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性修不二

《論性修不二》是熊十力所著作品,出自於《熊十力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性修不二
  • 作者:熊十力
  • 作品出處:熊十力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綜前所說,心者即性,是本來故。心所即習,是後起故。淨習雖依本心之發用故有,然發現以後,成為余勢,等流不絕,方名淨習,則淨習亦是後起。本來任運,(任自然而行。)後起有為。本來純淨無染,後起便通善染。本來是主,(只此本來的性,是人底生命。故對於後起的習,而說為主。)後起染法障之,則主反為客。(無據曰客:本心障而不顯,雖存若亡。故說為客。)後起是客,染勝而障其本來,則客反為主。(吾人生命,只此本來者是。然吾人不見自性故,常以染習為生命。一切所思所學所為所作,莫非滋長染習,而恃之以為其生命,而真生命乃曰戕賊於無形。此亦愚之至也。)如斯義趣,上來略明,今更申言欲了本心,當重修學。蓋人生本來之性,必資後起淨法,始得顯現。雖處染中,以此自性力故,常起淨法不斷。(起者創義,依據自性力故,而得創起淨習不斷。即自性常顯現而不至物化故。)依此淨法,說名為學。(創起淨習,即是認識了自家底生命,而創新不已。這個自識自創的功用,總說名覺。只此覺才是真學問。)若向外馳求,取著於物,只成染法,不了自性,非此所謂學。(此語料簡世間一切俗學。)故學之為言覺也。學以窮理為本,盡性為歸。徹法源底之謂窮,無欠無餘之謂盡。性即本來清淨之心,理即自心具足之理,不由外鑠,不假他求。此在學者深體明辨。今略舉二義,以明修學之要。一者,從微至顯。形不礙性故,性之所以全也,本心唯微,心藉引發而後顯。(微有二義,一者微隱義,以不可睹聞言之。二者微少義,以所存者幾希言之,此兼具二義。)原夫性之行也,不得不自成乎形,以為具。既凝成形氣,則化於物者多。而其守自性而不物化者,遂為至少。如《易》訊息,從姤至剝,僅存在上之一陽。此段道理極難說,(參看《轉變章》、《成物章》、《明心上章》首段。)須深心體究翕闢之故才得。上雲心是本來。本來者,性之代語。性者,言其為吾人所以生之理也。若賅萬有而言之,則亦假名恆轉。形氣者,謂身軀,此即恆轉之動而翕所凝成者。易言之,即此形氣亦是本來的性底發現。但形氣既起,則幻成頑鈍的物事,忽與本來的性不相似。所以,性至此幾乎完全物質化了。然尚能守其自性而不至全化為物者,此即所謂辟或心。但就其存乎吾身者言之,此辟或心,實可謂至少的一點。如《易》剝卦中所剩下底一陽而已。這點真陽,是生命底本身。宗門所謂本來面目,他確是形氣底主宰。王弼《易略例》所謂“寡能制眾”者此也。然此只就原理上說,未可執一曲以衡之。蓋此點真陽若不得顯發,即未能主宰形氣而為物役者,又隨在可征。故不可持一曲之見,以疑此原理為妄立也。此僅存之真陽,即性。雖遍運乎形氣之內,而隱為主宰,然其運而不息者,固法爾自然,未有為作。(法爾猶言自然。不直言自然者,以法爾義深故。下言自然者,顯無作意。與常途言自然者,義亦稍別。)而形氣既生,即自有權能。(形氣底權能,本是隨順乎性的。而亦可以不順乎性。)則性之運於形氣中者,既因任無為,(因任者,因而任之故。)形乃可役性以從己,而宛爾成乎形氣之動。(形氣簡言形,乃可者未盡之詞。形之役性,非其固然也。故云乃可。己者,設為形氣之自謂。)故性若失其主宰力矣,所謂本心唯微者此也。然則形為性之害乎?曰:否,否。若無形氣,則性亦不可見。且形者性之凝,即形莫非性也。故孟子曰:“形色,天性也。”形何礙於性乎?形之役夫性者,本非其固然,特變態耳。如水不就下,而使之過顙或在山者,此豈水之固然哉。染習與形俱始,隨逐增長,以與形相守,而益障其本來。(染習與形相守,故學者難於變化氣質也。)遂使固有之性,無所引發,而不得顯。如金在礦,不見光采。反之,性之主乎形者,則以善習力用增長,與性相應,引發不窮,故全體頓現。如《易》訊息,從復之一陽,漸而至於純乾。如煉礦成金,不重為礦。然性之為主,亦行乎形氣之中。故先儒有“踐行盡性”之說,使視極其明,聽極其聰,斯無往而非全體之昭著矣。二者,天人合德。性修不二故,學之所以成也。《易》曰:“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全性起修名繼,(性是全體流行不息的,是萬善具足的,故依之起修,而萬善無不成辦。是謂全性起修,即繼義。)全修在性名成。