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艷華編著的《讀懂每個兒童》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輯錄了作者自從業來執教生活的點滴體會。 《讀懂每個兒童》全書分為教育,誰的職業、嚮往陽光、我的童心在哪裡、 職場的惶恐四個部分詳細探討了作者職業生涯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本書裝幀精美,文字細膩,敘事流暢,可供相關研究教育人員進行參考,希望此書的出版對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有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讀懂每個兒童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 頁數:238頁
- 開本:16
- 定價:28.00
- 作者:吳艷華 張志勇
-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86750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在“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團隊中,湧現出一批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認識獨特、體驗深邃的新生代教師。《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就是這批優秀教師集體創作的成果。由吳艷華編著的《讀懂每個兒童》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透過生動鮮活的教育故事,折射出新銳的教育思想火花,具有強烈的教育現場感,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迪和心靈洗禮。
圖書目錄
總序
讀懂每個兒童
第一輯 教育,誰的職業
教育呼喚體驗
與教育的初次接觸
成長的回憶
教育,誰的職業
菲爾普斯的功勞
通往上海的路
父親來了
教育的服務
背後的發現
公德是一隻眼睛
孩子們的“遊戲”人生
老趙和小陳
援助的背後
沒有雜草的花園
第二輯 嚮往陽光
開學第一天
學校需要吸引力
離開家的孩子
敞開我們的心扉
相信,讓教育帶上表情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走張路的路
愛不是玩笑
尊嚴
那雙眼睛
心靈的約定
並非無奈的結局
等待是一種尊重
面對兒子,我很困惑
跨過那道門
家長請到班會來
來自遠方的對話
走過夏目的廣場
嚮往陽光
第三輯 我的童心在哪裡
我的童心在哪裡
課堂上的哈欠
誰為孩子的休息權利負責
現在的孩子玩什麼
假日裡,孩子們何去何從
被課堂遺失的孩子
學生不會寫作文?
習作,從日記開始
小傑,我該怎樣幫助你
警惕小組合作
質疑教學中的質疑
何時鋪就紅地毯
重要的一課
不該出現的傷害
抖出一串生命
從“要不要管他”到“要不要他管”
曉曉是一個寓言
第四輯 職場的惶恐
職場的惶恐
弄斧到班門
老鄉的企盼
老蘇的煩惱
小林的問題
六人“合唱”團
舌頭上面鑲花邊
為了充滿友誼的合作
我們被逼進了閱覽室
與全息的相遇
真實的形象
鏡子
回饋的感動
旅遊的層次
經歷是一種痛
第五輯教育首先是一種生活
自娛自樂
舉起照相機
耳邊飄來音樂聲
課前點燃一盞明燈
幸虧接觸了一點藝術
體育人間
書韜轉學
分一些給孩子
節日,我們這樣度過
到農村去
尋找錯別字
教育首先是一種生活
開拓者的遊戲
松濤陣陣
雨中的尋訪
連環畫情結
我愛大自然
為了增添一份對家鄉的熱愛
後記
跋
讀懂每個兒童
第一輯 教育,誰的職業
教育呼喚體驗
與教育的初次接觸
成長的回憶
教育,誰的職業
菲爾普斯的功勞
通往上海的路
父親來了
教育的服務
背後的發現
公德是一隻眼睛
孩子們的“遊戲”人生
老趙和小陳
援助的背後
沒有雜草的花園
第二輯 嚮往陽光
開學第一天
學校需要吸引力
離開家的孩子
敞開我們的心扉
相信,讓教育帶上表情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走張路的路
愛不是玩笑
尊嚴
那雙眼睛
心靈的約定
並非無奈的結局
等待是一種尊重
面對兒子,我很困惑
跨過那道門
家長請到班會來
來自遠方的對話
走過夏目的廣場
嚮往陽光
第三輯 我的童心在哪裡
我的童心在哪裡
課堂上的哈欠
誰為孩子的休息權利負責
現在的孩子玩什麼
假日裡,孩子們何去何從
被課堂遺失的孩子
學生不會寫作文?
習作,從日記開始
小傑,我該怎樣幫助你
警惕小組合作
質疑教學中的質疑
何時鋪就紅地毯
重要的一課
不該出現的傷害
抖出一串生命
從“要不要管他”到“要不要他管”
曉曉是一個寓言
第四輯 職場的惶恐
職場的惶恐
弄斧到班門
老鄉的企盼
老蘇的煩惱
小林的問題
六人“合唱”團
舌頭上面鑲花邊
為了充滿友誼的合作
我們被逼進了閱覽室
與全息的相遇
真實的形象
鏡子
回饋的感動
旅遊的層次
經歷是一種痛
第五輯教育首先是一種生活
自娛自樂
舉起照相機
耳邊飄來音樂聲
課前點燃一盞明燈
幸虧接觸了一點藝術
體育人間
書韜轉學
分一些給孩子
節日,我們這樣度過
到農村去
尋找錯別字
教育首先是一種生活
開拓者的遊戲
松濤陣陣
雨中的尋訪
連環畫情結
我愛大自然
為了增添一份對家鄉的熱愛
後記
跋
文摘
初次做教師是在農村的一所國小,臨時給一位語文老師代課。
課堂上,氣氛並不和諧。農村孩子特有的內向羞澀讓他們選擇了沉默,陌生的老師加重了緊張氣氛,教室里的空氣似乎停滯了。孩子們怯怯地看著我,期待我打破沉默。其間,我不斷提出問題,極希望能有人主動站出來。在我一次次的誘導中,孩子們始終瞪著一雙略顯迷茫的眼睛看著我,我自說自話,像個蹩腳的演員,得不到觀眾的呼應。課後,一大群孩子站在教室門口,一直目送我走回辦公室。
回到了辦公室,激情已然化為烏有,心裡滿是沮喪。我想:剛才這節課,我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他們會有收穫嗎?
國小階段的孩子,在課堂上應該無所顧及地展示自己。他們長時間地乾坐在那裡,即使看起來注意力很集中,但整個狀態卻像待填的“鴨子”。這不是真正的孩子,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學習。孩子在本能上就應該是“活”、“動”的狀態,只有他們的活力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出來,才有可能讓自己得到提升,受到啟發,真正獲得。作為教師,在感受到他們思維靈動的同時,才會體驗到做教育的快樂。教與學應該是雙向的,單行線怎能實現教學相長?
後來,幾個膽大的孩子跑來問我什麼時候再給他們上課。在孩子期待的眼神中,我體會到了孩子成長的某種需要。孩子的心靈需要和風細雨的滋潤,需要一位能夠引導他們前進的良師益友,我要試著去做!
