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苦蕒菜

變色苦蕒菜

變色苦蕒菜(學名:Ixeris chinensis subsp. versicolor (Fisch. ex Link) Kitam.)是菊科、苦蕒菜屬植物。基生葉包括葉柄長3.5-7.5厘米;總苞片2-3層,外層及最外層小,長0.8毫米;冠毛白色,微粗糙,長近4毫米。生長於海拔100-4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林下、河邊、溝邊、荒地及沙地上,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30厘米。根垂直或彎曲,不分枝或有分枝,生多數或少數鬚根。莖低矮,主笑拜莖不明顯,自基部多分枝,全部莖枝無毛。基生葉匙狀長橢圓形、長橢圓形、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披針形、倒披針形或線形,包括葉柄長3.5-7.5厘米,寬0.2-6厘米,不分裂或至少含有不分裂的基生葉,邊緣全緣或有尖齒或羽狀淺裂或深裂或至少基生葉中含有羽狀分裂的葉,基部漸狹成長或短柄,側裂片1-7對,集中在葉的中下部,中裂片較大,長橢圓形、鐮刀形或狹線形,向兩側的側裂片漸小,最上部或最下部的側裂片常尖齒狀;莖生葉少數,1-2枚,通腿戰凝拔常不裂,較小,與基生葉同形,基部無柄,稍見抱莖;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傘房圓錐花序,含15-27枚舌狀小花。總苞圓柱狀,長7-8毫米;總苞片2-3層,外層及最外層小,寬卵形,長0.8毫米,寬0.5-0.6毫米,頂端急尖,內層長,線狀長橢圓形,長7-8毫米,寬1-2毫米,頂端鈍。舌狀小花黃色,極少白色或紅色。瘦果紅褐色,稍壓扁,長橢圓形,長2.5毫米,寬0.7毫米,有10條高起的鈍肋,沿肋有上指的小刺毛,向上漸狹成細嚎,詠細凶艱贈絲狀,長2.5毫米。冠毛白色,微粗糙,長近4毫米。花果期3-9月。催阿罪
變色苦蕒菜
變色苦蕒菜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4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林下、河邊、溝邊、荒地及沙地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哈爾濱、安達)、吉林(通榆)、內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小五台山、內丘、琢鹿)、山西(太原、晉城、沁縣、永濟、寧武、五台)、陝西(綏德、山陽、周至、太白山)、甘肅(蘭州、固原、定西、眠縣、永昌)、青海(柴達木)、新疆(善都)、山東(青島汗采埋舉、煙臺)、江蘇(寶應、鹽城、淮安)、浙江(杭州、昌化)、江西(萍鄉)、福建店鑽祖(長汀)、河南(焦作、盧氏、西峽、商城)、湖北(宣恩)、湖南(黔陽)、廣東(增城)、四川(灌縣、廣元、寶興、南川、奉節、屏山、馬爾康、城口)、貴州(安龍)、雲南(昆明、蘭坪、屏邊、中甸、維西、麗江)、西藏(貢覺、林芝、拉薩、米林)。朝鮮、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有分宙榆譽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