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賜袈裟剃刀表》是唐代玄奘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謝賜袈裟剃刀表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玄奘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謝賜袈裟剃刀表
沙門玄奘伏奉敕賜衲袈裟一領,剃刀一口,殊命荐臻,寵靈龍赫;恭對惶悸,如履春冰。玄奘幸遭邕穆之化,早豫息心之侶,三業無紀,四含靡答,謬回天眷,濫叨雲澤。忍辱之服,彩合流霞;智慧之刀,銛逾切玉。謹當衣以降煩惱之魔,佩以斷塵勞之網,起餘譏於彼已,懼空疏於冒榮。慚恧屏營,趨承俯僂,鞠心跼蹐,精爽飛越。不任竦荷之至,謹奉表謝聞。塵黷聖鑒,伏深戰慄。
作者簡介
玄奘(600或602~664年)唐初高僧,佛經翻譯家。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13歲出家,玄奘為其法號。苦心研習佛家經典,四處訪師求學。在遊歷及研讀各派理論過程中,他發現疑難甚多,佛經譯本缺乏,屢見舛錯,遂決心西行佛教聖地——天竺求法解惑。於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出發,過玉門關,穿越戰亂不已的邊境,經中亞,進入北印度,跋涉高山雪嶺,荒漠流沙,歷盡艱辛。貞觀十六年(642年)在曲女城(今印度卡諾吉城)舉行的佛學辯證大會上,他為論主,獲譽甚高。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歷時10餘年,行程5萬里。回國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先後主持弘福寺和大慈恩寺的譯場,並修大雁塔,以保存佛經。主持譯經75部、1335卷。授業弟子數千人,成為中國佛教法相宗的創始人。《大唐西域記》一書是他回國後,口述旅行中的豐富見聞,由弟子筆錄而成,是重要的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