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京秋,1938年生於江西南昌市,祖籍江西宜春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京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南昌
- 出生日期:1938年
- 祖籍:江西宜春
簡介,作者介紹,
簡介
●16歲獲江二屆美展二等獎,作品見於報刊。
●2l歲為遼寧美術出版社創作連環畫至60歲,累計為各出版社創作連環畫,年畫作品約50餘套件。作品有《真理報》、《新隊員》、《謝榮策》、《於文翠》、《枯木逢春》、《雷雨》、《八一槍聲》、《鐵匠的兒子》等。
●作品4次入選全國美術展覽,一次獲省三等獎,一次獲全國一等獎(套書、合作)。並獲全國連環畫工作榮譽獎、全國優秀編輯獎等。
●上世紀80年代末起從事中國畫創作,題材多為牧童水牛、古代仕女,歷史人物。作品先後在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展出並為眾多人士購藏。
●《國畫家》、《中國花鳥》、《中國書畫報》、《遼寧畫報》、《美術大觀》、《瀋陽日報》、《瀋陽晚報》、《華商晨報》、香港《收藏家》雜誌、《遼寧電視台》、《瀋陽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均作過專題介紹與報導。
●出版有《謝京秋國畫集》、《水墨牛技法》等著作。
作者介紹
●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書法藝術學會名譽理事、遼寧鐵嶺昌圖畫院名譽院長、歷任遼寧美術出版社創作員、編輯、副編審。
謝京秋是遼寧美術出版社的著名畫家。他不但藝術造詣高。而且為人誠摯忠厚。品德高尚。早有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他所創作的連環畫《於文翠》、《枯木逢》。就受到出版界內外普遍的好評。那時人們就發現《於文翠》中的主人公形象塑造得極為美麗、清秀,在當時,不是一般同輩畫家所能企及的。
如果欣賞老謝所畫的仕女,就會發覺畫中一股秀麗清新之氣撲面而來。畫中的少女,或沉思或眺望,或彈箏或奏琴,或甩袖或舞帕,或洗髮或梳妝,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無不散發出青春的新鮮氣息。我們東北畫家評論他,認為這和老謝是南方人有關。江南的山清水秀培育了他的形象思維交織成形象的世界。這個評論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細想來,也不盡於此。對於一位藝術家來說,更主要的是畫家對仕女形象的“美”實質認識如何。過去畫仕女的畫家林林總總,他們畫的仕女形象,既有他所處社會共同的審美觀念,也包括他本人的“理想之美”。晚清時的仕女畫,幾乎全部是鬧肺病的林黛玉形象,大頭小細脖,乍肩佝僂背。那個時期社會公認的美人就是林黛玉。我們認為,輕盈不是纖弱,清秀不是病態。大躍進時期,畫中婦女形象粗膊細腿,賽過李逵。我們也認為,清秀不是妖冶,健康也不是粗俗。如果畫家有清醒的認識,就不會隨波隨流。現在老謝創作的仕女形象,既健康又清新,所以民眾喜歡老謝的仕女畫,正反映了時代對仕女形象的認可。
老謝對國畫的鑽研要早於遼美社其他畫家,所以其功力頗深。他擅長水墨畫水牛。我們知道,在其前已有大畫家畫過水牛。凡是前人經過的創定的形象,從造型的框定、用墨的技巧,到色彩的著落,基本成為典型。例如李可染的水牛,已在人們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所以步大師之後塵,既要有繼承,又要不落前人的窠臼,確是相當大難度的。而老謝以生活為師,既師承造化,又有所創新。由於他少年時期,生活於南方農村,對水牛相當熟悉;但為了使形象更豐滿,他仍然堅持寫生。所以在他寫下肥碩的水牛,活潑的牧童,形態各異,躍然紙上。他的水牛形象,筆簡、形具、意周、神全。中國畫評論作品的傳統,將畫品分為四種:形象生動,不失規矩,稱為“能格”;筆墨精妙,曲盡玄微,稱為“妙格”;思與神合,創意立體,稱為“神格”;一般說,神格是最高的。但與神格相通而不拘常法、筆簡意周者,稱為“逸格”。老謝的作品,就在神逸之間。這種神逸,不只是技巧的運用,主要有作者的思想。從思想意識立意於“清逸”,所求的意境,無不從“清逸”出發。“見畫如見人”,畫品即作者的人品之體現,從其寧靜、天趣盎然的畫面中,可體會到老謝對故鄉——南方農村的眷戀之情,同時也覺察到老謝的理想和追求,在於人與自然和諧。這是中國傳統畫家的最高理想境界。他以畫的清逸之境,反映了他的世界觀,也把我們引入了一片和平的大自然仙境。老謝數十年的經驗,加以總結,寫出《中國墨水牛技法》一書,其中毫不保留地將他多年繪畫的心得全部向後學傾述。但其中我們難以與他相比似的,是他的生活經歷。兒時耳濡目染中的南方風物人情,要比我們北方人多得多。這是他勝於我們之處。
老謝的書法專工章草,揮灑自然,遒勁有力,與他的水墨畫相映生輝。他的寫意作品,為首都專家們所稱道,故其作品不僅為國內人士所歡迎,也為海外人士競相收藏。
“文革”前,由於極左思想影響,出身於書香門第的老謝受到極不公評的待遇。但他在藝術上,孜孜不倦追求的意志,克服了許多擺在他前進路上的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坎坷與艱辛。他不但在上山下鄉時為工農兵畫了大量的作品,而且還培養和影響了周圍的一群青年,例如現在受到海內外好評的遼寧鐵嶺工筆畫派與鄉土山水畫的創作隊伍,很大一部分人是受他的啟蒙而入道的。可以說,老謝桃李滿園,濃郁芬芳。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有人吹過“國畫走上絕路”的冷風,而老謝不為所動,依然堅持國畫創作與研究,所以現在老謝的作品走在遼寧國畫界之前列是自然的。天道酬勤,信然!
