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太子令充慈恩寺上座啟

《謝皇太子令充慈恩寺上座啟》是唐代玄奘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謝皇太子令充慈恩寺上座啟
  • 出處:《全唐文》
  • 作者:玄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謝皇太子令充慈恩寺上座啟
沙門玄奘啟:伏奉令旨,以玄奘為慈恩寺上座,恭聞嘉命,心靈靡措,屏營累息,增深戰悚。玄奘學藝無紀,行業空疏,敢誓方期光贊,憑恃皇靈,窮遐訪道。所獲經論,奉敕翻譯,誠冀法流漸潤,克滋鼎祚,聖教紹宗,光華史冊。玄奘昔冒危途,久嬰屙疹,駑蹇力弊,恐不卒業,孤負國恩,有罰無赦。命知僧務,更貽重譴,魚鳥易性,飛沈失路。
伏惟皇太子殿下仁孝天縱,愛敬因心,感風樹之悲,結寒泉之痛;式建伽藍,將宏景福。匡理法眾,任在能人,用非其器,必有蹎仆。伏願睿情遠鑒,照宏法之福因;慈造曲垂,察愚誠之忠款。則法僧無晦老之咎,魚鳥得飛沈之趣。不任誠懇之至,謹奉啟陳情。伏用慚惶,追增悚悸。

作者簡介

玄奘(600或602~664年)唐初高僧,佛經翻譯家。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13歲出家,玄奘為其法號。苦心研習佛家經典,四處訪師求學。在遊歷及研讀各派理論過程中,他發現疑難甚多,佛經譯本缺乏,屢見舛錯,遂決心西行佛教聖地——天竺求法解惑。於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出發,過玉門關,穿越戰亂不已的邊境,經中亞,進入北印度,跋涉高山雪嶺,荒漠流沙,歷盡艱辛。貞觀十六年(642年)在曲女城(今印度卡諾吉城)舉行的佛學辯證大會上,他為論主,獲譽甚高。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歷時10餘年,行程5萬里。回國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先後主持弘福寺和大慈恩寺的譯場,並修大雁塔,以保存佛經。主持譯經75部、1335卷。授業弟子數千人,成為中國佛教法相宗的創始人。《大唐西域記》一書是他回國後,口述旅行中的豐富見聞,由弟子筆錄而成,是重要的歷史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