可嘗試是短暫的。在沒有外力肯定和鼓勵的日子裡,我失去了嘗試的熱情,許多想法常常在困難面前隱去了。於是,我學會了模仿,學會了照搬別人的經驗。但隱隱的,總有一顆種子深埋內心深處。它時時提醒我,模仿只是教育的初級階段,沒有個性的教育是沒有生命力的。
十幾年後,回想起當年那些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我的生活中完全消失了,有訊息的只是幾個考上大學的人。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我不知道他們的下落,看不到他們的生活,我只能猜測,曾陪伴他們走過短暫時光的這些老師,已經淡出了他們的記憶。
但是,我又多么想知道,曾經的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曾經影響過他們嗎?他們因我而有昕改變嗎?教育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嗎?這個結果對於在困惑中摸索的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職業的熱情需要來自外力的肯定,教師同樣如此。
看到周圍的人依然在重複著一成不變的工作,包括那些感覺最好的老師,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害怕重複銷蝕激情,更害怕平淡誤人子弟。那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無法複製的生命啊!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並不會把所有的孩子都引向失敗,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把相當大比例的學生引向了失敗!世界上的任何企業生產過程中,次品率達到20%都被認為是一場經濟上的災難。那么,我們的學校給予孩子的教育是不是都合格了呢?這種傳遞知識、技能的方式是不是真的激活了孩子的思維,給孩子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一個孩子接受教育是否成功,將會影響他未來的生活走向;一群孩子接受教育是否成功,將會改變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命運。
身處教育之中,我常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不管怎樣,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目標在遠方,就只能風雨兼程。P8—P9
課堂上,氣氛並不和諧。農村孩子特有的內向羞澀讓他們選擇了沉默,陌生的老師加重了緊張氣氛,教室里的空氣似乎停滯了。孩子們怯怯地看著我,期待我打破沉默。其間,我不斷提出問題,極希望能有人主動站出來。在我一次次的誘導中,孩子們始終瞪著一雙略顯迷茫的眼睛看著我,我自說自話,像個蹩腳的演員,得不到觀眾的呼應。課後,一大群孩子站在教室門口,一直目送我走回辦公室。
回到了辦公室,激情已然化為烏有,心裡滿是沮喪。我想:剛才這節課,我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他們會有收穫嗎?
國小階段的孩子,在課堂上應該無所顧及地展示自己。他們長時間地乾坐在那裡,即使看起來注意力很集中,但整個狀態卻像待填的“鴨子”。這不是真正的孩子,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學習。孩子在本能上就應該是“活”、“動”的狀態,只有他們的活力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出來,才有可能讓自己得到提升,受到啟發,真正獲得。作為教師,在感受到他們思維靈動的同時,才會體驗到做教育的快樂。教與學應該是雙向的,單行線怎能實現教學相長?
後來,幾個膽大的孩子跑來問我什麼時候再給他們上課。在孩子期待的眼神中,我體會到了孩子成長的某種需要。孩子的心靈需要和風細雨的滋潤,需要一位能夠引導他們前進的良師益友,我要試著去做!
可嘗試是短暫的。在沒有外力肯定和鼓勵的日子裡,我失去了嘗試的熱情,許多想法常常在困難面前隱去了。於是,我學會了模仿,學會了照搬別人的經驗。但隱隱的,總有一顆種子深埋內心深處。它時時提醒我,模仿只是教育的初級階段,沒有個性的教育是沒有生命力的。
十幾年後,回想起當年那些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我的生活中完全消失了,有訊息的只是幾個考上大學的人。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我不知道他們的下落,看不到他們的生活,我只能猜測,曾陪伴他們走過短暫時光的這些老師,已經淡出了他們的記憶。
但是,我又多么想知道,曾經的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曾經影響過他們嗎?他們因我而有昕改變嗎?教育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嗎?這個結果對於在困惑中摸索的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職業的熱情需要來自外力的肯定,教師同樣如此。
看到周圍的人依然在重複著一成不變的工作,包括那些感覺最好的老師,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害怕重複銷蝕激情,更害怕平淡誤人子弟。那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無法複製的生命啊!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並不會把所有的孩子都引向失敗,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把相當大比例的學生引向了失敗!世界上的任何企業生產過程中,次品率達到20%都被認為是一場經濟上的災難。那么,我們的學校給予孩子的教育是不是都合格了呢?這種傳遞知識、技能的方式是不是真的激活了孩子的思維,給孩子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一個孩子接受教育是否成功,將會影響他未來的生活走向;一群孩子接受教育是否成功,將會改變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命運。
身處教育之中,我常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不管怎樣,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目標在遠方,就只能風雨兼程。P8—P9
後記
編完這套由幾位風華正茂的新生代教師門所寫下的激揚著熾熱的教育情懷的“銳視角”文字,我的心情依然處於一種難以平復的興奮之中。因為,作為一名比他們年齡大一些的教育工作者,我從這批年輕的教育同仁們的字裡行間,強烈感受到了其強勁的生命律動和頗具衝擊力的思想銳度,並由此而對當下我們尚不夠完美的基礎教育,又油然燃起了新的美好期望!
由是,在本套叢書付梓之際,我還是忍不住想在這裡再說幾句。畫蛇添足”的感言。
1
人的生命其實是很脆弱的,脆弱得猶如一根葦草,也許在不經意間就會折斷了。於是,千百年來,許多人無不夢寐以求延年益壽,渴望長生不老。然而,生老病死卻是我們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於是,在那些被稱作“思想者”的一輩輩學人中間,便對如何才能實現“人生的完滿”這個命題,展開了迄今也沒有窮盡的探討和爭論。
坦率地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這個話題其實是不太關注的。因為,我覺得迄今尚未到所謂“知天命之年”的自己,談論這個話題應該還是比較遠一點的事情。然而,當生命的陰影終於在毫無覺察之間已經悄然襲來之際,我不由自主地對此也開始了一次次的追問:是呢,一個人的肉體生命來到這個塵世間,無論待的時間是長是短,終歸都是會煙消雲散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自己的人生“完滿”,使自己的生命達到一個理想的高度,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每個人都應當想一想的事情了!
