大塊的紅斑或疹。疾病後期,病人表現為休克、震顫和嚴重代謝紊亂,超過半數出現彌散性凝血障礙。起病的7~11天,病人組織發生變性、壞死,並被分解,病人不斷把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而死亡。
一般倖存者要經過很長的恢復期,遺留的後遺症主要有關節痛、睪丸炎及心理障礙等。 (3) 流行概況 1976年,薩伊[現為剛果(金)]北部“伊波拉”河沿岸55個村莊遭到不知名的陌生病毒“襲擊”。病毒流行持續7周,發病318例,病死率為88%。同年從這次流行的一個村莊的一例病人體內首次分離出伊波拉病毒,因此命名。
1976年6-11月,蘇丹南部發病284人,死亡151人。同年9月,蘇丹的西部赤道省Nzara附近的Maride,距薩伊約500英里的一所醫院也發生流行,在鄉村醫院和村莊發現了600多個病例;這些幾乎是同時爆發的病死率約為70%。
1979年,蘇丹同一地區發生第二次爆發,發病34例。1980年肯亞有散發病例,在美洲發生實驗室感染病例。
1995年,薩伊又發生一次大的爆發,從1月開始,6月24日終止,主要發生在金夏沙以東Kikwit市直徑150-600公里範圍內,確診315例,死亡244人,病死率77%。這次流行最初記載的病人是一個木炭工人,由於誤診,在接下來的3個月中,伊波拉出血熱病毒在這個社區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而導致該病的流行。
2001年12月,加彭爆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截至2001年12月19日,發現27例疑似病人,其中15人死亡。
2004年5月,蘇丹南部赤道地區爆發埃波拉病毒,截至2004年5月26日,有20人受到感染,其中5人死亡,數百人需要監護。
2007年9月,剛果(金)(原薩伊)再次暴發伊波拉出血熱,病致死率高達50%至90%。疫情由聯合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和位於加彭的實驗室證實。本次疫情的重災區是該國東南部的東開賽區,離首都金夏沙690公里,距1995年該國伊波拉爆發地點基奎特僅300公里。此次爆發近400人感染並出現症狀,至少167人死亡。疫情開始於6月8日,當時兩名村長死於伊波拉病毒。所有參加葬禮的人親手下葬死者,結果所有參加葬禮的人事後全部死亡。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其他幾個地區的居民中存在FA抗體,但是,它們同高毒力的伊波拉病毒的關係尚不清楚。目前,已經從1989和1990年從菲律賓進口到美國,1992年進口到義大利的
獼猴中分離到埃波拉相關的絲狀病毒;這些猴子很多死亡了。1989年裡每天都和這些猴子接觸的五個管理員中,有四人產生了特異性抗體,他們先前未曾發熱或患過其它疾病。

伊波拉出血熱的傳播途徑與預防

伊波拉出血熱的傳染性很強,在醫院接受注射以及與病人的密切接觸,都是本病傳播的主要危險因素;另外,接觸猴類或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或其他體液也會導致感染,還可能經皮膚、呼吸道或結膜而感染,也曾發現有經空氣傳播的。而其他因素如暴露的食物和水、醫院建築、家養和野生動物以及旅遊,一般都不會傳播。
伊波拉病毒病潛伏期為2-21天。病毒的傳染期是,只要血液和分泌物中有病毒就有傳染性。在蘇丹達30%的主要護理者受感染,而大多數其他的家庭接觸者未受感染。一位實驗室感染病例起病後第61天,從其精液中分離到埃波拉病毒,而第76天分離不到。
目前對伊波拉出血熱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如果在早期對症治療,輸液以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也出現了可挽救的部分病例。
控制“伊波拉”的擴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伊波拉病毒疫情動態,加強國境檢疫;對有出血症狀的可疑病人,應隔離觀察,一旦確診應及時報告衛生部門,對病人進行最嚴格的隔離,即使用帶有空氣濾過裝置的隔離設備。醫護人員、實驗人員穿好隔離服,可能時需穿太空服進行檢驗操作,以防意外。對與病人密切接觸者,也應進行密切觀察。

