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難忘

譯難忘

《譯難忘》是2019年5月8日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賴慈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譯難忘
  • 作者:賴慈芸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ISBN:978957085303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金鼎獎得主·翻譯偵探賴慈芸嚴選 五四百年回顧17部美好的老譯本
不同文體與風格的譯本,解放你對翻譯的想像!
從林紓、梁啓超、伍光建、徐志摩等名家的翻譯作品中,看見一部中文變化簡史。
你對翻譯的想像是什麼?
忠實呈現還是二次創作?
一般讀者對翻譯的想像,往往先要求忠實原文,其次要求通順可讀,卻很少提到翻譯本身的藝術性。 畫家林風眠曾說:「如果畫鳥只像鳥,那又何必畫呢?」 跟波赫士談翻譯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翻譯只求和原文一模一樣,那又何必譯呢?」
然而五四運動倡導中文改革,當時的進步青年對於波赫士推崇的這類歸化路線譯文往往保持負面態度。 他們崇尚異化譯文,對忠實的要求勝過對文采的要求。 這是多么可惜的事! 中文的音樂、節奏、簡約之美,就往往被忠實給犧牲了。
林紓在五四運動前夕,曾預言廢文言的後果,就是連白話都寫不好:「非讀破萬卷,不能為古文,亦並不能為白話。」 2019年就是五四百年,林紓的預言,其實也已成事實:今天白話的冗贅、翻譯腔、邏輯不清諸病,不正是不讀文言的弊病嗎?
其實清末民初用文言翻譯西方文學,留下了不少精品。 而1920年代也堪稱白話翻譯的黃金時期,正因為1920年代的譯者大都受過嚴格的古文教育,包括胡適在內,證實了林紓白話從古文出的看法。 只是這些翻譯,以往有政治不正確的問題:他們往往被劃為反動、守舊、不思進步的陣營,在忠實原文的大旗下顯得不合時宜,因此在翻譯史上也不怎么受到重視。
賴慈芸特別選了一些現在比較少見或比較少人談論的版本,展現翻譯的各種風貌。 也讓大家看看,拿掉「忠實」這個緊箍咒以後,翻譯可以多么有趣!

圖書目錄

導讀:畫鳥只像鳥,那又何必畫呢?
斷盡支那盪子腸:林紓、王壽昌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一八九九)
豪氣萬千的豪傑譯:梁啓超《十五小豪傑》(一九○二)
西洋聊齋:奚若《天方夜談》(一九○三)
文言的格林童話:《新庵諧譯》(一九○三)和《時諧》(一九○九)
雨果戲曲:東亞病夫《銀瓶怨》(一九一四)
乾淨利落的譯筆:陳汝衡的《坦白少年》(一九二三)
借譯傳情的才子:徐志摩《渦堤孩》(一九二三)
冠冕堂皇的皇室醜聞:邵挺《天仇記》(一九二四)
被遺忘的簡愛:伍光建的《孤女飄零記》(一九二七)
既非少年,也不只煩惱:黃魯不《少年維特之煩惱》(一九二八)
用韻文說書的荷馬:傅東華的《奧德賽》(一九二九)
戰火下的翻譯:閩逸的《十日清談》(一九四一)
郁達夫殘稿疑案:泛思的《瞬息京華》(一九四六)
活靈活現一塊肉:林漢達《大衛‧考柏飛》(一九五一)
將軍譯者:童錫梁《戰爭與和平》(一九五七)
牛刀小試:英千里《苦海孤雛》(一九五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