(修之全功,依性而起,只以擴充其性故,非是增益本性所無。故云全修在性,即成義。)本來性淨為天,後起淨習為人。故曰人不天不因,(性者天也,人若不有其天然具足之性,則將何所因而為善乎?)天不人不成。(後起淨習,則人力也。雖有天性,而不盡人力,而天性不得顯發,而何以成其為天耶。此上二語,本揚子云《法言》。)故吾人必以精進力創起淨習,以隨順乎固有之性,而引令顯發。在《易》乾為天道,坤為人道。坤以順承天故,為善繼乾健之德。(坤卦表示後起底物事,吾人自創淨習,以引發天性,即坤法天之象。)是故學者繼善之事,及其成也性焉。《論語》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言道,當此所謂性。人能自創淨習,以顯發天性,是人能弘大其道也。人不知盡性,即化於物,而性有不存者矣。故云非道弘人。弘道之目,約言之,在儒家為率循五德,在佛氏為勤行六度。五德本性具之德,其用必待充而始完。六度乃順性而修,其事亦遇緣而方顯。佛氏言六度,明事相,不及儒家言五德,克指本體,於義為精。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法界即性之異名耳。)此謂天人合德,性修不二。學者於此知所持循,則精義之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皆在其中矣。或曰:“染縛重者,惡乎學。”曰:染淨相資,變染成淨,只在一念轉移間耳,何謂不能學耶?夫染雖障本,(本者,具雲本來。染法障蔽本來。)而亦是引發本來之因。由有染故,覺不自在。不自在故,希欲改造,(自己改造自己。)遂有淨習創生。由淨力故,得以引發本來而克成性。性雖固有,若障蔽不顯即不成乎性矣。故人能自創淨力以復性者,即此固有之性無異自人新成之也。古德云:一念回機,便同本得。明夫自心淨用,未嘗有間。諸惑元妄,照之即空。苟不安於昏愚,夫何憂乎弱喪。故學者首貴立志,終於成能。(《易》曰:“聖人成能。”人能自創淨習,以顯發其性,即是成能也。)皆此智用為主。智體本淨,不受諸惑。辨惑斷惑,皆是此智。淨習之生,即此本體之明流行不息者是。引而不竭,用而彌出,自是明強之力,絕彼柔道之牽。(《中庸》云:“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此言其力用也。《易》曰:“困於金柅”,柔道牽也。柔道即指惑染。以諸染法,皆以柔暗為相。陽德剛明,自不入於柔暗,故智者不惑。)如杲日當空,全消陰翳,乃知惑染畢竟可斷,自性畢竟能成。斯稱性之誠言,學術之宗極也。故曰:欲了本心,當重修學。

作者簡介

熊十力(1885—1968),湖北黃岡人,早年投身於辛亥革命,中年慨然脫離政界,潛心研究哲學,曾從歐陽竟無研習法相唯識之學,繼被蔡元培禮聘為北京大學講席,後不滿於佛法,自創《新唯識論》,重建儒學,成為“後五四時期”我國哲學界奇特的、頗具獨創精神的哲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一生著述宏富、神解卓特,發皇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價值,融會中、印、西思想,建樹了以“仁心”為本體,以“體用不二”為宗綱的博大哲學體系。編者簡介郭齊勇,湖北武漢人,1947年生,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暨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學院院長。1993年始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專長為儒家哲學與20世紀中國哲學。曾到哈佛大學做高訪學者,在哈佛大學、東京大學、慕尼黑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首爾大學、台灣大學等名校與名機構演講。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儒學之精神》、《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中華人文精神的重建》、《熊十力哲學研究》、《熊十力傳論》、《郭齊勇自選集》、《文化學概論》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