有人以為,人生苦短,所以應“及時行樂”,以為如此便可以不再有人生的遺憾了;有人則以為,人生圓滿在於功名,所以為出人頭地,便不擇手段,丟棄尊嚴,卑躬屈膝,只要博取所謂“人上人”的地位,便視作是自己人生的“完滿”;還有的“新人類”則乾脆公開聲言,自己“寧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肯坐在腳踏車上笑”,似乎只要能過上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便是一種完滿的人生……
在一個價值觀念愈益呈現多元化的時代里,我無意也沒有資格過於苛求持以上各色人生觀念者。然而,作為一個被人們稱作“教師”的人,雖然自己極為平凡,但我依然有著太多的質疑和難以認同:難道,這就是我們作為“人”的生命的意義?這就是所謂“人”的生命的價值?這就是所謂人生的“完滿”?
須知,人與動物畢竟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動物只具有動物的本能,而作為“人”呢?人除了物慾的本能追求,是不是還應當有著不同於一般動物的更高級一些的追求呢?譬如精神,譬如人格……
——尤其是,作為負有“育人”使命的為人師者,我們究竟應當追求一種怎樣的生命高度呢?
2
我知道,在物慾橫流、喧囂浮躁的今天,談精神、談人格、談對生命高度的追求,似乎是一件連上帝聽了都要發笑的很“幼稚”的事情。可是,我卻固執地以為,只要你是一名教師,那么你就無法迴避這樣一個似乎顯得不合時宜的老套的話題。而且,你還不能不對此正面作出回答。
何以如此?
由是,在這裡,我覺得就有必要再來追問一下教育的真諦究竟何在了。對此,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1883—1969)曾反覆告誡:“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他指出:“訓l練是一種心靈隔離的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育是什麼》)而被譽為“20世紀最卓越的心靈導師”的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則同樣深刻地指出:“教育,並非只是用來訓l練心智。訓l練提升了效率,然而卻無法造就一個圓滿的個人”;而“教育的最大任務在於產生一個完整的人”。(《一生的學習》)他還說:“教育的功用不只是幫助你通過考試而已,還要幫助你明白生存的所有問題,包括……培養主動創造的能力,做一個認真而懂得如何深入思考的人。…顯然,除非教育能幫助你了解廣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歡樂,否則教育是沒有意義的。”他強調,“如果你沒有被教會如何去生活,那么教育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如何找到一種生命態度……這才是教育”。而“我們目前所謂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教育,因為沒有人告訴你這些事。你的老師只能幫你準備參加考試,他們從不和你談生命的問題,而生命的問題卻是最重要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其實,不獨國外學者有如此議論,即如我們大家更為熟悉的我國近百年來的諸多學人,也有著與之驚人相似的闡述。譬如,被譽為我國“現代教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1868—1940)即曾明確提出:“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而“完全的人格”必須是在知、情、意、行等身心諸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等等。
在這裡,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中捕捉到他們所刻意強調的幾個關鍵字:“完整的人”、“完全的人格”、“自我了解”、“生命態度”、“主動創造”和“學會生活”等。可見,這正如有學者所分析的那樣,一個真正有靈魂的教育,就意味著應當是以“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相關的信仰”,並使學生“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者”(李政濤)為鵠的。
由是我們試想:如果一位教師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沒有主動擔當意識,更沒有一種對精神生命高度的自覺追求,而僅僅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生產流水線上的“技工”,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著眼點僅僅盯在如何指導學生組裝知識“零部件”的“技術”操作層面上,或是只管幹些“夯實砸牢”知識點之類的“體力活”,那么,要指望我們企及上述教育之鵠的,可能嗎?
3
我曾有過這樣一個親身經歷:在一所中學,當我與一群學生交流時,有一位很文氣的高中生曾向我講了這么一句令我汗顏的犀利坦陳:“似乎,現在沒有老師再給我們講‘做人’了!”
面對學生這振聾發聵般的責問,我在想,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是不是真的該老老實實地捫心自問一下:“教師”究竟是什麼(7是否就如某些辭書所云,僅僅是所謂“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呢?如果連我們自己也把這種詮釋視為圭果,從而只是一味沉湎於知識、技能傳授“技術流”的快感之中,以致淡忘了、遠離了對學生所渴盼的“做人”這個應然的精神生命成長引領者的使命,那么,我們是否也就是在實質上迷失了教師這個職業角色的根本所在呢?
也許正是有鑒於此,諸多中外學人對於“教師”該如何去做,都曾進行過頗為深刻的探討。如,還是印度那位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他即曾反覆強調說:“教育者並不只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他是一個指向智慧、指向真理的人。”(《一生的學習》)要獲得正確的教育,育人者必須“了解生命的整個過程,而不只是依據一些新的或舊的公式來教育別人”。(《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對於真正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他的生活方式……”(《一生的學習》)而我國現代著名學者朱自清先生(1898—1948)亦說道:“教育的價值是在培養健全的人格,這已成了老生常談了。但要認真培養起來,那卻談何容易!第一教育者先須有‘培養’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溫熱的,忠於後一代的心!有了‘培養’的心,才說得到‘培養’的方法。”(《教育的信仰》)
由此看來,對“教師”二字的實質,似乎應詮釋為“生命的歌者”比較合適。
因為,我們每天所面對的都是一個個活潑的生命,所以,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所從事的這個直面生命的職業,實質上就是在用我們自己的生命之火來不斷點燃那些更為稚嫩、更為年輕的生命之火!如是,這也就意味著:教師應當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而傾情“歌唱”(教育教學),而不僅僅是用技巧(術)在“歌唱”(教育教學)!因為,就生命而言,一位教師如果僅僅擁有所謂“技巧(術)”,是不可能會真正打動和點燃學生的靈魂的。而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不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那么也就只能遺憾地被稱作是“無效教學”,抑或是“偽教育”了!
我以為,“教師”之所以千百年來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尊敬,可能其緣由也就在於此吧。
4
有人說,“大教教心”。我認為,這種觀點堪稱是對教師職業生命至高境界 的一個非常精闢的概括。但是,有許多教師卻認為這種“大教”境界在現實中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夢幻而已,所以自己能夠做到“小教教術”即不錯了。試問:這樣來想,便可以讓我們自己能夠做到心安理得了嗎?
在我看來,如果你是一位真正對學生生命“全人”成長負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那么你就確實應當注意努力提升自我,不斷超越“技術”層面,向“教心”的高度邁進。即,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也不僅僅是促進學生的智慧生成,至為重要的應當是須臾不能忘卻要切實成為引領學生的精神生命自由而健康成長的心靈導師!——這,恐怕才是一個為人師者對自己的教育人生和生命高度的應然追求。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自身的精神操守卑下,渾渾噩噩,營營苟且,從未 追問過作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究竟何在,也從未思考過自己應當努力追求怎樣 的生命高度和演繹一種怎樣的人生,那么他又怎能擔當得起引領學生精神生命 健康成長的“導師”之稱號呢?
