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的啟示》是2010年7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淑琴、陳洪、李雨民。
本書從巨觀和微觀的視角討論了國家投入、大學、科研機構、企業和私人基金,以及諾貝爾獎得主個人因素對諾貝爾獎產生的重要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諾貝爾獎的啟示
- 作者:呂淑琴 陳洪 李雨民
- ISBN:9787030279545
- 定價:48.00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7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諾貝爾獎的啟示》內容簡介:諾貝爾獎自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科學獎勵,諾貝爾獎一直廣受世界各國科學家、政府、企業和廣大民眾的關注。《諾貝爾獎的啟示》一書從巨觀和微觀的視角討論了國家投入、大學、科研機構、企業和私人基金,以及諾貝爾獎得主個人因素對諾貝爾獎產生的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諾貝爾獎的啟示》還討論了諾貝爾獎成果的產出問題、科學傳統和科學規範問題等,給讀者帶來富有意義的啟示。
《諾貝爾獎的啟示》適合科技管理工作者以及關心中國科技發展的廣大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呂淑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律系,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智慧財產權、知識經濟、大學教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已出版專著、教材、辭海(法學部分)、詞典14部,發表論文40餘篇。
陳洪,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博士,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CSU)教授。研究方向:基因突變、極端菌和極端酶、超臨界流體、科學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已出版專著8部,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現任上海愛普香料有限公司生物部技術總監、山東大學和雲南大學“現代生物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李雨民,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氟化物(曾任ISFR理事)、酪氨酸激酶、氧化氮細胞信號轉導、骨代謝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和諾貝爾獎的研究.已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杜克大學等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博士後研究員。
圖書目錄
序(程津培)
前言
緒論:“諾貝爾獎學”研究的方法論
第一章 現代科學研究的特點
第一節 現代科學研究的特點
第二節 科學獎勵系統
第二章 國家與諾貝爾獎
第一節 國家對科學研究進行管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節 國家的科研投入與科研體制
第三節 國家實力與諾貝爾獎
第四節 美國政府投入與諾貝爾獎
第三章 大學與諾貝爾獎
第一節 世界大學概述
第二節 美國大學與諾貝爾獎
第三節 英國大學與諾貝爾獎
第四節 德國大學與諾貝爾獎
第五節 法國大學與諾貝爾獎
第六節 日本大學與諾貝爾獎
第四章 研究機構與諾貝爾獎
第一節 美國能源部與諾貝爾獎
第二節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與諾貝爾獎
第三節 德國馬普學會與諾貝爾獎
第四節 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與諾貝爾獎
第五節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與諾貝爾獎
第六節 德國尼爾斯·玻爾研究所與諾貝爾獎
第七節 蘇聯(俄羅斯)科學院與諾貝爾獎
第五章 企業、私人基金與諾貝爾獎
第一節 企業投入對諾貝爾獎的貢獻
第二節 美國企業中的諾貝爾獎得主
第三節 其他國家企業中的諾貝爾獎得主
第四節 私人基金對諾貝爾獎的貢獻
第六章 諾貝爾獎得主的個人因素
第一節 諾貝爾獎得主的共同特點
第二節 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
第三節 諾貝爾獎得主的家庭生活
第四節 諾貝爾獎得主的知識結構
第五節 諾貝爾獎得主的“價值觀”
第六節 諾貝爾獎得主的師承關係
第七章 諾貝爾獎的產出
第一節 科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論科學
第二節 科學技術的文化價值
第三節 技術進步的速度和技術的負面效應
第四節 科學研究的文化價值
第五節 諾貝爾獎成果“產出”形式之一——知識化
第六節 諾貝爾獎成果產出形式之二——產業化
第七節 科學與科學家的獨立價值應當回歸
第八章 科學傳統與科學規範
第一節 科學傳統與科學精神
第二節 科學規範與科學道德
第九章 思考與啟示
第一節 科學家和科學團隊
第二節 國家參與科學活動
第三節 大學的使命
第四節 對科學和技術的再思考
第五節 中國本土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