讀謝京秋先生畫,頓感清氣襲面。
[font class=b1] 清氣何來?這清氣分明來自生活和磨鍊。謝京秋先生自言自己是個“兩棲類”,畫了二十年畫,亦當了二十年編輯。因此養成了讀書作畫的習慣,在廣涉博取中加深了對藝術的理解,因而在自己的創作中注重對筆墨的磨礪,力求傳情達意,進而追求精練、精到。傳統型寫意中國畫學者需要對某一物象的表達反覆千百次的探索,以求傳情達意,形神兼備。因而作品才會有百讀不厭的品格。[/font]
[font class=b1] 清氣何來?這清氣自然來自筆墨和意境。畫面的品格高下,只需要把握兩點即可。一是筆墨。筆墨是一種形式語言。畫家的面目多是靠筆墨勾畫出的。一個畫家的傳統功夫、個性特點、藝術修養如何,筆墨就是一面鏡子。一幅畫作的優劣高下,形式美感占到了一半,而形式美感靠的是筆墨。二是意境。意境是內容的核心。畫家的學識修養、生活閱歷、思想感情、審美水平,從畫的意境中可以清晰窺見。如果是一幅筆墨新穎獨到、意境優美深邃的畫作,那么肯定就是一幅難得的佳作。反之,如果筆墨軟弱、張狂無度、陳舊老套,意境淺薄、粗俗、不堪入目、了無新意,這樣的作品當然不值得一提。[/font]
[font class=b1]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畫家王冕膾炙人口的題畫詩句。顯然,末一句的“清”字,便是此詩的詩眼。何者為清?清是一種氣格,亦即超凡脫俗的人格精神。從心性修養說,應為“理正氣清”;從藝術風格上看,則是雅潔不俗。筆者似乎能從謝京秋清氣襲面的作品中和謝京秋人品、藝品的追求中,依稀感受到歷史傳統和文化名人的姿影。[/font]
[font class=b1] “清新亮麗,墨韻天成”,透過謝京秋先生的繪畫題材,能明顯見出他對“美女”和“水牛”情有獨鐘。謝先生筆下的“美女”,或沉思或眺望,或彈箏或奏琴,或甩袖或舞帕,或洗髮或梳妝,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無不散發出青春的新鮮氣息。畫仕女的畫家林林總總,而謝先生的美女畫卻有獨到之美,理想之美。謝先生筆下的“水牛”更耐品味,“筆簡、形具、意周、神全”,溫情脈脈,善態可掬。歷代的牛畫多為工細嚴謹的風格,講究筆情墨趣的牛畫創作是近現代的事情,從清末任伯年的作品中初見端倪,及齊白石則發展成“似牛非牛”,李可染先生則高度提煉概括成以寫神寫趣為主的形象。謝京秋先生的可貴之處在於以牛為師,以生活為師,以創新探索為師,既有鮮明的繼承,又不落前人窠臼,形成了牛畫的自我面目,其格在“神逸之間”,實在是難能可貴。[/font]
[font class=b1] 上世紀50年代初期,謝先生很年輕的時候即顯露出不同凡響的繪畫才能,經常在報刊上發表作品,並且獲得了江西省第二屆美術展覽二等獎。50年代後期,由於他在連環畫、年畫領域中的突出成就,被遼寧美術出版社聘為專業畫家,創作出《小英雄謝榮榮》、《枯木逢春》等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他的連環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展覽,與他人合作的《西遊記》榮獲全國第四屆連環畫評選一等獎。多年以前,謝先生被推選為中國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為我國連環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font]
[font class=b1] 謝京秋先生丁亥夏日曾過往古城徐州,我與先生曾匆忙一見,但留給我非常難忘的印象:謝先生肯定是那種懷珠握玉、不事張揚的人,觀其畫亦如其人,清氣之下有著非常樸實厚重的內蘊,這樣的人正是藝術界的真君子、偉丈夫。[/font]
<!-- /enp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