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辦事貴有條理》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辦事貴有條理
- 作者:夏曾佑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置紙筆於此,善書者操之而成良書,不善書操之而成惡;置醯醢於此,良庖調之而為上腴,(族)〔俗〕庖調之而蜇於口、慘於腹。夫豈其無靈之紙筆、醯醢能隨人意為變化哉?良由於人之操縱之者得其條理與失其條理而已。故得其條理則治,失其條理則亂,征之萬事,固莫不然矣。顧其理雖賦之於天,而人見之不易,於是乎學問尚焉。學問者,非能化本無之理而使之有也,就此本有之理排比之、組織之,使有條理可循耳。故其為理,無學問者亦時能見之,但徒能見之而不能致之於用,試觸手焉,則棼如亂絲,此無他,不得其敘也,不得其敘,則不成物。故不學者如電,已學者如燈;不學者如麻,已學者如布;不學者如叢,已學者如屋。而此學問之由來,則不由於冥想而由於實驗,必有鑒於往者之若何而成,若何而敗,一一見其當然,窮其所以然,比類而通之,觸物而長之,而得其不可逾之秩敘,則事之公理出矣。然此等公例,易求之於物理,難求之於人事,寬窄隱現之界不同也,而在救焚拯溺迫不及待之時則更難。至若其所謂救焚拯溺之舉,乃出於曠古之所未有,無成例,無師說,而但憑臨機之獨見以決之,則其事之不亂而局之不僨者鮮矣。
竊觀我國今日之局,真所謂救焚拯溺而又曠古所無之事也,政府如是,民情如是,外侮如是,無日不有亡國滅種之理,其猶未亡未滅者,殆諺所謂老健春寒耳!以旦暮之時間而求去數千年之積弊,如是者則節奏難。東西洋之文化自古不相見,從無人能知其優劣,今一旦以相遇而角力,其一滅一存耶?其兩存而並立耶?其相合而化,如兩元質相遇而化成新物耶?此皆曠古以來所未見之事,而於今日始見之。人萬不能懸往事以相比例,如是者則預算難。積此諸端,故為之者之相繼而仆,其宜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