5
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文一開始即提出的那個關於生命、關於人生的探討命題吧。我以為,對這一命題的追問與思考,絕不能被簡單地譏諷為是一種所謂“作秀”,是一種讀書人慣有的“無病呻吟”。因為,現實有時就是以一種近乎殘酷無情的姿態向我們冷冷地昭示,無論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一個人的有形生命延續時間的長短,其實真的是我們自己往往很難預料和掌控的。但是,能否讓我們自己有限的生命光陰過得有滋味、有意義、有價值,卻是完全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就益發顯示出我們每個人追問一下自己究竟準備過一種怎樣的人生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無論他人如何,作為教師,作為從事點化、潤澤那些天真爛漫的花季生命獲得精神上的健康發育,引領他們的精神生命更多地趨向真、趨向善、趨向美的使者,我們確乎是該有一些超越一般世俗的高一點的理想情懷,確乎是該有一些不同於他人的對生命高度、對完滿人生的思考與追求!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對本套叢書的幾位年輕作者和更多像他們一樣年輕的教育同仁們充滿著期待。因為,他們雖然年輕,他們雖然平凡,甚至也許在他們中間有的境遇並不那么如意或順利,可是,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自我,嘗試著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腦獨立地觀察世界、審視生命和思考人生。也許他們的思考和觀點確實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值得推敲的欠完善、欠成熟乃至偏激之處,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文字層面上,而是把自己的思考努力付諸自己的實踐中,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演繹著精彩初綻的教育生命樂章,書寫著自己對生命高度執著追求的人生答卷!
是啊,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也許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所謂“輝煌”的生命高度,但是,當我們有那么一天在回首自己的人生時,能夠感到自己已經為生命之理想、之高度而追求過了、努力過了、奮鬥過了,而且無論是在自己的事業上還是家庭中都已經盡到了自己所能盡到的力量和責任,並且留下了那么一行還值得自己感到寬慰的人生足印,不就算得上是一種人生的完滿了么?……
所以,真的像是前人所說的那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也可以是無限的。而如何將我們有限的生命化為永恆,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內心,關鍵更在於我們母個人的行動!
那么,就讓我們為了自己將來有一天捫心自問時,能夠感到內心平靜、坦然和無憾,不妨都來認真地想一想諸如“完滿人生”、諸如“生命追求”等等這樣的一些看似老套的字眼,琢磨一下蘊藏在這些字眼背後的豐厚內涵,做好我們當下該做好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關乎事業的、關乎社會的,還是關乎家庭的……
真的,每個人的生命高度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高度啊!
是為跋。
齊 健
2010年9月30日
由是,在本套叢書付梓之際,我還是忍不住想在這裡再說幾句。畫蛇添足”的感言。
1
人的生命其實是很脆弱的,脆弱得猶如一根葦草,也許在不經意間就會折斷了。於是,千百年來,許多人無不夢寐以求延年益壽,渴望長生不老。然而,生老病死卻是我們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於是,在那些被稱作“思想者”的一輩輩學人中間,便對如何才能實現“人生的完滿”這個命題,展開了迄今也沒有窮盡的探討和爭論。
坦率地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這個話題其實是不太關注的。因為,我覺得迄今尚未到所謂“知天命之年”的自己,談論這個話題應該還是比較遠一點的事情。然而,當生命的陰影終於在毫無覺察之間已經悄然襲來之際,我不由自主地對此也開始了一次次的追問:是呢,一個人的肉體生命來到這個塵世間,無論待的時間是長是短,終歸都是會煙消雲散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自己的人生“完滿”,使自己的生命達到一個理想的高度,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每個人都應當想一想的事情了!
有人以為,人生苦短,所以應“及時行樂”,以為如此便可以不再有人生的遺憾了;有人則以為,人生圓滿在於功名,所以為出人頭地,便不擇手段,丟棄尊嚴,卑躬屈膝,只要博取所謂“人上人”的地位,便視作是自己人生的“完滿”;還有的“新人類”則乾脆公開聲言,自己“寧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肯坐在腳踏車上笑”,似乎只要能過上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便是一種完滿的人生……
在一個價值觀念愈益呈現多元化的時代里,我無意也沒有資格過於苛求持以上各色人生觀念者。然而,作為一個被人們稱作“教師”的人,雖然自己極為平凡,但我依然有著太多的質疑和難以認同:難道,這就是我們作為“人”的生命的意義?這就是所謂“人”的生命的價值?這就是所謂人生的“完滿”?
須知,人與動物畢竟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動物只具有動物的本能,而作為“人”呢?人除了物慾的本能追求,是不是還應當有著不同於一般動物的更高級一些的追求呢?譬如精神,譬如人格……
——尤其是,作為負有“育人”使命的為人師者,我們究竟應當追求一種怎樣的生命高度呢?
2
我知道,在物慾橫流、喧囂浮躁的今天,談精神、談人格、談對生命高度的追求,似乎是一件連上帝聽了都要發笑的很“幼稚”的事情。可是,我卻固執地以為,只要你是一名教師,那么你就無法迴避這樣一個似乎顯得不合時宜的老套的話題。而且,你還不能不對此正面作出回答。
何以如此?
由是,在這裡,我覺得就有必要再來追問一下教育的真諦究竟何在了。對此,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1883—1969)曾反覆告誡:“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他指出:“訓l練是一種心靈隔離的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育是什麼》)而被譽為“20世紀最卓越的心靈導師”的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則同樣深刻地指出:“教育,並非只是用來訓l練心智。訓l練提升了效率,然而卻無法造就一個圓滿的個人”;而“教育的最大任務在於產生一個完整的人”。(《一生的學習》)他還說:“教育的功用不只是幫助你通過考試而已,還要幫助你明白生存的所有問題,包括……培養主動創造的能力,做一個認真而懂得如何深入思考的人。…顯然,除非教育能幫助你了解廣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歡樂,否則教育是沒有意義的。”他強調,“如果你沒有被教會如何去生活,那么教育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如何找到一種生命態度……這才是教育”。而“我們目前所謂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教育,因為沒有人告訴你這些事。你的老師只能幫你準備參加考試,他們從不和你談生命的問題,而生命的問題卻是最重要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其實,不獨國外學者有如此議論,即如我們大家更為熟悉的我國近百年來的諸多學人,也有著與之驚人相似的闡述。譬如,被譽為我國“現代教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1868—1940)即曾明確提出:“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而“完全的人格”必須是在知、情、意、行等身心諸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等等。
在這裡,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中捕捉到他們所刻意強調的幾個關鍵字:“完整的人”、“完全的人格”、“自我了解”、“生命態度”、“主動創造”和“學會生活”等。可見,這正如有學者所分析的那樣,一個真正有靈魂的教育,就意味著應當是以“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相關的信仰”,並使學生“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者”(李政濤)為鵠的。
由是我們試想:如果一位教師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沒有主動擔當意識,更沒有一種對精神生命高度的自覺追求,而僅僅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生產流水線上的“技工”,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著眼點僅僅盯在如何指導學生組裝知識“零部件”的“技術”操作層面上,或是只管幹些“夯實砸牢”知識點之類的“體力活”,那么,要指望我們企及上述教育之鵠的,可能嗎?
