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禪宗與人文》是2024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禪宗與人文
- 作者:楊曾文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ISBN:9787520214384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楊曾文先生親自編選的關於禪宗研究的文集,內容涉及中國佛教與禪宗、禪宗形成及其思想、禪宗的社會文化影響、禪宗與儒者士大夫、禪宗與中日文化交流等方面。
本書特別注重從三教交流、互鑒和彼此融通的角度,選擇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著作和事件為具體例證,論述唐宋以來禪宗對包括哲學、文學、道德等在內的社會思想文化所產生的多方面的深刻影響。
本書論述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內容豐富,條理清晰,適合佛學研究者和文化愛好者閱讀。
圖書目錄
佛教中國化和禪宗
一、佛教中國化歷程
二、中國禪宗的形成與主要特色
三、歷史上禪宗生命力之所在
四、當代佛教堅持“中國化方向”
中華禪文化略論
禪宗在中國和世界的傳播
一、禪宗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二、禪宗在朝鮮、日本和越南的傳播
禪宗六祖慧能其人其事
一、中國佛教和禪宗六祖慧能
二、少年貧苦--靠打柴奉養老母
三、曹溪結友,白天農耕,晚上聽講《大般涅槃經》
四、拜謁黃梅東山五祖,妙答佛性之理
五、口占絕妙偈頌,得傳衣法南歸
六、精彩的風幡之議
七、大梵寺登台說法,贊聲傳揚四方
慧能的識心見性思想及其創新意義
一、慧能禪法中的“佛性”和“本心”“自性”
二、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
三、“無念”禪法和頓悟
四、慧能識心見性禪法在佛教史上的創新意義
慧能勸善止惡的倫理思想
一、西方淨土和自我淨心、人間淨土
二、“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以淨心和行善止惡為中心
三、慧能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
唐代馬祖道一及其峻烈的禪風
一、馬祖的故鄉在今四川什邡
二、南嶽懷讓禪師“磨磚”和馬祖的開悟
三、傳法於閩贛,聞名於天下從林
四、馬祖的禪法思想
五、靈活的傳法方式
“玄學之儒流”龐蘊居士及其禪詩
一、龐蘊居士的生平
二、遊歷各地,訪師參禪
三、龐居士禪詩內容略析
禪宗北宗及其“觀心”禪法
一、“兩京法主,三帝門師”神秀及其弟子普寂
二、北宗“觀心”“看淨”的禪法
臨濟義玄禪法的現實主義性格
一、義玄和臨濟宗
二、具有現實主義性格的臨濟禪法
三、生動活潑的臨濟門風
盛唐詩人王維與神會及《六祖能禪師碑銘》
一、盛唐詩人王維
二、神會禪師與王維
三、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內容略析
白居易與禪僧的交遊及其《傳法堂碑》
一、白居易奉佛事跡
二、白居易與善惟寬禪師及其《西京興善寺傳法堂碑銘》
唐代“昇平相國”裴休與佛教禪宗
一、裴休生平
二、裴休尊奉華嚴宗、禪宗學僧宗密
三、裴休與黃檗希運禪師
四、裴休與溈仰宗創始人溈山靈祐
唐至宋初的菩提達摩傳記
一、自禪宗成立至宋初最有影響的七種達摩傳記
二、對編撰達摩傳記最有影響的兩種文獻
三、《四行論》《寶林傳·達摩章》對達摩傳記的影響
北宋“一代之文豪”楊億和禪宗
一、“一代之文豪”楊億
二、北宋的佛教譯經和楊億為新譯佛經潤文
三、楊億刊定《景德傳燈錄》後參禪及其《汝陽禪會集》
王安石與臨濟宗僧蔣山贊元、真淨克文
一、王安石《歸依三寶贊》
二、王安石與贊元禪師的深厚情誼
三、王安石晚年敬奉真淨克文禪師
蘇軾與禪僧的交遊
一、步入仕途多坎坷,貶謫南北少平靜
二、蘇軾與佛教
三、僧中多知交,往來情誼深
四、蘇軾與雲門宗佛印了元
五、蘇軾參謁廬山東林寺常總
六、蘇軾與曹溪南華寺重辯、明禪師
理學創始人周敦頤與雲門宗了元禪師
黃庭堅與禪僧黃龍祖心及其弟子惟清悟新
北宋宰相張商英參禪事跡及其《護法論》
一、張商英生平及參禪事跡
二、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護法論》
南宋抗金名相張浚與大慧宗呆禪師
一、張浚兩次拜相及其統領抗金的事跡
二、張浚對大慧宗果的支持和彼此交往
南宋開善道謙與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一、臨濟宗開善道謙的生平
二、道謙的禪法思想
三、道謙與朱熹的交往
元朝赴日正使一山一寧及其在日事跡——紀念一山禪師圓寂705周年
一、臨濟宗高僧一山一寧赴日前的簡歷
二、蒙元朝廷對日本徵戰之後的遣使“通好”
三、一山一寧以元朝正使身份赴日及其在日初期的遭遇
四、一山一寧在日本幕府、朝廷敬奉和支持下的傳法事跡
五、講學釋疑,傳播中華悠久燦爛文化
六、一山一寧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貢獻
隱元東渡和日本黃檗宗
一、隱元隆琦的語錄和著作
二、黃檗寺和歷代著名禪師
三、隱元在東渡日本前的經歷
四、隱元應邀赴日傳法
五、日本黃檗山萬福禪寺的創立
六、隱元的弟子和黃檗宗的發展
七、隱元的禪法
中國禪宗祖庭網路的形成及其歷史文化價值
一、中國禪宗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著名祖庭
二、五山十剎--中國禪宗臻於隆盛的設定
二、禪宗祖庭的歷史文化價值
作者簡介
楊曾文,1939 年12 月7 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即墨,1964 年9 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佛教史》第1-3卷(共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禪宗史》《宋元禪宗史》《隋唐佛教史》《宋代佛教與儒者士大夫》《中國佛教東傳日本史》《中國佛教史論》《當代佛教與社會》《佛教與中國歷史文化》《楊曾文八十歲文集》《佛教知識讀本》;主編並參與撰寫《佛教文化面面觀》《當代佛教》《日本近現代佛教史》《中國佛教基礎知識》;與日本源了圓合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佛教與中國歷史文化·宗教卷》;校編《敦煌新本六祖壇經》《神會和尚禪話錄》《臨濟錄》;翻譯《日本佛教史綱》(村上專精著)、《印度佛教史概說》(合譯)。另有論文280 多篇、譯文36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