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族問題的提法

論民族問題的提法

《論民族問題的提法》是蘇聯革命家史達林創作的政治著作,首次發表於1921年5月。

史達林在文中從理論上闡明了列寧主義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以及各種機會主義在民族問題上本質不同的四方面,與對民族問題的各種錯誤理解劃清了界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民族問題的提法
  • 外文名:К постановк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вопроса
  • 作者: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
  • 創作時間:1921年5月
  • 類別:政治著作
  • 字數:約32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該文中,史達林從四個要點劃清了理論界限,從理論上闡明了列寧主義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以及各種機會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本質不同,批判了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和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民族問題上的錯誤觀點,宣傳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

創作背景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俄國面臨的民族問題十分複雜。第二國際、第二半國際(國際社會黨工人聯盟)、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的政黨、社會民主主義的政黨、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對民族問題的提法多種多樣。這些提法與共產黨對民族問題的提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嚴重干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點和民族理論的傳播,影響了共產黨民族政策的貫徹執行。為了肅清修正主義和機會主義各種錯誤民族觀點的影響,史達林寫了《論民族問題的提法》一文。

作品思想

史達林在文中論述了共產黨人對民族問題提法的四個要點,與對民族問題的各種錯誤理解劃清了界限。
第一,作為局部的民族問題和作為整體的殖民地解放的總問題融合起來了。第二國際的那些所謂的“社會主義者”,通常都把民族問題限於歐洲的一小部分。那些遭受最粗暴、最殘酷的民族壓迫的千百萬亞洲和非洲人民他們都不放在眼裡,不敢把黑種人和白種人、不文明的黑人和文明的愛爾蘭人、落後的印度人和有教養的波蘭人相提並論,割裂了民族問題和殖民地問題的聯繫。史達林指出,作為局部的民族問題和作為整體的殖民地問題是有機聯繫在一起的,只有把落後的殖民地鬥爭和先進的無產階級鬥爭聯合起來,才能戰勝帝國主義。
第二,各民族和殖民地有同家分離權,有成立獨立國家的權利。這一明確的口號代替了含糊不清的民族自決權口號。首先,這一口號的優點在於:一是消減了某一民族勞動者懷疑另一民族勞動者有掠奪意圖的任何根據,從而為相互信任和自願聯合打下基礎;二是摘下帝國主義一面虛偽地談論自決。一面卻力圖使沒有充分權利的民族和殖民地順從自己並把它們強留在自己的帝國主義國家範圍內的假面具,從而加強沒有充分權利的民族和殖民地反對帝國主義的解放鬥爭。其次,批判第二國際活動家談自治權時通常不提國家分離權,至多把自治權解釋為一般自治權,尤其是第二國際活動家史普林格爾、鮑威爾和考茨基把自治權變成歐洲被壓迫民族的文化自治權,把政治、經濟權利拱手讓給帝國主義,撇開不談國家分離權問題。其含糊不清的民族白決口號就是使民族自決權從民族解放、民族權利平等的工具變成馴服各民族的工具,變成使各民族順從帝國主義的工具,與民族解放、國家分離權實質背道而馳。
第三,民族殖民地問題同資本政權、推翻資本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問題之問的有機聯繫的揭示。首先,史達林批判第二國際在民族問題上的機會主義觀點,如認為在資本主義範圍內運用改良的辦法可以解決民族問題,或者認為不解決民族問題,無產階級革命也能實現,或者認為不推翻資本政權、沒有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和在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前,也可以解決民族問題等。其次,史達林指出,民族問題和殖民地問題同擺脫資本政權問題分不開;帝國主義不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奴役沒有充分權利的民族和殖民地就不能生存;沒有充分權利的民族和殖民地不推翻資本政權就不能獲得解放;沒有充分權利的民族和殖民地不擺脫帝國主義的壓迫,就無法鞏固無產階級的勝利。最後,無產階級革命只有同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結合起來,一起反對帝國主義政權和爭取無產階級專政,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才有保證。
第四,給民族問題加進了新的要素:各民族在事實上的平等。這是建立各民族勞動民眾之間兄弟合作的條件之一。首先,史達林批判第二國際只限於宣布“民族權利平等”,至多也不過是要求實現這種權利平等,“各民族在事實上的平等”與空喊“民族權利平等”的口號有本質的不同。其次,先進民族要幫助和協助落後民族提高文化水平和經濟水平,從“民族權利平等”轉向各民族事實上的平等,具體措施如下:(1)研究落後民族和部族的經濟狀況、生活習慣和文化;(2)發展他們的文化;(3)對他們進行政治教育;(4)把他們逐步地無痛苦地引向高級的經濟形式;(5)建立落後民族勞動者和先進民族勞動者之間的經濟合作。

作品影響

史達林在《論民族問題的提法》一文中,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點,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該文對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正確處理民族關係,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出版信息

該文最早載於1921年5月8日《真理報》第98號。中譯文被收入《史達林全集》第5卷。

作者簡介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俄語: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語: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領導人。1922年擔任蘇共總書記。列寧逝世後,史達林成為蘇聯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領導蘇聯共產黨和蘇聯人民保衛和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並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