3
我曾有過這樣一個親身經歷:在一所中學,當我與一群學生交流時,有一位很文氣的高中生曾向我講了這么一句令我汗顏的犀利坦陳:“似乎,現在沒有老師再給我們講‘做人’了!”
面對學生這振聾發聵般的責問,我在想,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是不是真的該老老實實地捫心自問一下:“教師”究竟是什麼(7是否就如某些辭書所云,僅僅是所謂“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呢?如果連我們自己也把這種詮釋視為圭果,從而只是一味沉湎於知識、技能傳授“技術流”的快感之中,以致淡忘了、遠離了對學生所渴盼的“做人”這個應然的精神生命成長引領者的使命,那么,我們是否也就是在實質上迷失了教師這個職業角色的根本所在呢?
也許正是有鑒於此,諸多中外學人對於“教師”該如何去做,都曾進行過頗為深刻的探討。如,還是印度那位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他即曾反覆強調說:“教育者並不只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他是一個指向智慧、指向真理的人。”(《一生的學習》)要獲得正確的教育,育人者必須“了解生命的整個過程,而不只是依據一些新的或舊的公式來教育別人”。(《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對於真正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他的生活方式……”(《一生的學習》)而我國現代著名學者朱自清先生(1898—1948)亦說道:“教育的價值是在培養健全的人格,這已成了老生常談了。但要認真培養起來,那卻談何容易!第一教育者先須有‘培養’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溫熱的,忠於後一代的心!有了‘培養’的心,才說得到‘培養’的方法。”(《教育的信仰》)
由此看來,對“教師”二字的實質,似乎應詮釋為“生命的歌者”比較合適。
因為,我們每天所面對的都是一個個活潑的生命,所以,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所從事的這個直面生命的職業,實質上就是在用我們自己的生命之火來不斷點燃那些更為稚嫩、更為年輕的生命之火!如是,這也就意味著:教師應當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而傾情“歌唱”(教育教學),而不僅僅是用技巧(術)在“歌唱”(教育教學)!因為,就生命而言,一位教師如果僅僅擁有所謂“技巧(術)”,是不可能會真正打動和點燃學生的靈魂的。而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不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那么也就只能遺憾地被稱作是“無效教學”,抑或是“偽教育”了!
我以為,“教師”之所以千百年來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尊敬,可能其緣由也就在於此吧。
4
有人說,“大教教心”。我認為,這種觀點堪稱是對教師職業生命至高境界 的一個非常精闢的概括。但是,有許多教師卻認為這種“大教”境界在現實中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夢幻而已,所以自己能夠做到“小教教術”即不錯了。試問:這樣來想,便可以讓我們自己能夠做到心安理得了嗎?
在我看來,如果你是一位真正對學生生命“全人”成長負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那么你就確實應當注意努力提升自我,不斷超越“技術”層面,向“教心”的高度邁進。即,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也不僅僅是促進學生的智慧生成,至為重要的應當是須臾不能忘卻要切實成為引領學生的精神生命自由而健康成長的心靈導師!——這,恐怕才是一個為人師者對自己的教育人生和生命高度的應然追求。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自身的精神操守卑下,渾渾噩噩,營營苟且,從未 追問過作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究竟何在,也從未思考過自己應當努力追求怎樣 的生命高度和演繹一種怎樣的人生,那么他又怎能擔當得起引領學生精神生命 健康成長的“導師”之稱號呢?
5
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文一開始即提出的那個關於生命、關於人生的探討命題吧。我以為,對這一命題的追問與思考,絕不能被簡單地譏諷為是一種所謂“作秀”,是一種讀書人慣有的“無病呻吟”。因為,現實有時就是以一種近乎殘酷無情的姿態向我們冷冷地昭示,無論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一個人的有形生命延續時間的長短,其實真的是我們自己往往很難預料和掌控的。但是,能否讓我們自己有限的生命光陰過得有滋味、有意義、有價值,卻是完全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就益發顯示出我們每個人追問一下自己究竟準備過一種怎樣的人生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無論他人如何,作為教師,作為從事點化、潤澤那些天真爛漫的花季生命獲得精神上的健康發育,引領他們的精神生命更多地趨向真、趨向善、趨向美的使者,我們確乎是該有一些超越一般世俗的高一點的理想情懷,確乎是該有一些不同於他人的對生命高度、對完滿人生的思考與追求!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對本套叢書的幾位年輕作者和更多像他們一樣年輕的教育同仁們充滿著期待。因為,他們雖然年輕,他們雖然平凡,甚至也許在他們中間有的境遇並不那么如意或順利,可是,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自我,嘗試著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腦獨立地觀察世界、審視生命和思考人生。也許他們的思考和觀點確實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值得推敲的欠完善、欠成熟乃至偏激之處,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文字層面上,而是把自己的思考努力付諸自己的實踐中,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演繹著精彩初綻的教育生命樂章,書寫著自己對生命高度執著追求的人生答卷!
是啊,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也許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所謂“輝煌”的生命高度,但是,當我們有那么一天在回首自己的人生時,能夠感到自己已經為生命之理想、之高度而追求過了、努力過了、奮鬥過了,而且無論是在自己的事業上還是家庭中都已經盡到了自己所能盡到的力量和責任,並且留下了那么一行還值得自己感到寬慰的人生足印,不就算得上是一種人生的完滿了么?……
所以,真的像是前人所說的那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也可以是無限的。而如何將我們有限的生命化為永恆,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內心,關鍵更在於我們母個人的行動!
那么,就讓我們為了自己將來有一天捫心自問時,能夠感到內心平靜、坦然和無憾,不妨都來認真地想一想諸如“完滿人生”、諸如“生命追求”等等這樣的一些看似老套的字眼,琢磨一下蘊藏在這些字眼背後的豐厚內涵,做好我們當下該做好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關乎事業的、關乎社會的,還是關乎家庭的……
真的,每個人的生命高度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高度啊!
