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區園

豆區園

“豆區園”建於明萬歷年間,是葉向高的花園兼書院。座落在福建省福清市融城鎮官驛巷內。全園面積近200平方米,故名“豆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區園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清市融城鎮官驛巷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
  • 占地面積:近2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姜太公釣魚
簡介,名字由來,園中布局,

簡介

“豆區園”是明代宰輔葉向高的私家花園,面積不及3畝。建於何時,已無文獻可考。清康熙《福清縣誌》載:“豆區園,在南上隅檜亭巷。明葉文忠公築。”葉向高自編年譜《蘧編》曰:“初買龔氏宅,甚隘,無力他徙,於西關外覓隙地數畝,辟園築室,為游息之區。”《福建通志》說:“豆區園創自前明,建自何人未詳。該園初未有名,葉向高死後,分屬其孫葉益苞。後稍增飾,題曰‘豆區園’”。
園內有書院、亭閣、假山、魚池、拱橋等,種有佳樹名花,景物錯落有致。有假山、池壁景物。如魚蛇相會、百猴柱、觀音送子、鯉魚出龍門等,多為各種奇異的石頭構成。其中百猴,白石柱高達3米多,立於池畔,是鐘乳石天然造型的珍品。還有形同八仙圓桌的扁石壘於水面,上豎一大理石,狀如垂釣老翁,人稱此石為“姜太公釣魚”。假山上有一涼亭,亭下有假山洞,名“眠雲”。亭旁一古榕,徑數圍,已有300餘年歷史。“文化大革命”期間,豆區園遭受一場浩劫,破壞嚴重,現只剩下部分假山、拱橋和“姜太公釣魚”等景觀。書院改為民主黨派辦公場所。1981年2月25日,列為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豆區園”匾額是由原新華社社長邵華澤題字,園內所有的亭台樓閣的鎏金楹聯、匾額,系福建籍書法家陳天麟書寫。

名字由來

“豆區園”之“區”不念“qū”,念“ōu”。“區”是古代的一種容器,有時也作容量單位。“區”的形狀可以把它想像成小瓷(陶)碗、小瓷(陶)碟。以前農家經常使用“湯甌”裝飯、裝湯,參照《漢語大字典》對“甌”的解釋,我們甚至可以把“區”的形狀理解成“甌”的形狀。又因“豆區園”中有“豆”字,我們可以把它的含義解釋為“園林如同裝豆的小瓷(陶)碟一般精巧”;《左傳·昭公三年》中“齊舊四量:豆、區、釜、鐘。四升為豆,四豆為區”之記載,也可能是“豆區園”之名的來歷。

園中布局

豆區園可謂精巧玲瓏,十分符合福清私宅園林構造布局的宗旨,充分利用空間,節約用地,對於園中建築、樹木、花草、池沼的用地比例,拿捏極準。
園中央一池塘,有活水淙淙從外注入,發大水卻從不泛濫。上有拱橋,池塘兩面有枕流閣和漱石亭兩兩相望,夾峙的是一座名為“小蓬萊”的,由假山堆砌而成的山洞。
見此山洞,便勾起了同行的福清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林珍的回憶,“我家原來就在這豆區園旁,小時候從樓景霞,到三門樓,再到十五落以及這豆區園,一片過去全是老房子,十分壯觀。那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故居,一放學,就和同學到這裡來玩捉迷藏,在洞裡鑽來鑽去,怎么玩也不膩。”
登假山則可見“集翠亭”,腳踩的均是千瘡百孔的海蝕石,亭旁也有一如大鏡面的海蝕石,靈氣十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