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蔚明(1917-2008),原名謝未泯,安徽樅陽陳瑤湖水圩人。他出身貧寒,曾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6期,是位軍人,又是位報人。
他出生入死,參加過南京保衛戰。
謝蔚明這一生,與死神打過多次交道,南京大屠殺和北大荒牢獄之災都沒能奪去他的生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他的晚年,著有《老戲劇家王瑤卿及其他》、《康藏公路紀行》、《歲月的風鈴》、《雜七雜八集》、《那些人,那些事》等散文集。
謝蔚明無疾而終,享年9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蔚明
- 別名:原名謝未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謝蔚明(1917-2008),原名謝未泯,安徽樅陽陳瑤湖水圩人。他出身貧寒,曾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6期,是位軍人,又是位報人。
人物生平
他出生入死,參加過南京保衛戰。他所在的連隊擔任南京太平門到中山門一線防務,不料12月12日夜晚,突然奉命撤出防區,從和平門城頭縋城下到城外,隨著人流湧向下關江邊。天色微明,擁塞在下關數不清的官兵,萬頭攢動。他碰上連隊一夥伴,彼此合作找來一些木料,綁成木筏,放流大江,目的地是北岸浦口。他們錯把八卦洲當成浦口,剛剛放棄木筏上岸,猛然機關槍聲大作,槍彈當頭掠過。原來是一艘日本軍艦飛速開來,一邊航行一邊開動機槍,他身旁的士兵下巴中彈流血不止。
謝蔚明在八卦洲上躲避了數天,無法脫身。而且,日軍已經發現了八卦洲上藏有大量中國官兵,派軍艦嚴密監視江面,每到夜晚,敵艦就啟動探照燈,一旦發現有人偷渡,就用機搶掃射,中彈而亡者慘不忍睹。
一天夜晚,大霧彌天,他忽然發現一條民船停在江邊,船上坐著二三十個軍人,因人多船擱淺在岸邊開不動。船上軍人要他把船推動,作為上船的條件。他不顧寒夜水冷推船,等到江水浸到頸脖子,船動了。船上的人將他拉上船,老船夫搖動雙槳駛向江心,最緊張的是穿越敵艦封鎖線。天亮時分,他踏上蘇皖兩省交界的土地。就這樣,謝蔚明奇蹟般地脫險了。
1940年,他在重慶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新聞研究班結業後,任青年通訊社特派記者,後調任重慶《掃蕩報》戰地特派員。1942年,在湖北恩施任《武漢日報》採訪主任、《新湖北日報》通訊室主任,後在湖北松滋創辦《新湖北日報》鄂中版,任分社主任。抗戰勝利後,任中央社武漢分社採訪組長,南京《和平日報》採訪部副主任兼《每日晚報》採訪部主任。
1946年,由於工作關係,他參加了對日軍戰犯的審判,親眼看到南京大屠殺首開殺戒的日寇師團長谷壽夫出庭受審。回想南京城破之日他死裡逃生,險些作了日寇刀下鬼,現在他是法庭記者席上的座上客,目睹谷壽夫接受正義審判,最後押赴雨花台飲彈斃命的可恥下場。由此,他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感到莫大欣慰。
1949年,謝蔚明任《文匯報》駐京辦事處記者。他緊隨名報人浦熙修,馳騁京華,採訪新聞。當時,文化名人云集京華,都是他採訪的對象,《文匯報》駐京辦事處遂成為文化界朋友相識相聚、交流信息的去處。
但好景不長,1957年,謝蔚明被劃為右派分子,發配到北大荒勞動改造,一去就是19年。當時,由於生活所迫,他的妻子只好把年幼的女兒寄養在親戚家裡,艱難度日,而他自己音訊全無。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謝蔚明平反返滬,而與他同去北大荒的人,大都沒能活著回來,這是個奇蹟。
適逢文匯報社要辦《文匯月刊》,謝蔚明原本就是文匯報人,便任職於斯。《文匯月刊》誕生於1980年代初,是大型的文藝性綜合性雜誌,在新時期可謂首創。初創之際,他奔波不息,在京滬兩地組稿,到各位知名人物家走訪,與現代著名文化人周作人、黃永玉、梅蘭芳、郭沫若、唐弢、巴金、夏衍、蘇青、梁思成等多有交往。茅盾、葉聖陶、巴金、丁玲、唐弢等名家,均在《文匯月刊》上發表文章,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也在此亮相,此刊逐漸發行到10萬份以上,引起全國讀者的極大關注。能編出這樣的雜誌,已成絕唱,當年的謝蔚明無疑是全身心撲在這個刊物上的一個重要編輯。
謝蔚明這一生,與死神打過多次交道,南京大屠殺和北大荒牢獄之災都沒能奪去他的生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他的晚年,生活溫馨,著書不輟,著有《老戲劇家王瑤卿及其他》、《康藏公路紀行》、《歲月的風鈴》、《雜七雜八集》、《那些人,那些事》等散文集。郁風曾說:“謝蔚明,還能夠寫書出版,那就不止是他的幸運,也是讀者的幸運了。”
謝蔚明無疾而終,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