是為跋。
齊 健
2010年9月30日
序言
教育改革呼喚有銳氣的年輕人——致教育尋夢者
作為教育人,我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這幸福來自二十五年來,從致力於目標教學研究、主持創新教育實驗,到推動素質教育,我周圍始終有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尋夢者。是他們,在眾多的教育困難與挑戰面前給我信心,給我力量,給我智慧。自然,在他們身上,也寄託著我許多美好的理想與無限的期盼。
近年來,在“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團隊中,湧現出一批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認識獨特、體驗深邃的新生代教師。《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就是這批優秀教師集體創作的成果。這些成果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透過生動鮮活的教育故事,折射出新銳的教育思想火花,具有強烈的教育現場感,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迪和心靈洗禮。看了這些書稿,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急切地想為這些年輕的教育尋夢者寫幾句話。
教育,需要年輕的尋夢者
我常常就教育問題到各地調研、座談。從人們的言談話語中,分明能夠感到,儘管人們承認你講的道理(如教育必須堅持育人為本,不僅要考慮孩子們當前的升學需要,更要為孩子們的長遠著想等),但人們埋藏在心裡的、骨子裡的想法卻很難改變——你說的是理想,我看的是現實,理想不能代替現實。因此,說歸說,做歸做。儘管現實中許多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教育換一種活法,“育人”與“升學”不僅不會水火不容,而且孩子們學習、生活會更好。可人們偏偏瞪著那雙驚愕、彷徨、似信非信的眼睛,就是不認那個理。
這讓我想起了今天人們已經很少提到的“鐵幕”一詞。鐵幕,顧名思義,鐵的帷幕,比喻嚴密控制或隔絕。環顧今天的中國教育,極端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思維這道“鐵幕”,對人們的教育頭腦鉗製得實在太厲害了。也許,其嚴重程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既無薊者,更無來者!那么,誰來衝破束縛人們教育大腦的“鐵幕”?唯有那些具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年輕人!讓我興奮的是,近年來,我省教壇上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的作者們正是這批年輕人的優秀代表,他們是真正的教育尋夢者!
超越教育功利需要獨立和銳氣
2010年5月2~4日,由國家教育部等主辦的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美國耶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28所世界名校和120多所中國大學的校長,以及微軟、華為等企業高管應邀出席。在這次論壇上,“中國何時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個問題已不能挑動我的神經,“中國大學最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中國最缺乏敢於挑戰權威的學生”等觀點,已讓我耳朵生繭。倒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的觀點聲聲入耳:“在我看來,本科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讓他在未來的20年到30年中,獲得整個人生的基礎。”可是,環顧今天中國的教育,我們想的、做的又是些什麼?
——有不少人在起勁地鼓譟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言外之意,不能讓孩子輸在學習知識的起跑線上,要讓孩子儘早參加這輔導班、那輔導班……殊不知,鼓譟這些聲音最起勁的不外乎兩類人:一是廣告商,二是各種辦班者。他們兩眼盯著的只有家長們的錢袋子。
——有不少人在不停地鼓譟著“知識改變命運”!其實,說到底,就是用這句話“忽悠”、“綁架”我們的高中生,天天圍繞著課本、教輔、考試轉,以便通過高考進入大學,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殊不知,今天已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所謂命運又如何改變甲
——還有不少人鼓譟著“考上大學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不考大學一點機會也沒有”!可是,如果說,改變命運就是“當官”、“坐辦公室”,那80%以上的人則永遠改變不了所謂的命運。 這一切,不得不讓我們回到教育的原點,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十白的是,當下不少人看教育患上了“近視8艮”,近視得只看到眼前,看到今天,而談原點、談本質者,似乎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怪物。
可是,謬誤永遠戰勝不了真理!在人生的舞台上,沒有什麼人輸在起跑線上,只有輸在終點。誰要想讓孩子贏得人生終點的勝利,就必須治好自己的“教育近視眼”。而首先摘掉“教育近視眼”的,必然是那些覺醒的教育先鋒人物,他們憑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青年人的銳氣,不斷地向著陳腐功利的舊教育發起衝鋒:
——理想主義者對生活勇於面對而不是逃避,敢於接受但絕非盲從。(王波《每一棵樹都想開花》)
——追問是教師的獨立精神,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讓我們拿起追問的利劍,在教育的路上披荊斬棘。(朱則光《永不停滯的追問》)
——我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快樂地耕耘,幸福地收穫;在陰霾的天空下,我們始終挺起思考的頭顱,執著地前行。(崔志、陳炳峰《向真教育靠近》)
——我永遠記住安徒生說過的:生活本身就是童話。這樣,陽光便有了一個微笑的理由。(姜榮奎《別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
——教師絕不是胼手胝足的勞動者,而是有風骨、有格調、有追求、有情致、有志趣、有性格的真正的人。(徐潔《叩問教育的真諦》)
——讓青春載著深邃,讓激揚注入沉穩,讓無畏融進謹慎,讓短暫擁有厚度,是真正對職業、對生活、對生命的享受。(呂春玲《喧囂與超越》)
——我卻是不捨得放過童心在眼前綻放的精彩。每每對著周而復始的生活有了感覺,便覺得心中有話,不吐不快。(吳艷華《讀懂每個兒童》)
是戰士就要自己解放自己
這幾年,有不少老師給我來信或發郵件,訴說他們在山東省規範辦學行為、 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自己所面臨的苦悶、痛苦與彷徨。他們對全省以推進 素質教育為切入點,尋求教育回歸的道路充滿了熱切的期望,他們對現實教育 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有種刻骨銘心的痛楚,他們對當地教育部門、對自己學校在 推進素質教育中採取的陽奉陰違的做法深惡痛絕,他們對自己在惡劣的教育環 境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教育理想,心中充滿無法抹平的憤懣。我很敬佩這些老 師,他們都有一顆不甘沉淪的心,他們的教育良知還沒有泯滅;我很同情這些老 師,他們是教育改革中最為痛苦的一族。
而另外一些“心靈”死亡的人可能自以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教育的心已經 麻木了,心中對教育的那點夢想已經破滅了,他們對今天的教育可以聽之任之, 可以隨波逐流,可以……但是,從志同道合的角度講,從教育改革的戰士的高度 講,對於這些老師,我真像當年魯迅對待軟弱的國民那樣“哀其不幸,怒其不 爭”。
我認為,作為真正的教育者,要么“死亡”,要么“戰鬥”,絕沒有什麼第三條 道路可走。當然,要戰鬥,就要有戰鬥的武器。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老師,懷 抱著樸素的教育理想,在應試教育的“牢籠—下,充滿“光明正道”無路可走、“歪 門邪道”卻四通八達的無奈與無助,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何以至此?做 真正的教育人為什麼如此之難?我認為,從功利和世俗的意義上說,人們向學 校教育要分數、要升學並沒有錯,問題在於追求分數和升學的方法與路徑選擇 是什麼。說到底,在殘酷的“分數與升學”競爭中,你有沒有能力和本事用科學 戰勝愚昧。要讓那些深陷應試教育思維泥潭的人翻然醒悟,唯一的辦法就是尊 重教育規律,依靠教育科學,堅持改革創新,走出一條“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 教學之路。這是對每一位有良知、有理想的教育尋夢者的真正考驗。
走“時間加汗水,加班加點”的應試教育之路,還是走“尊重規律,依靠科學” 的素質教育之路?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究竟是真教育工作者,還是 偽教育工作者?這,只能在教育改革的戰場上見分曉。
我堅信,是戰士,就要拿起武器,自己解放自己!
