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

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

《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是李克強在1991年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發表的一篇論文,刊登於《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03期,獲得了1996年度(第七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

基本介紹

論文內容,獲得獎項,

論文內容

李克強是第一位出生在新中國、並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和法學學士學位的總理。在北大學習期間,李克強深入鑽研,厚積薄發,寫出了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體現出對世界潮流的洞悉和對中國國情的諳熟,獲得孫冶方經濟學獎。
這篇論文分析了中國傳統二元經濟結構的特點,認為中國不能從二元結構直接進入一元結構,而要經歷三元結構的過渡階段。並提出了促進中國經濟結構演化的若干對策。
論文的核心觀點是:中國不能從二元經濟結構直接轉向一元結構,走三元化道路是中國經濟結構轉換的唯一選擇。只有通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三元經濟結構才能最終演化為一元結構。
李克強首先在論文中提出:中國不能從二元經濟結構直接向一元結構轉換。李克強分析認為:許多不發達經濟體的發展經驗表明,從二元經濟結構直接向一元結構轉換比較困難。由於城市現代化工業部門的就業增長率遠遠低於勞動力增長率,現代工業部門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有限。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的不是現代工業部門,而是收入較低的城市傳統部門。中國如果走上這條道路,後果會更嚴重。中國城市工業的就業吸納能力很小,農村人口將大量進入城市傳統和貧困部門。使城市傳統部門惡性膨脹,城市病問題顯著。而不能解決二元經濟結構的問題。所以,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農村,就地實現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李克強認為,走三元化道路是中國經濟結構轉換的唯一選擇。他在論文中分析道:鄉鎮企業的崛起使中國農村工業部門逐步形成,成為介於現代工業部門和傳統農業部門之間的新興部門。鄉鎮企業產值在80年代快速增長,增幅遠遠高於全社會產值的平均增幅,也逐漸替代了農業生產成為了農村經濟中最主要的產值來源。鄉鎮企業帶動了城鎮的發展,推動了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實踐表明農民要大規模直接參與工業化進程,只能通過進入農村工業部門來實現。只能走從農業部門到農村工業部門再到城市工業部門的轉移路線。走三元化道路是中國經濟結構轉換的唯一選擇。
李克強也在論文中指出,農村工業部門與農業經濟和城市工業之間存在矛盾。農村工業部門是在農業部門和城市工業部門的夾縫中生成的,這種特性使它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與其他兩個部門發生矛盾和衝突。由於中國農業部門過於落後,農村工業部門的高速推進使得農業部門無法在為其提供可靠的基礎,出現難以承受的現象。另一方面,鄉鎮企業的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城市工業企業的增長速度,生產結構又極為相似。農村工業部門與城市工業部門展開了資金、資源和市場的競爭。結果是,農村工業部門的高速發展成為一把雙刃劍,造成了農業發展的停滯,又加劇了工業經濟發展的波動狀況。最直接的結果是農村工業部門自身發展出現困難,1989年鄉鎮企業數量開始減少。
在論文的最後部分,李克強提出了促進三元經濟結構向一元結構演化的幾個對策。李克強分析認為,三元經濟結構的長期存在是現實的需要,但最終還是要轉變為一元結構。而結構轉換的根本問題在於占中國人口80%的農村居民的現代化。城市化的實現可以看作是三元結構轉換成一元結構的最終標誌。
所以,要根據農村工業部門趨向於集中分布的產業特點,因勢利導使農村人口順乎自然的向小城鎮集中,逐步發展中小城市。並使已進入農村工業部門的農村人口繼續向現存城市轉移。要促成這一狀況的發展,必須逐步打破城鄉分割的社會體制,使戶口政策隨之鬆動。
同時,必須調整工農業產品的價格,解決農業生產的比較利益過低問題,逐步實現工農業基本產品的等價交換。考慮到提高農產品價格可能引發的通貨膨脹和政府財政壓力,可以不一次性取消剪刀差,而是使之不斷縮小。國家也應增加農業投入補償其利益損失。
李克強在論文結尾強調,必須通過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建立農村工業部門和城市工業部門合理分工、平等競爭的基礎,從而形成新的協調機制。三元結構向一元結構的順利轉換有賴於這種局面的形成。

獲得獎項

獲得了1996年度(第七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