伊波拉病毒疫苗

2003年11月,美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預防致命的伊波拉病毒的實驗疫苗,一名志願者接受了這種疫苗的注射。
伊波拉病毒感染者死亡率很高,美國當局唯恐它被用作恐怖分子的生化武器,所以加緊了疫苗的研製。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院(簡稱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2003年在貝塞斯達市的研究中心為志願者注射了疫苗。
早在2000年,研究人員已經將同樣的試驗疫苗注入猴子體內,並且宣稱疫苗可以保護猴子免受常規的伊波拉病毒的感染。目前,研究者正在評估該疫苗在人體內的安全性。
疫苗的配製基於最新的DNA技術,運用該技術所研製的其他疫苗還可能對控制愛滋病、瘧疾、肝炎等疾病產生效果。研究負責人Anthony
S.Fauci博士指出,注射疫苗並不能令人終生對伊波拉病毒免疫,不過卻可以挫敗恐怖分子使用該病毒作為武器的陰謀。
伊波拉病毒傳染力很強,病毒感染者會出現嚴重的內出血,很快死亡。現在還沒有針對它的特效藥,在非洲有90%的受感染者無藥可治而死。在1976年至1995年間,非洲曾出現大規模的伊波拉出血熱疫情,專家們擔心該病爆發的頻率會不斷提高。

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與鳥類的前世今生

美國科學家(Covalent modifications of the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J Virol;2002,76 (24): 12463-72)發現,伊波拉病毒 (Ebola Virus)與鳥類的愛恨糾葛、前世今生。 美國普渡大學 David Sanders和其研究團隊發現,伊波拉病毒蛋白質外鞘 (outer protein shell)醣蛋白(glycoprotein) 的生化結構與鳥類所攜帶的許多種反轉錄病毒 (retrovirus)外鞘的醣蛋白構造十分相似。先前,科學家們已經知道伊波拉病毒與鳥類所攜帶病毒,在內部的基因組成上,有著高度的相似,而David Sanders教授等人進一步的指出,這些病毒甚至連外表也很類似。這項發現暗示伊波拉病毒與鳥類所攜帶病毒,有著相似的進化路徑,伊波拉病毒 (Ebola Virus) 與鳥類攜帶的反轉錄病毒,可能是由同一祖先所進化而來,而鳥類也可能是這種可怕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散播這種病毒的罪魁禍首。 自從1976年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該病毒已在非洲地區奪走數千條人命。然而,目前科學家們對於伊波拉病毒的來源,所知有限。可以確定的是,人類和猴子都會受到該病毒的感染,更可怕的是,一旦疫情爆發流行,其致死率往往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

伊波拉病毒—大猩猩滅絕之禍

伊波拉病毒是人類所知最致命的傳染性病毒之一,它在非洲地區黑猩猩和大猩猩種群內的快速傳播已經引起了動物保護人士的關注。位於加彭首都利伯維爾的非洲森林生態系統中心的靈長目動物學家馬格德林?貝爾梅霍(Magdalene Bermejo)2006年12月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認為,伊波拉病毒在不同的大猩猩群體之間的傳播速度遠遠快於在人類之間的傳播速度。儘管10年前類人猿在非洲的數量還相當可觀,但現在,非洲大猩猩的生命正受到很大威脅。2002年到2003年間,在非洲的剛果和加彭約有5500隻大猩猩被伊波拉病毒奪走了生命,罪魁禍首除了在非洲肆虐的伊波拉病毒,人類為了經濟利益而發起的捕殺行動也是重要原因。
非洲叢林是伊波拉病毒滋生的天然溫床。此前科學家並不確定該病毒是否通過其他動物傳播到猿類身上,但這項最新研究顯示,伊波拉病毒能夠直接在猩猩之間進行一對一的傳播。
導致大猩猩死亡的伊波拉病毒為薩伊型,在加彭和剛果(金),這種亞型已經反覆感染人類。在每一起人類感染事件中,都能在附近森林中找到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屍體。2001年底,加彭爆發人類伊波拉流行病。2002年6月,在距洛希自然保護區(Lossi Sanctuary)15公里處發現第一隻大猩猩屍體。該保護區附近有10個大猩猩群,共143隻大猩猩。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涉及的143隻大猩猩中已有130隻死亡,死亡率高達90%以上。伊波拉病毒在猩猩之間一對一傳播,並逐漸在種群之間連續擴散。
研究人員對洛希自然保護區方圓2700公里內的大猩猩聚居地進行調查後發現,聚居地數量減少了96%。科學家估計,自2002年伊波拉流行病爆發以來,大約有5500隻大猩猩因感染該病毒而死亡。同樣情況也發生在非洲東部,在過去10年中,東部低地大猩猩的數量下降了70%,從1994年的約17000隻減少到目前不到5000隻。
由於大量的大猩猩因感染伊波拉病毒死亡,這種全世界最大的靈長類動物目前正急劇減少,並面臨即將完全絕跡的危險。
科學家相信,伊波拉病毒一定是藏身在如鳥類或者蝙蝠的宿主體內才沒有自生自滅的。雖然目前尚不能確定病毒宿主到底是哪種動物,但病毒通過大猩猩與這種動物的密切接觸而傳播的可能性大於其在猩猩之間的直接傳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