人生沒有直路。
最近,我拿到一本書——《毛澤東箴言》。當我一頁頁翻開它,看著那些當年曾經背誦過的耳熟能詳的語句,深感真理的光芒歷久彌新,愈加燦爛——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要貪便宜。
毛鐵煉成鋼,是要經過無數次的敲打的。
由是而言,對於這套《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的年輕作者們,我最擔心的是時光和挫折磨掉他們的銳氣。好在,這些尋夢的年輕人對於在今後的教育之路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挑戰,有著一份難能可貴的清醒認識:
——很多的時候需要我們沉寂下來,開始一個煉獄鳳凰涅榘的過程。我們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刮骨療傷,不斷地糾正、調整、扭轉、加倍努力……
——我們需要這種力量,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個難題,注定我們走上的是一條沒有坦途的道路,許多問題,可能靠我們這一代人永遠解決不了,可能我們的使命就是做一個“人梯”,在歷史發展的鏈條上,我們只是一個“中間物”,但我們必須承擔起我們自己的使命,為將來的陽光大道做一粒鋪路石……
我希望,這些年輕的教育尋夢者們要把教育看做自己的“志業”,而非“職業”。這一點,早在民國時期的清華大學著名教授吳宓先生即曾強調:
職業者,在社會中為他人或機關而作事,藉得薪俸或傭資,以為謀生餬口之計。然為之者,則緣境遇之推移,機會之偶然。志業者,為自己而作事,毫無報酬,其事必為吾之所極樂為,能盡用吾之所長,他人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為此者,則由一己堅決之志願,百折不撓之熱誠毅力,縱犧牲極巨,阻難至多,仍必為之無懈。故職業與志業截然不同,職業較普通,志業甚特別。職業幾於社會中人人有之,志業則僅少數異俗奇特之人有之。有職業者不必有志業,而有志業者仍不得不有職業。職業之功效有定,而見於當時,志業之功效無限,而顯於後世。職業平淡而必有報酬,志業難苦而常有精神之樂趣,皆二者之異也。職業與志業合一,乃人生最幸之事。(摘自《我之人生觀》,刊於《學衡》1923年4月第16期)
我認為,吳宓先生的這番忠告,依然是我們今天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尋夢者、跋涉者們,應當銘記的。
張志勇
2010年6月
作為教育人,我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這幸福來自二十五年來,從致力於目標教學研究、主持創新教育實驗,到推動素質教育,我周圍始終有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尋夢者。是他們,在眾多的教育困難與挑戰面前給我信心,給我力量,給我智慧。自然,在他們身上,也寄託著我許多美好的理想與無限的期盼。
近年來,在“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團隊中,湧現出一批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認識獨特、體驗深邃的新生代教師。《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就是這批優秀教師集體創作的成果。這些成果直面廣大教師原生態的教育生活,透過生動鮮活的教育故事,折射出新銳的教育思想火花,具有強烈的教育現場感,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迪和心靈洗禮。看了這些書稿,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急切地想為這些年輕的教育尋夢者寫幾句話。
教育,需要年輕的尋夢者
我常常就教育問題到各地調研、座談。從人們的言談話語中,分明能夠感到,儘管人們承認你講的道理(如教育必須堅持育人為本,不僅要考慮孩子們當前的升學需要,更要為孩子們的長遠著想等),但人們埋藏在心裡的、骨子裡的想法卻很難改變——你說的是理想,我看的是現實,理想不能代替現實。因此,說歸說,做歸做。儘管現實中許多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教育換一種活法,“育人”與“升學”不僅不會水火不容,而且孩子們學習、生活會更好。可人們偏偏瞪著那雙驚愕、彷徨、似信非信的眼睛,就是不認那個理。
這讓我想起了今天人們已經很少提到的“鐵幕”一詞。鐵幕,顧名思義,鐵的帷幕,比喻嚴密控制或隔絕。環顧今天的中國教育,極端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思維這道“鐵幕”,對人們的教育頭腦鉗製得實在太厲害了。也許,其嚴重程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既無薊者,更無來者!那么,誰來衝破束縛人們教育大腦的“鐵幕”?唯有那些具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年輕人!讓我興奮的是,近年來,我省教壇上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的作者們正是這批年輕人的優秀代表,他們是真正的教育尋夢者!
超越教育功利需要獨立和銳氣
2010年5月2~4日,由國家教育部等主辦的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美國耶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28所世界名校和120多所中國大學的校長,以及微軟、華為等企業高管應邀出席。在這次論壇上,“中國何時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個問題已不能挑動我的神經,“中國大學最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中國最缺乏敢於挑戰權威的學生”等觀點,已讓我耳朵生繭。倒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的觀點聲聲入耳:“在我看來,本科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讓他在未來的20年到30年中,獲得整個人生的基礎。”可是,環顧今天中國的教育,我們想的、做的又是些什麼?
