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憑畫檻

《謁金門·憑畫檻》是清代詞人厲鶚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雨後登樓遠望。“憑畫檻”二句,總寫雨後登樓,憑欄遠望所感。“隔水”二句,寫殘霞冉冉,小山點點。此詞下片寫秋風起,荷葉疏,荷花謝。“艇子”二句,寫想乘艇去湖上折荷花。“日日”二句,寫秋風陣陣,荷葉荷花正逐漸凋謝稀疏。這首詞寫詞人雨後登樓遠望西湖秋景,寄寓了詞人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嘆。全詞圍繞西湖雨後秋景,描繪了“殘霞”、“小山”、“綠盤”、“粉艷”、“西風”,突出了秋色與秋意。全詞色彩鮮明,形象生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謁金門·憑畫檻
  • 作者:厲鶚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樊榭山房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謁金門
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
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
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鑒。日日綠盤疏粉艷,西風無處減。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謁金門: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
  2. 既望:過去把農曆每月的十五日稱為望日,十六日稱為既望。
  3. 畫檻:畫欄。
  4. 人淡:指人的心境淡泊。
  5. 冉冉:迷離的樣子。
  6. 艇子:輕便的小船。
  7. 鑒:鏡子。比喻波平如鏡的湖面。
  8. 綠盤:比喻荷葉。
  9. 疏:凋謝的意思。
  10. 粉艷:形容荷花。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在畫樓憑欄遙望西湖,經過一番雨洗秋色更濃人更覺淡雅了。遠隔湖水殘霞行將消逝,遠處小山三四座。
湖中舟艇何時同泛?等待著去明如鏡子的湖上折荷花,荷葉荷花一天一天地在逐漸凋謝稀疏,秋風陣陣緊。

創作背景

由詞題得知,這首詞怍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陰曆七月十六日,乃詞人為了表現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嚮往幻滅後的幽怨而寫。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憑畫欄,雨洗秋濃人淡。”兩句總攝全詞,前句,點明地點在湖上,後句點明時間在夏末秋初。詞人憑欄眺望,看到的是整令西湖的景色。一個“洗”字形象生動地將西湖蒼翠明淨、了無纖塵的景色呈現在讀者面前。經過雨洗,秋色更濃了,人心則更淡了。岑參《秋夕》詩:“心淡水木會,興幽魚鳥通。”這裡的意境卻更深了一層,即一場秋雨加重了秋天的色調,而人心亦隨著秋日的寥廓變得更加淡恬。這便為全詞定下了感情的基調。接著,三、四句寫遠景,放眼望去,天邊一抹雲霞,將雨後的江山裝點得更加蒼翠明媚。“小山三四點”,描寫得極為生動傳神。
下片由景入情,情從景生。詞人由上片描繪的西湖景色,想到所思念之人。“艇子幾時同泛?”是對所思念之人的殷切期待。“荷花臨鑒”生動地描繪出西湖夏日的風韻,比之歐陽修“無風水面琉璃滑”(《採桑子》)、柳永“十里荷花”(《望海潮》)的名句,則略勝一籌。它將水之清、花之艷、人之樂融為一體,一併寫出!末二句是說荷花在秋天裡已稀疏凋殘,西風想讓它再減已無處可減。這裡“綠盤”代荷葉,“粉艷”指荷花。雨打走了美好的時光,帶走了與所思念的人相聚的期望,詞人的遺憾、失望,一腔幽怨均隱含其間。
厲鶚的詞以“幽雋”著稱,其特點是思致幽微,於婉委綿密、醇雅秀潔等風格之外,別具一種審美情趣。這首詞可視為這方面的代表。詞人在詞中的寄託,使讀者難以瞭然於心。正是這種捉摸不定的表現手法,增加了詞的藝術情趣,贏得人們的喜愛。

名家點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余最愛樊榭《謁金門》云云。中有怨情,意味便厚,否則無病呻吟,亦可不必。”
清·陳廷焯《雲韶集》卷一八:“‘人淡’二字精妙。通首寫雨後情景,畫所不到。上半寫景,下半寄情。”
清·陳廷焯《詞則》:“‘秋濃人淡’四字,寫雨後,奇而精。”

作者簡介

厲鶚(1692—1752),字太鴻,號樊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少貧,性孤峭。清聖祖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薦舉博學鴻詞。後屢試不第,客揚州,晚年往來富春江上,以教學終身。詩學宋,幽新孤淡。詞師姜夔,承朱彝尊餘緒,成為雍正、乾隆間的詞壇領袖。其詞格高調雅,超然獨絕,喜征事用典,善鍊字鍊句。風格窈曲幽深,清奇閒逸。著有《秋林琴雅》4卷,《樊榭山房詞》2卷、續詞1卷、集外詞1卷、《(宋詩紀事》。又與查為仁同撰《絕妙好詞箋》7卷,進一步鼓吹南宋,遂使浙西詞派一度中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