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潮有大小》是唐代邱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潮有大小
- 作者:邱光庭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論潮有大小
漁翁問曰:“潮來有大小,何也?”答曰:“二月八月,陰陽之氣交,月朔月望,天地之氣變。交變之時,其氣必盛。氣盛則出甚(如人行步則喘急),氣出甚則地下甚(下,者暇。意同者仿此),地下甚則潮來大。其非交變之時,其氣安靜則出微,氣微則地下微,地下微則潮來小。故二月八月,其潮遂大於諸月,月朔月望,其潮遂大於諸潮。”問曰:“大不正當朔望之日,常於朔望之後何也(朔大於初二、初三、初四,望大於十六、十七、十八)?”答曰:“凡物之動,先感而後應,先微而後盛,朔望之氣雖至,而地動之勢猶微,故潮來大常於朔望之後也。”問曰:“何知二月八月陰陽之氣交者?”答曰:“陽氣生於子(謂十一月也),出於卯(謂二月也),浮於午(浮者盛於地上謂五月也),入於酉(謂八月也)。陰氣生於午,出於酉,浮於子,入於卯(子午卯酉皆謂月建也)。故曰卯酉者,陰陽出入之門戶也(二月陽氣出而陰氣入,八月陰氣出而陽氣入)。是知二月八月,陰陽之氣交也。”問曰:“何知月朔月望,天地之氣變者?”答曰:“日,天倫也(俱陽物也)。月,地類也(俱陰物也)。朔,形交焉(日月周旋故曰形文)。望,光偶焉(月望光滿,故曰光偶。光偶者,團圓盛大,與日相對)。光偶形交,其變如一(所以朔望之時天地之氣皆有變動,朔望無異故曰如一也)。故陰陽書占正月之朔,知一歲之祥(祥者善惡之通變,今人占歲且雲物風氣,知一年之內水旱豐荒也)。又稱五月、十一月望為天地牝之辰(牝者陰陽交接之名也)。彼其諸月,猶此一隅(言諸月之朔望皆於正月、十一月之朔,舉此二月,則諸月可知。故曰猶此一隅,猶如也。隅,角也)。是知月朔望,天地之氣變也。故《洪範》云:‘星有好風(箕星好風),星有好雨(《畢星好雨》詩云:“月離於畢,俾滂沱矣。”離,麗也,麗,著也)。’月之從星,則以風雨。然則月從其箕畢之星,天地尚為之風雨,豈其交接而氣不變者乎?”
作者簡介
邱光庭,吳興(今江蘇吳興)人,吳越時(893—978)曾任國子博士。他著有《海潮論》一文,提出了關於潮汐生成的理論,其理論是建立在新的天地結構模式基礎上的,其天地結構模式對張衡渾天說的天地結構模式作了重大的修正,具有相當重要的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