——有不少人在起勁地鼓譟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言外之意,不能讓孩子輸在學習知識的起跑線上,要讓孩子儘早參加這輔導班、那輔導班……殊不知,鼓譟這些聲音最起勁的不外乎兩類人:一是廣告商,二是各種辦班者。他們兩眼盯著的只有家長們的錢袋子。
——有不少人在不停地鼓譟著“知識改變命運”!其實,說到底,就是用這句話“忽悠”、“綁架”我們的高中生,天天圍繞著課本、教輔、考試轉,以便通過高考進入大學,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殊不知,今天已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所謂命運又如何改變甲
——還有不少人鼓譟著“考上大學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不考大學一點機會也沒有”!可是,如果說,改變命運就是“當官”、“坐辦公室”,那80%以上的人則永遠改變不了所謂的命運。 這一切,不得不讓我們回到教育的原點,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十白的是,當下不少人看教育患上了“近視8艮”,近視得只看到眼前,看到今天,而談原點、談本質者,似乎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怪物。
可是,謬誤永遠戰勝不了真理!在人生的舞台上,沒有什麼人輸在起跑線上,只有輸在終點。誰要想讓孩子贏得人生終點的勝利,就必須治好自己的“教育近視眼”。而首先摘掉“教育近視眼”的,必然是那些覺醒的教育先鋒人物,他們憑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青年人的銳氣,不斷地向著陳腐功利的舊教育發起衝鋒:
——理想主義者對生活勇於面對而不是逃避,敢於接受但絕非盲從。(王波《每一棵樹都想開花》)
——追問是教師的獨立精神,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讓我們拿起追問的利劍,在教育的路上披荊斬棘。(朱則光《永不停滯的追問》)
——我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快樂地耕耘,幸福地收穫;在陰霾的天空下,我們始終挺起思考的頭顱,執著地前行。(崔志、陳炳峰《向真教育靠近》)
——我永遠記住安徒生說過的:生活本身就是童話。這樣,陽光便有了一個微笑的理由。(姜榮奎《別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
——教師絕不是胼手胝足的勞動者,而是有風骨、有格調、有追求、有情致、有志趣、有性格的真正的人。(徐潔《叩問教育的真諦》)
——讓青春載著深邃,讓激揚注入沉穩,讓無畏融進謹慎,讓短暫擁有厚度,是真正對職業、對生活、對生命的享受。(呂春玲《喧囂與超越》)
——我卻是不捨得放過童心在眼前綻放的精彩。每每對著周而復始的生活有了感覺,便覺得心中有話,不吐不快。(吳艷華《讀懂每個兒童》)
是戰士就要自己解放自己
這幾年,有不少老師給我來信或發郵件,訴說他們在山東省規範辦學行為、 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自己所面臨的苦悶、痛苦與彷徨。他們對全省以推進 素質教育為切入點,尋求教育回歸的道路充滿了熱切的期望,他們對現實教育 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有種刻骨銘心的痛楚,他們對當地教育部門、對自己學校在 推進素質教育中採取的陽奉陰違的做法深惡痛絕,他們對自己在惡劣的教育環 境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教育理想,心中充滿無法抹平的憤懣。我很敬佩這些老 師,他們都有一顆不甘沉淪的心,他們的教育良知還沒有泯滅;我很同情這些老 師,他們是教育改革中最為痛苦的一族。
而另外一些“心靈”死亡的人可能自以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教育的心已經 麻木了,心中對教育的那點夢想已經破滅了,他們對今天的教育可以聽之任之, 可以隨波逐流,可以……但是,從志同道合的角度講,從教育改革的戰士的高度 講,對於這些老師,我真像當年魯迅對待軟弱的國民那樣“哀其不幸,怒其不 爭”。
我認為,作為真正的教育者,要么“死亡”,要么“戰鬥”,絕沒有什麼第三條 道路可走。當然,要戰鬥,就要有戰鬥的武器。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老師,懷 抱著樸素的教育理想,在應試教育的“牢籠—下,充滿“光明正道”無路可走、“歪 門邪道”卻四通八達的無奈與無助,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何以至此?做 真正的教育人為什麼如此之難?我認為,從功利和世俗的意義上說,人們向學 校教育要分數、要升學並沒有錯,問題在於追求分數和升學的方法與路徑選擇 是什麼。說到底,在殘酷的“分數與升學”競爭中,你有沒有能力和本事用科學 戰勝愚昧。要讓那些深陷應試教育思維泥潭的人翻然醒悟,唯一的辦法就是尊 重教育規律,依靠教育科學,堅持改革創新,走出一條“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 教學之路。這是對每一位有良知、有理想的教育尋夢者的真正考驗。
走“時間加汗水,加班加點”的應試教育之路,還是走“尊重規律,依靠科學” 的素質教育之路?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究竟是真教育工作者,還是 偽教育工作者?這,只能在教育改革的戰場上見分曉。
我堅信,是戰士,就要拿起武器,自己解放自己!
人生沒有直路。
最近,我拿到一本書——《毛澤東箴言》。當我一頁頁翻開它,看著那些當年曾經背誦過的耳熟能詳的語句,深感真理的光芒歷久彌新,愈加燦爛——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要貪便宜。
毛鐵煉成鋼,是要經過無數次的敲打的。
由是而言,對於這套《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的年輕作者們,我最擔心的是時光和挫折磨掉他們的銳氣。好在,這些尋夢的年輕人對於在今後的教育之路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挑戰,有著一份難能可貴的清醒認識:
——很多的時候需要我們沉寂下來,開始一個煉獄鳳凰涅榘的過程。我們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刮骨療傷,不斷地糾正、調整、扭轉、加倍努力……
——我們需要這種力量,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個難題,注定我們走上的是一條沒有坦途的道路,許多問題,可能靠我們這一代人永遠解決不了,可能我們的使命就是做一個“人梯”,在歷史發展的鏈條上,我們只是一個“中間物”,但我們必須承擔起我們自己的使命,為將來的陽光大道做一粒鋪路石……
我希望,這些年輕的教育尋夢者們要把教育看做自己的“志業”,而非“職業”。這一點,早在民國時期的清華大學著名教授吳宓先生即曾強調:
職業者,在社會中為他人或機關而作事,藉得薪俸或傭資,以為謀生餬口之計。然為之者,則緣境遇之推移,機會之偶然。志業者,為自己而作事,毫無報酬,其事必為吾之所極樂為,能盡用吾之所長,他人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為此者,則由一己堅決之志願,百折不撓之熱誠毅力,縱犧牲極巨,阻難至多,仍必為之無懈。故職業與志業截然不同,職業較普通,志業甚特別。職業幾於社會中人人有之,志業則僅少數異俗奇特之人有之。有職業者不必有志業,而有志業者仍不得不有職業。職業之功效有定,而見於當時,志業之功效無限,而顯於後世。職業平淡而必有報酬,志業難苦而常有精神之樂趣,皆二者之異也。職業與志業合一,乃人生最幸之事。(摘自《我之人生觀》,刊於《學衡》1923年4月第16期)
我認為,吳宓先生的這番忠告,依然是我們今天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尋夢者、跋涉者們,應當銘記的。
張志勇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